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技術走基層活動方案
時間:2022-09-19 11:19:15
導語:農業技術走基層活動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基本目標
以滿足農民技術需求、促進農業增產增收為出發點,積極選派區鄉農業技術推廣人員130人,深入農村、深入農業產業基地、深入經營主體開展“技術走基層”活動。每名科技人員負責一個村、聯系一戶專業大戶(新型職業農民、家庭農場主、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與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結合,開展“四新”(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機制)示范,推進“六良”(良種、良法、良壤、良灌、良制、良機)配套,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全年全程農業科技服務,促進農牧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加速落地、推廣。通過“技術走基層”活動,鞏固提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讓基層和農民群眾感受到農業部門的新氣象、新面貌、新作風。
二、主要活動內容
1、全力指導災后農業產業重建工作
做好農業產業災后科學規劃與重建,加強災后農業產業重建項目實施的指導、協調和監管,實現90%的項目在4月20日開工建設,年底全面開工并完成投資50%以上,確保重建工作的科學有序進行。
2、大力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宣傳培訓活動
圍繞糧油高產創建示范、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萬畝億元示范區建設、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創建等,依托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項目、基層農技推廣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等,大力開展以種植業大戶、農機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社員等為重點培訓對象的新型農民培訓和農村實用技術的宣傳培訓,廣泛開展主導品種、主推技術,主要農機化裝備,畜禽標準化養殖技術、動物疫防控技術、農業有害生物綠色防控、農畜產品質量安全,以及防災減災、節本增效等關鍵技術培訓活動。全年計劃完成農村骨干農民培訓1500人次,完成農村實用技術宣傳培訓8萬人次。
2、積極開展農業科技成果示范活動
依托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技術專家組和指導員團隊,以萬畝億元示范區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創建及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為支撐,建設農業科技創新和示范基地6個,遴選培育茶葉、食用菌、獼猴桃和生豬養殖等產業的農業科技示范戶500戶,逐步構建“農業專家+農技人員+科技示范戶”技術成果轉化和推廣的快捷通道,并輻射帶動主導產業生產戶5000余戶。
3、廣泛開展農業技術推廣活動
依托災后重建項目和農業項目,扎實開展園藝作物標準園建設,推廣糧油高產創建技術、萬畝億元示范創建技術、農業有害生物綠色防控技術和測土配方技術和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技術等,建設糧油高產高效創建示范片2個,建設萬畝億元示范區3個,建設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5個,并以整建制推進測土配方施肥為重點,推廣配方施肥面積5萬畝(次),完成稻田秸稈還田、綠肥種植、土壤酸化改良面積3萬畝,實現高標準農田建設0.3萬畝、糧經復合現代農業產業基地0.1萬畝、安全高效茶園建設2萬畝,實現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95%、農業有害生物綠色防控面積2.5萬畝。
4、著力開展技術防災減災活動
以水稻、茶葉、食用菌、獼猴桃和生豬養殖等產業為重點,制定并完善相關疫病的技術防災減災預案。力爭實現農業有害生物專業化統防面積8萬畝、病蟲害損失率控制在4%以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的群體免疫密度達95%以上,免疫抗體合格率保持在70%以上,確保全區農畜產品生產安全。
5、努力開展農機農藝融合活動
積極爭取農機化示范培育縣項目,大力引進、推廣適宜丘陵山區農機具示范應用,同時,結合地震災后節水灌溉項目的實施,大力推廣滴灌、噴灌節水技術和機械化施肥技術等,力爭2014年全區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在40%以上。
6、扎實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和標準化生產活動
依托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主體,加大農畜產品質量控制技術的指導、服務力度,細化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發放“明白紙”,推進標準化生產。督促生產經營者建立健全生產檔案,嚴格執行農業投入品禁限用及農藥安全間隔期規定,大力推進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統防統治和動物防疫免疫工作。以“三品一標”農畜產品為載體,把包裝標識、生產檔案、索證索票等有機結合,構建農畜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
三、工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區農業局成立以局長為組長,分管局長和農技推廣中心主任為副組長,各業務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技術走基層”活動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和工作督導。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科教科,負責活動的組織開展和日常管理工作。各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也要成立“技術走基層”技術服務小組,形成上下聯動,有效促活動工作的扎實開展。
2、認真組織實施。切實按照省市活動方案要求和本區活動開展內容,根據區域重點和農事季節,按照“技術方案細化到縣、技術措施落實到村、技術人員服務到戶”的總體要求,組織農業科技專家和農技推廣人員制訂分區域、分品種、分季節等針對性強、可操作的技術方案,因地制宜組織實施。
3、加大經費投入。依托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糧油高產高效創建、生豬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測土配方施肥、植保工程和現代農業產業基層建設等項目,集合各項目資源,加大對“技術走基層”活動的投入力度,通過政策引導、項目帶動,進一步激勵和引導農業科技人員進村入戶開展技術指導。
4、強化紀律監督。“技術走基層”活動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抓手,活動參與人員要結合農事季節經常深入聯系農戶開展技術指導。要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省政府十項規定,切實轉變作風,發揮技術特長,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免費為農民群眾提供技術培訓,不給群眾增加負擔。局活動領導小組將定期跟蹤督辦檢查,采取電話抽查、到聯系村和農戶實地察看等方式,重點督查人員在崗、職責履行、任務完成等方面情況。對違反工作要求和工作紀律的人員將進行通報批評,并納入年終目標考核予以獎懲。
5、做好宣傳動員。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報刊等多種途徑,開展“技術走基層”活動系列宣傳,擴大活動的影響力和知曉面。同時,在活動開展中充分挖掘、宣傳涌現的典型事跡和先進人物,并收集、整理和上報相關活動信息內容,充分營造良好的活動氛圍。
- 上一篇:農業生產工作意見
- 下一篇:生態化導向的旅游產業論文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