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治庸問責實施方案

時間:2022-01-08 11:31:43

導語:衛生局治庸問責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衛生局治庸問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進一步強化黨員干部崗位責任意識,履職履責能力,著力整治“慵懶散軟”行為,全面提升黨員干部的執行力;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持續改進醫療質量,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大力弘揚高尚醫德,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為推進市建成“全國百強縣市、全面小康縣市、現代化中等城市”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和作風保障。

二、目標要求

(一)治庸提能力。大力整治衛生系統黨員干部和醫務人員中存在的工作標準不高、能力不強,安于現狀、墨守成規,得過且過、碌碌無為等問題,進一步強化廣大黨員干部責任意識、服務意識、質量意識和奮發有為意識,促進機關干部服務效能大提升,醫療衛生單位醫療業務大發展。

(二)治懶增效率。大力整治衛生系統黨員干部和醫務人員中存在的精神不振、暮氣沉沉,拈輕怕重、不愿擔當,工作被動應付、服務意識不濃等突出問題,激發黨員干部工作熱情和創業激情,增強工作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機關干部精神面貌大改觀,醫療衛生單位醫療質量大提高。

(三)治散正風氣。大力整治衛生系統黨員干部和醫務人員中存在的心浮氣躁、自由散漫,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推諉扯皮、敷衍塞責等突出問題,真正形成勇于擔當、敢抓敢管、真抓真管良好氛圍,促進機關干部作風大轉變,醫療衛生單位醫德醫風大改進。

(四)治軟強責任。大力整治衛生系統黨員干部中存在的責任不明、權責不清,監督缺失、履職不力,管理軟弱、問責不嚴等突出問題,建立健全責任分解、責任落實、責任追究體系,不斷強化黨員干部“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的責任意識,促進機關干部作風大轉變,醫療衛生單位醫患關系大和諧。

三、工作重點

(一)以治庸提能為重點,抓學習提能力

1、強化崗位意識,提高工作能力。解決能力之庸,糾正“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工作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等問題。加強黨員干部和醫務人員的培訓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加快知識更新,提高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的能力。

2、實行目標管理,確保工作推進。解決責任之庸,糾正“不求過得硬、但求過得去”等態度,全面實行工作目標管理,落實檢查考評機制,確保各項醫療衛生工作高效運轉、有序推進。

3、明確職責使命,強化管理責任。解決精神之庸,糾正“職責不清、相互推諉”和“職能越位、錯位和缺位”等問題,明確職能任務,理順職能分工,推進行政職能、機構職能的科學化、規范化、法定化,建立健全以崗位為基礎,以能力匹配為原則,以能力席位標準為基本要求的崗位職責體系。

4、加強學科建設,提升服務能力。以人才梯隊建設為基礎,以開展專科技術項目為主線,以科研、教學為支撐,進一步加強重點專科建設,完善住院醫師培訓制度和醫學繼續教育制度,提升醫療服務能力。

(二)以治懶提效為重點,增效能優環境

1、精減審批環節,簡化審批流程。解決“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等問題,按照精簡環節、簡化流程、細化標準的要求,進一步精減衛生行政審批事項,實行流程再造,創新審批方式,推動衛生行政管理和衛生政務服務事項設置科學化、運行網絡化、流程標準化、結果公開化,實現衛生行政審批“一站式服務”,切實提高衛生行政審批質量和效率。

2、實行責任制度,提高運行效率。解決“按部就班、效率低下,得過且過,不思進取”等問題,按照服務衛生事業跨越式發展的要求,在全衛生系統深入推進衛生行政效能建設,全面推行和落實服務承諾制、首問負責制和限時辦結制等,形成“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職業文化,雷厲風行,不誤時、不誤事,推動行政管理高效運行,醫療衛生機構高效運轉。

