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違拆專項治理工作方案
時間:2022-01-17 03:54:06
導語:違法違拆專項治理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工作目標
圍繞征地及征地拆遷過程中信息、資金監管、搬遷安置和補償等關鍵環節,通過專項治理的方式,加強對市、縣級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執行《土地管理法》、《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以下簡稱《征收與補償條例》)等征地拆遷法律法規的監管,堅決制止并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規強制征地拆遷行為和暴力征地拆遷行為。
二、對象與內容
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各相關部門,是否合法、合規實施了土地征收、占用及房屋征收與補償進行監督。重點對有無下列情況進行檢查:
(一)土地征收方面
1、是否按照要求履行聽證程序;
2、是否在地類、權屬、面積認定時征求過被征地農民意見;
3、是否與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簽訂征地補償協議;
4、是否按照要求進行征收決定公告和補償決定公告;
5、是否存在行政機關在征收土地過程中,批準低于法定標準的征收補償方案的行為;
6、是否按期足額支付征地補償費用;
7、是否違反規定侵占、截留、挪用被征收土地單位的征地補償費用和其他有關費用;
8、是否存在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在辦理農轉用或者土地征收上報、報批等過程中,有謊報、瞞報用地位置、地類、面積等弄虛作假行為;
9、是否存在在征地過程中,未按照《土地管理法》有關規定,濫用權力,曲解套用“公共利益”概念,隨意擴大征地范圍,損害農民利益的行為;
10、農村集體土地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是否經鄉(鎮)政府和縣級農業部門審核;
11、農村集體土地征地補償費分配使用是否及時合理;
12、是否存在非法征收集體土地行為;
13、對征收后地上附著物拆遷,是否按照法定程序實施;
14、其他違法違規征地拆遷行為。
(二)房屋征收與補償方面
1、房屋征收與補償行為是否由市、縣級人民政府及其房屋征收部門實施;
2、市、縣級人民政府及其房屋征收部門委托其他單位承擔房屋征收與補償的具體工作的,受委托單位是否存在以營利為目的的情況;
3、市、縣級人民政府是否因公共利益的需要作出房屋征收決定;
4、確需征收房屋的各項建設活動,是否符合相應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專項規劃。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舊城區改造是否已納入市、縣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
5、征收補償方案是否進行了公布,并征求公眾意見30日以上;
6、因舊城區改造征收房屋的,政府是否在多數被征收人提出異議的情況下召開聽證會,修改征收補償方案;
7、政府征收決定前是否按照有關規定進行了社會穩定風險評估;
8、對于涉及被征收人數量較多的房屋征收決定,是否經過政府常務會議討論決定;
9、房屋征收決定前,征收費用是否足額到位、專戶存儲、專款專用;
10、征收決定是否及時進行了公告;
11、征收調查的結果是否按照規定進行了公布;
12、房屋征收范圍確定后,房屋征收部門通知房產管理部門停止辦理新建、擴建、改建房屋和改變房屋用途手續的時間是否超過一年;
13、是否依法訂立補償協議;
14、各類補償款的計算是否符合法定要求;
15、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的選取過程是否合法;
16、房地產評估機構的評估過程是否獨立、客觀、公正;
17、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因征收造成的搬遷安置的補償、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以及政府發放的補助和獎勵資金,是否均同時、足額發放;
18、征收補償決定的做出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是否及時依法進行了公告;
19、有無采取行政強拆行為的;
20、有無建設單位違規參與搬遷活動的;
21、有無動用公安人員執行搬遷行為的;
22、有無派遣行政機關人員參與人民法院強制搬遷行為的;
23、有無采取暴力、脅迫行為,以及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設置噪音污染、空氣污染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遷的;
24、房屋征收部門是否依法建立了房屋征收補償檔案;
25、其他違法違規行為。
三、方法與步驟
成立由市監察局、市發改委、市住建委、市國土資源局、市農委、市財政局、市審計局、市政府糾風辦等部門共同組成的市違法違規征地拆遷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具體安排如下:
(一)自查自糾階段(11月上旬至11月中旬)
由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各相關部門按照專項治理對象和內容要求,認真組織開展自查自糾工作,并形成書面自查報告。自查報告應包括自查情況、存在問題、原因分析、整改措施及有關建議等,于11月20日前報市紀委糾風室。
(二)重點抽查階段(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
由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抽調人員組成檢查組,通過聽匯報、查資料、實地察看等方式,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落實《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情況進行檢查,重點抽查有無實施方案中所列舉的各類違法違規情況。市直各相關部門的抽查工作,由市監察局、市政府糾風辦組織實施。
(三)整改落實階段(12月中旬至12月底)
對自查自糾及重點抽查中發現的問題,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各相關部門要迅速進行整改,并形成整改報告,上報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對自查自糾不認真,提供虛假報告,以及整改不力或問題較多的地區和部門,市紀委、市監察局、市政府糾風辦要進行重點督察,并對相關領導干部進行問責。
四、工作要求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做好違法違規征地拆遷專項治理工作的重要意義,加強領導,真抓實干,堅決糾正各類違法違規征地拆遷行為。各縣(市、區)要迅速成立專項治理領導機構,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協調;市直各相關部門要結合具體工作,細化分工,明確責任,加強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各地區、各部門在做好自查自糾的同時,要認真做好迎接省里抽查的準備,切實把專項治理工作抓實抓好。
(二)要加強監督檢查。各地區、各部門要通過民心網、政風行風熱線以及日常群眾來信、來電等多種渠道,搜集整理各類違法違規問題線索,并認真調查處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及時發現并糾正各類違法違規征地拆遷行為。對發現問題不及時整改、推諉扯皮、推脫責任的,故意隱瞞問題或故意阻礙檢查的,問題嚴重、社會影響惡劣的,要堅決予以查處。
(三)加強制度建設。各地區、各部門要以專項治理工作為契機,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尤其是要建立與新法規相適應的相關征收、補償制度,不斷完善征地拆遷補償機制,減少工作漏洞,確保征收與補償工作決策民主、程序正當、結果公開。建立政府監督、社會監督、媒體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相結合的防范機制,嚴防暴力強拆等違法違規現象的發生。建立違法違規征地拆遷行為發生時的應急反應與控制機制,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切實維護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