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業局2008安全生產隱患治理年工作方案

時間:2022-05-08 03:45:00

導語:市工業局2008安全生產隱患治理年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工業局2008安全生產隱患治理年工作方案

各規模以上企業、非煤礦山:

為全面落實2008年安全生產隱患治理年”各項工作要求,杜絕較大及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按照彭府發〔2008〕11號通知精神,促進我市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特制定2008年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

一、加強領導機構建設

為加強對全市規模以上企業、非煤礦山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領導,成立以翁昌榮局長任組長,王海波、張仁勤副局長任副組長,劉遠仲、史超一、潘善文、盧明三、郭依蓉、李開杰共9人為成員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全市規模企業、非煤礦山企業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安排、檢查和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安保科,負責日常工作。各規模企業、非煤礦山企業也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把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納入企業重要議事日程,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嚴格按照“責任落實、措施到位、經費落實”的要求,組織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治理整改,確保治理整改到位。

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目標

(一)按照彭工辦〔2007〕131號通知要求,各企業要建立安全生產隱患管理各項制度,實現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的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

(二)杜絕較大及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控制一般傷亡事故的發生。

(三)掌握本企業存在的重大事故隱患情況,有重大事故隱患治理計劃和措施,一般事故隱患及時整改率達到100%。

(四)全面排查本企業存在的安全生產隱患,不留死角。

三、排查治理、內容和方式

(一)排查治理內容:全面排查治理各生產經營單位及其工藝系統,基礎設施、技術裝備、作業環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隱患,以及安全生產體制機制、制度建設、安全管理體系、責任落實、勞動紀律、現場管理、應急處理、事故查處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具體包括:

1、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規程標準的貫徹執行情況;

2、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及落實情況;

3、高危行業(非煤礦山企業、危險化學品生產使用、經營、儲存、運輸)安全生產費用提取使用、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交納等經濟政策的執行情況;

4、企業安全生產重要設施、裝備和關鍵設備、裝置的完好狀況及日常管理維護、保養情況、勞動防護用品的配備和使用情況;

5、危險性較大的特種設備和危險物品的存儲容器、運輸工具的完好狀況及檢測檢驗情況;

6、對存在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以及重點環節、部位重大危險源普查建檔、風險辯識、監控預警制度的建立及措施落實情況;

7、事故報告、處理及對有關責任人的責任追究情況;

8、安全基礎工作及教育培訓情況;特別是企業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的持證上崗情況和生產一線職工(包括農民工)的教育培訓情況;

9、應急預案制定、演練和應急救援物資、設備配備及維護情況;

10、新、改、擴建工程項目的安全“三同時”(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和使用)執行情況;

11、對企業周邊或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容易因自然災害引發事故災難的危險點排查、防范和治理情況等。

(二)排查治理方式

各企業要經常性地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危險化學品、非煤礦山企業等危險性較大行業和領域內的生產經營單位應每天進行一次有針對性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每周進行一次全面排查,其它生產經營單位每周至少進行一次有針對性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每月進行一次全面排查,在重大節日前,必須組織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安排專項經費落實專人進行治理和整改。必須嚴格按照“責任落實、措施到位、經費落實”的要求,確保治理整改到位。隱患排除前或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在停產停業或停止使用的情況下進行整改。

四、加大檢查力度,確保整改到位

工業局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安排在3月至4月進行醫藥化工規模企業、非煤礦山企業專項大檢查;5月至9月圍繞汛期和行業特點抓好隱患排查治理工作;10月至12月針對第四季度部分企業趕任務、搶工期現象增多和冬季雨、霧、冰、雪天氣特點繼續深入推進隱患治理工作,實現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化、規范化、經常化。

五、嚴格隱患排查治理報告制度

各企業按照彭工發〔2007〕64號文件要求,每月25日前將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情況表報市工業局安保科。重大安全隱患(指可能引發較大及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的隱患和治理經費預計在10萬元以上的隱患)實行及時報告制度。

二○○八年三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