3、堅持服務群眾、服務基層思想。解決“不深入基層一線,不靠前指揮”等問題,圍繞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開展“基層行”活動,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醫療質量、醫療服務等問題,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幫群眾之所困,真正為基層、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4、加強醫療管理,保障醫療安全。要加強醫療機構人員、技術、設備的準入管理,按照《省醫療機構不良執業行為計分管理辦法》,嚴格進行醫療機構校驗。開展新一輪醫院等級評審和優質醫院創建工作。加強病歷檢查、評比工作,提高病歷質量。各醫療機構要強化院長醫療質量、醫療安全職責,健全院、科二級質量控制體系,落實核心制度,改善醫療服務,提高診療水平,確保醫療質量,優化醫療環境。

(三)以治散提神為重點,抓作風嚴紀律

1、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執行力。改變“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等散漫狀態和“布置工作滿足于開會議、發文件”等慣性思維,堅持以干部作風的轉變為標準檢驗執行力建設的成效,堅持走群眾路線,樹立群眾觀念,杜絕上班時間上網玩游戲、聊天、炒股、工作日中餐飲酒等不良現象。

2、強化服務理念,履行服務職能。解決“服務意識淡漠,對基層和群眾態度生硬”等問題,把為人民群眾服務,為基層服務放在更加重要、更為優先的位置,推行“五服務”、“五不讓”的服務理念,“五服務”即群眾上門,熱情服務;群眾咨詢,耐心服務;群眾在場,不停服務;群眾需要,延伸服務;群眾困難,主動服務。“五不讓”即不讓工作在我手中延誤,不讓差錯在我這里發生,不讓群眾在我這里冷落,不讓規定在我這里走樣,不讓形象因我受損。

3、樹立全局意識,服從服務大局。解決“胸無全局,拉幫結派,搞小團體,影響團結穩定”等問題,樹立黨員干部全局意識,讓干部識大局、顧大局,盡職盡責、愛崗敬業、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圍繞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和衛生中心工作,解決關系民生的重大醫療衛生重點難點問題,維護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促進醫患和諧和社會和諧。

4、加強醫德醫風建設,規范醫療行為。加強醫德醫風制度建設,建立醫療衛生機構從業人員行為準則,嚴肅行業紀律,堅決查處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案件,杜絕亂收費、收受或索要“紅包”、收受回扣、商業賄賂等不良行為。規范醫療行為,完善醫院流程管理,開展臨床路徑試點工作,縮短平均住院日。

(四)以治軟提勁為重點,振精神鼓士氣

1、提振精神狀態,展現良好風貌。破除“官氣、暮氣、邪氣”等不良習氣,提升精神趣味,建設“精神高地”。樹立和宣傳一批廉潔勤政、鞠躬盡瘁,全心全意為基層、為群眾服務的先進模范,引導和鼓勵廣大黨員干部干好事、干實事、干成事。

2、發揮核心作用,強化領導責任。解決“有了問題不擔當,遇到矛盾繞道走”、“只用權,不盡責”等問題,各單位領導班子要發揚勇于擔當,敢于負責,敢打硬仗的精神,樹立雷厲風行、奮發有為的良好形象。要勇于正視問題,正確行使權力,把服務發展、服務基層、服務群眾作為抓好工作的核心價值取向。

3、健全激勵機制,實行責任追究。解決“事業心不強,工作推進不力”等問題,依據部門職能職責和個人工作崗位的能力席位標準,形成有針對性和可操作的激勵約束機制,加大對履職優秀行為的激勵和失職失責行為的責任追究力度,積極探索實行反向測評的辦法,對測評中發現的“庸、懶、散、軟”干部,按規定嚴肅問責,并將測評結果作為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據。

4、開展民評民議,落實整改措施。公開征求意見,深入走訪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行風監督員和服務對象,同時通過組織民意測評、發放征求意見函等多種形式,廣泛征求社會各界對衛生系統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梳理分析意見,按照“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和“有過即改、邊評邊改”的要求,明確責任單位、科室和個人,對存在的問題認真分析原因、查找根源,及時督辦,整改到位。

