工商局投資環境實施意見
時間:2022-08-26 10:14:27
導語:工商局投資環境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的若干意見》和《關于推進全民創業的若干意見》精神,優化投資環境,促進全民創業,推進招商引資,加快對外開放,促進我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經研究,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放寬市場準入條件,優化經濟發展環境
1、凡法律法規未禁止或限制的行業,均允許市場主體平等進入。凡不需要取得前置行政許可的經營項目,只要符合市場主體設立法定條件的,均允許登記。對法律法規未設定,一些部門和地方自行設定的登記前置行政許可項目,一律不得作為市場主體設立登記的前置條件。
2、允許企業自行選擇、使用規范的企業名稱、字號。對具備一定生產規模和注冊資本的企業積極支持冠省級行政區劃。對外地知名字號企業到投資,允許新辦企業名稱前冠以控股企業行政區劃和字號。
3、放寬出資限額。凡自然人申請設立合伙企業、個人獨資企業以及個體工商戶的,不受注冊資本數額限制;同時允許用商標權、專利技術、專有技術、高新技術成果等無形資產出資。
4、放寬經營場所限制。在符合城市規劃、市容、安全、衛生、消防、環保等要求的前提下,對從事個體經營的失業人員、轉業退役軍人、高校畢業生、被征地農民、返鄉創業農民工等初始創業者,以臨時商業用房、沿街門面房或住宅房改為經營性用房作為生產經營場所進行登記的,通過實行承諾制或提供有關證明,可核發短期營業執照。
5、放寬企業名稱登記條件。知名企業在設立子公司、控股企業,允許將其名稱中的字號(商號)置于行政區劃之前;馳名商標或知名字號持有人投資開辦企業,允許在企業名稱中突出使用其商標或知名字號,將馳名商標或知名字號置于行政區劃之前。
6、支持外地企業在淮經營。外地企業辦事機構申請辦理營業執照的,可按企業分支機構予以注冊登記。建筑企業在淮承包工程,申請辦理工程項目營業執照的,可予注冊登記。
7、降低創業門檻。凡成年勞動者、法人(法律法規有規定的除外)及其他組織,均可憑本人身份證或相關證件直接在我市依法申請登記辦理有限責任公司、合伙企業、個人獨資企業或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從事生產、經營和服務活動。
鼓勵和引導具有一定規模的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創辦企業,擴大生產經營,強化市場競爭力。
8、對大中專畢業生、城鎮下崗失業人員、返鄉農民工、失地農民、退役士兵、機關事業單位(提供離崗創業審批手續)等人員首次創辦企業的,按照市政府文件給予免收登記類和證照類的行政事業性收費。
各單位對按政策應收免收的登記類和證照類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進行測算后,按市政府文件精神向所在縣區政府(管委會)申請財政補貼。
二、落實各項扶持政策,提升窗口服務效能
9、實行“一站式”登記注冊服務,在各級政務中心工商注冊窗口建立、完善相應的登記注冊指南、公示欄和便民措施;實行受理、審查、核準、發照“一站式”辦公,集中登記注冊,全面實行一審一核制,方便市場主體,進一步提高登記效率。
10、進一步落實首問責任制。切實做到一個窗口辦事、一口清告知、一次性辦結。窗口實行外出告知制度,并實行AB崗制度。
11、推行特事特辦制度,開通“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綠色通道。對大型企業落戶實行特事特辦,指定專人,提前介入,實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服務,主動做好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和咨詢,指導企業登記注冊法律文書申報、相關部門協調等工作,直至完成登記注冊。促進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受益。
三、改進執法監管方式,推行人性化行政指導
12、積極開展以提示、警示為主要內容的行政指導和行政監管。市場主體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除涉及人民生命安全、社會公共秩序等項目的經營外,工商執法人員對首次發生的輕微違規經營行為,給予行政提示、行政告誡,并及時糾正,不予行政處罰,不列入信用記錄。
13、對新設立的企業,首次年檢逾期的,通知限期辦理年檢。對限期內企業辦理年檢的,不予行政處罰,不列入信息記錄。
14、企業在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后未能及時辦理經營期限變更登記,經提示能主動補辦經營期限變更登記的,不予行政處罰。
15、簡化年檢手續。對企業年檢材料提交齊全,內容填寫完整,符合要求的,實行當場辦理。不得借年檢之機搭車收費,借故刁難企業,違者堅決依照省、市局有關規定實行懲戒。
16、進一步推行網上年檢工作。加大企業網上年檢推進力度,鼓勵企業網上申報年檢,提高年檢效率。
本意見自之日起開始施行,對執行中遇到的問題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解釋。
- 上一篇:局長在工商規范化建設會發言
- 下一篇:組長在工商防范管理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