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公共衛生應急實施方案

時間:2022-06-20 08:28:43

導語:畜禽公共衛生應急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畜禽公共衛生應急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切實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和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工作,加快推進我縣畜禽公共衛生應急核心能力建設,維護公共衛生安全。

二、工作目標

認真抓好重大動物集中免疫、監測預警、檢疫監管、消毒滅源和應急管理等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努力實現兩個確保(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目標。

三、主要任務

(一)強化動物防疫工作

1.落實強制免疫工作。每年做好春秋兩季重大動物集中免疫工作,做到存欄畜禽“應免盡免,不留空檔”,對新補欄畜禽進行“月月補免”。高致病性禽流感、牧畜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和豬瘟等強制免疫病種的群體免疫密度常年維持在90%以上,應免畜禽免疫密度達到100%,免疫抗體合格率全年保持在70%以上;鄉(鎮、街道)、村(場)免疫監測覆蓋面達到100%;生豬配戴二維識別碼耳標100%。

2.加強免疫檔案管理。全面推進《動物免疫證》入場(戶)工作,規范證件填寫和簽字確認,督促畜禽規模養殖場建立和完善免疫檔案,確保《動物免疫證》入場(戶)率達到100%。

3.優化疫苗供應服務。完善強制免疫疫苗組織供應冷鏈無縫對接和冷鏈保存,確保疫苗質量。做好疫苗應急儲備;組織開展疫苗臨床使用效果評估;加強規模場疫苗使用監管。

4.提高實驗室監測能力。加強動物疫控中心實驗室病原檢測能力建設,對重點畜禽飼養場、活禽交易市場、生豬屠宰場、散養戶開展免疫抗體監測,對各鄉(鎮、街道)隨機抽查2~3個村(場)監測免疫效果,切實提高應急監測能力和水平。

5.健全疫情報告制度。安排縣重大動物疫情應急工作值班,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和做好來電、來防、接待和記錄工作,一旦發現突發或疑似動物疫情,要及時報告,按照"早、快、嚴、小"的原則,采取果斷措施,及時規范處置,嚴防擴散蔓延。

(二)加強動物及動物產品的監管

1.嚴格產地檢疫。對動物飼養、經營環節進行監管,養殖場產地檢疫率達到100%。對出欄動物到場到戶臨欄檢疫,嚴禁“隔山開證”,合格的出具檢疫合格證明,不合格的監督畜貨主按規定處理,防止流入市場,危害群眾。

2.強化屠宰檢疫。開展駐場檢疫,檢疫員對入場動物認真查驗免疫耳標和檢疫合格證明,無免疫耳標和檢疫合格證明不得入場。檢疫員每天對生豬進行產地檢疫、宰前檢疫、宰后檢驗工作,做到三必檢,并做好檢疫檢驗記錄,確保檢疫質量。對檢疫不合格的動物及其產品,按照“四不準一處理”(對病死畜禽不準宰殺、不準食用、不準出售、不準轉運,按要求無害化處理)的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杜絕生豬未檢上市,確保廣大市民吃上放心肉。

3.加大監管力度。一是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嚴格按照《獸藥管理條理》、《省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和農業廳下發的禁用獸藥名錄,開展獸藥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違規銷售假、劣、禁藥的行為,督促經營店規范建立采購記錄、銷售記錄等相關檔案。二是加強規模養殖場監管。規范養殖場生產記錄、用藥記錄等檔案,對飼料、飼料添加劑等投入品進行不定期抽查送檢,重點加強“瘦肉精”等國家違禁藥品檢查,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從生產源頭保障動物產品質量安全。三是加強“瘦肉精”檢測。每日對屠宰場生豬,鹽酸克倫特羅檢測數量不低于日屠宰量的3%且不少于3頭,萊克多巴胺檢測數量不低于日屠宰量的1%且不少于2頭。每日對生豬批發商(戶)外調入的生豬,按每車抽檢克倫特羅2份和萊克多巴胺1份。對全縣50頭以上生豬規模養殖場不定期抽檢鹽酸克倫特羅和萊克多巴胺。

4.加強應急值守。不斷完善應急預案,定期開展應急培訓和演練,做好應急物資貯備,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同時,落實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檢查站值班人員對過往運輸動物及其產品車輛,嚴格審查“三證一標”(檢疫合格證、運輸車輛消毒證、準調證和耳標)等相關手續,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嚴控境外疫情傳入我縣。

四、保障措施

各鄉(鎮、街道)要加強對村級動物防疫員的指導和培訓,不斷提高其業務能力和水平;依法保障動物疫病防控經費,確保防疫物資的有效供給和應急物資的儲備、更新,打牢動物防疫工作基礎。縣疫控中心、動物衛生監督所等業務科室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對畜禽公共衛生應急核心能力建設的協調指導,開展自我評估和督導檢查,做好迎接上級檢查的各項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