四、工作任務及責任分工

(一)以整治“庸懶散軟”為突破口,切實轉變干部作風。積極推行以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為重點的行政問責制,對在開展“庸懶散軟”整治行動中態度不堅決、措施不得力,對歪風邪氣不敢抓、不敢管,“庸懶散軟”問題突出的單位負責人,進行嚴肅問責。

(二)以確責履責為前提,規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局機關按照“三定”方案職責,各醫療衛生單位按照崗位責任要求,堅持以責任為核心,以崗位為平臺,健全單位內部責任體系,解決好單位違規聘用人員,科室之間、工作人員之間“責任不清、職責交叉、監管死角”等問題。

(三)以建章立制為根本,確保“庸懶散軟”整治行動有章可循。制訂出臺《市衛生系統干部“庸懶散軟”行為問責暫行辦法》、修訂完善《市衛生系統效能考核評價實施辦法》,將各項內容細化、標準量化,進一步明確質量標準和過錯責任,做到問責有據可依。

(四)以明查暗訪為手段,加大對“庸懶散軟”行為的查處力度。組成工作專班,不定期有針對性地開展明查暗訪。對明查暗訪中發現的問題,不管涉及什么人,一律實行先停職后調查。根據調查結果,視其情節輕重給予相應處理。

(五)以提高群眾滿意度為目標,推進“三滿意”創建活動向縱深發展。對不參與“三滿意”創建活動的單位,取消其本年度的一切評先資格。出臺《創建“三滿意”活動考評辦法和考評細則》,嚴格考評程序,嚴肅考評紀律,確保評選結果真實可信,確保患者、職工、社會滿意。

(六)以鞏固成效為落腳點,突出抓好長效機制建設。把“三滿意”創建活動和“庸懶散軟”整治行動中的有效措施、好經驗、好做法及時固化為制度和機制,融入日常管理。重點研究制定三個方面的制度:一是確責履責制度;二是考核評價制度;三是責任追究制度,促進各項工作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

五、工作步驟

此次治庸問責行動共分為三個階段。各單位結合實際,認真做好實施治庸問責的思想動員工作,做到黨員干部人人知曉、個個參與。

(一)思想動員階段(3月1日—3月31日)

1、組織一次黨委中心組學習。專題學習市委、市政府關于開展治庸問責行動的相關文件。

2、召開一次動員大會。及時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對本單位治庸問責工作進行動員部署。

3、研究制定治庸問責工作方案。明確階段性目標任務和工作措施,將將責任逐級分解到單位(科室),落實到個人。各單位實施方案于3月15日前報局辦公室。

4、開展一次專題討論。教育引導廣大干部職工以敢抓敢管、盡職盡責、奮發有為為榮,以不負責任,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為恥,樹立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和政績觀。

5、精心組織系列宣傳報道活動。通過報刊、電視、網絡、簡報、宣傳欄、宣傳櫥窗等多種方式,大力宣傳開展治庸問責行動的重要意義和主要內容、目標任務,形成強大的輿論氛圍。通過廣泛深入的思想發動,促進全市衛生系統廣大干部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為開展治庸問責行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

(二)自查整改階段(4月1日—4月30日)

各單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對照“能力平庸、工作懶惰、紀律渙散、班子軟弱”這四個方面問題,認真開展自查自糾,抓好整改落實。

1、組織開展一次集中排查活動。各單位通過公開舉報電話或電子信箱、組織群眾評議、開展問卷調查、設置舉報箱等方式,暢通渠道,集中排查本單位和個人在“庸懶散軟”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2、召開一次專題民主生活會。對查找出來的問題進行深刻剖析,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措施。黨員干部要根據自查情況,在民主生活會上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3、組織開展一次評議活動。各單位要將開展自查自糾的情況在一定范圍內公開,組織“兩代表一委員”和基層服務對象、患者、群眾代表進行評議。

4、著力抓好整改落實工作。針對自查自糾和評議中發現的問題,特別是工作機制、工作紀律、工作作風、工作效能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認真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時限,落實整改措施。各單位要針對整改落實情況,將查找的主要問題及整改措施進行公開承諾,通過媒體、網站、黨務公開欄、電子顯示屏等多種方式向社會公示,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

5、選樹一批典型。各單位要通過開展自查自糾和整改落實活動,樹立一批能力強、作風實、業績好、群眾認可的正面典型,同時抓住一批“庸懶散軟”、群眾意見較大的反面典型,通過獎優罰劣,形成良好導向。各醫療衛生單位要及時報送正反典型材料。

6、形成綜合分析報告。各單位要將自查自糾、專題民主生活會、群眾評議、整改落實等情況進行歸納總結,形成綜合分析檢查報告,并于5月20日前報局辦公室。通過自查自糾和整改落實,促進各單位和廣大干部職工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完善工作機制,提高工作質量和水平。

(三)檢查問責階段(5月1日—12月31日)

采取集中檢查、明察暗訪、受理群眾舉報等方式,對各單位履職盡責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開展治庸問責工作的情況,進行全面監督檢查,對發現和查實的問題,堅決問責,嚴肅處理。

1、組織集中檢查。局治庸問責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各單位開展治庸問責情況進行一次集中檢查,對各單位治庸問責工作情況分階段進行督導檢查,并將結果進行通報。

2、開展明察暗訪。邀請新聞媒體、“兩代表一委員”和服務對象,組成若干督查小組,對基層反映強烈的問題和普遍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對窗口服務工作作風情況、各單位開展治庸問責工作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3、受理群眾舉報。設立專線電話、舉報箱和意見箱,開辟網絡投訴平臺,廣泛征求廣大干部群眾對開展治庸問責工作的意見,受理群眾對“庸懶散軟”行為的舉報和投訴。對群眾舉報和投訴的問題,及時組織調查組進行調查核實。

4、嚴格責任追究。對督導檢查中發現和調查核實的問題,視其情節輕重和影響程度,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和人事管理辦法問責追責,進行信訪約談和通報批評,給予相關人員誡勉談話、待崗學習、調離工作崗位、免職降職降級等組織處理,情節嚴重的予以紀律責任追究。

5、開展總結評比。對全市衛生系統開展治庸問責工作進行總結,評選表彰一批先進單位和優秀個人。樹立一批正反面典型,在衛生系統廣大干部隊伍中形成強大的震懾力,推動廣大干部自覺轉變工作作風,增強服務意識,提高工作效率。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衛生局成立治庸問責工作領導小組,局長任組長,局黨委書記任第一副組長,其他班子成員任副組長,局機關各科室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各單位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認真抓好治庸問責工作的組織實施。各單位要將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成員名單于3月15日前報局辦公室。

(二)明確職責分工。各責任單位(科室)要按照職責分工,細化工作方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整體合力。重點加大對黨員干部“庸懶散軟”的問責力度,對不稱職的黨員干部和醫務人員及時采取組織處理措施,嚴肅查處典型違紀案件。各責任單位要抓緊制定出臺相關制度和辦法,確保治庸問責行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三)營造濃厚氛圍。要堅持依靠群眾、面向群眾,積極發動群眾參與,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堅持把群眾是否滿意、是否贊成、是否高興作為衡量治庸問責工作的重要標準,充分發揮群眾及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要切實加大宣傳力度,充分發揮媒體作用,樹立正反兩方面的典型,在電視臺、政府網站等媒體開辟專欄,全程跟蹤報道。各單位要結合實際,做好宣傳發動工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四)加強監督檢查。拓寬監督渠道,健全電話舉報、信訪舉報和網上舉報“三位一體”的舉報網絡,及時受理群眾舉報和投訴。充分發揮媒體和“兩代表一委員”的監督作用。組成暗訪組,采取不打招呼、不要陪同、不提前告知和隱蔽錄像等方式抓住一批反面典型,并予以公開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