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人醫療救治方案
時間:2022-09-12 04:42:00
導語:傳染病人醫療救治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十二項民生工程促進和諧**建設的意見》(皖政〔2007〕3號)、《重大傳染病病人醫療救治與艾滋病病人生活救助實施辦法》等,結合我縣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進一步落實國家、省有關人禽流感、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肺結核等重大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例和感染者的醫療救治措施,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提高重大傳染病特困人群的生活質量和水平。
二、救治(助)對象
(一)醫療救治對象:全縣范圍內確認的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全縣貧困的現癥結核病患者;全縣范圍內經有資質的醫療衛生機構確診的人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霍亂病人或疑似病人、不明原因肺炎病人、新發傳染病、不明原因傳染性疾病病人以及重大或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病人。
(二)生活救助對象:全縣范圍內因艾滋病導致勞動能力喪失的特困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因艾滋病導致父母雙亡的孤兒;因艾滋病導致父母一方亡故的子女;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兒童;因艾滋病導致子女亡故且無其他人贍養的60歲以上的老人。
三、救治(助)原則
(一)適當減免、分級負擔。對符合醫療救治或生活救助條件的對象,實行醫療費用或生活費用部分救助,所需經費除中央財政、省專項補助外,由市、縣財政分別負擔。
(二)注重實效、避免重復。對已經參加城鎮醫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重大傳染病患者,專項救治與醫保救治相互配合、互為補充,避免重復救治。本方案要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障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有機結合,充分發揮資金效益。
(三)量力而行、不斷提高。醫療救治及生活救助量力而行,循序漸進,逐步提高。隨著財力的不斷改善,逐步擴大救治(助)范圍,提高救治(助)標準。
四、救治(助)對象確定
(一)醫療救治對象
醫療救治對象均需要提交:申請人申請、身份證(戶口簿),不同的救治對象還需出具以下材料:
1.艾滋病醫療救治對象:確認實驗室出具的HIV陽性感染者檢驗報告、CD4檢測報告;
2.結核病醫療救治對象:當地縣級醫療機構或疾控機構診斷證明等相關臨床資料以及證明其為貧困人口的證明材料(包括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農村五保戶證、當地鄉政府或街道居委會出具的特困證明材料);
3.其他重大傳染病和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對象:有資質的、縣級以上的醫療衛生機構出具的確診證明。
(二)生活救助對象
生活救助對象均需要提交:申請人申請、身份證(戶口簿),不同的救助對象還需出具以下材料:
1.因艾滋病導致勞動能力喪失的特困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確認實驗室出具的HIV陽性感染者檢驗報告、CD4檢測報告(2005年前未開展CD4檢測的病例除外,下同)和其他相關臨床診斷資料以及縣級以上勞動保障部門出具的勞動能力喪失的證明材料;
2.因艾滋病導致父母雙亡的孤兒或父母一方亡故的子女:確認實驗室出具的其父(母)的HIV陽性感染者檢驗報告、CD4檢測報告和其他相關臨床診斷資料以及父(母)死亡證明;
3.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兒童:確認實驗室出具的HIV陽性感染者檢驗報告和其他相關臨床診斷資料;
4.因艾滋病導致子女亡故且無其他人贍養的60歲以上的老人:確認實驗室出具的其子女的HIV陽性感染者檢驗報告、CD4檢測報告和其他相關臨床診斷資料、子女死亡證明以及當地鄉政府或街道居委會出具的無其他贍養人的證明材料。
五、救治(助)內容
(一)醫療救治
1.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認真貫徹和落實國家“四免一關懷”政策;對符合治療標準的艾滋病病人實行免費抗病毒治療及CD4檢測(中央補助地方公共衛生項目資金解決);對有治療需求的艾滋病病人進行抗機會感染治療,按照每人每年最高限額4800元標準給予補助(省財政負擔)。
2.結核病病人:實行免費檢查(痰檢及一次胸片)、免費提供抗結核藥(中央補助地方公共衛生項目資金解決);按照結核病診療規范,對現癥貧困結核病患者給予輔助診斷、輔助治療和并發癥治療,按照每人每年最高限額900元標準給予補助,以實際發生額由當地結核病定點收治機構予以減免(省財政負擔)。
3.確診的人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霍亂病人或疑似病人、不明原因肺炎病人、新發傳染病、不明原因傳染性疾病病人;重大或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病人的醫療救治、消毒隔離、專家會診及省級財政部門確定的補助費用進行補助,省和縣財政各負擔50%。
(二)生活補助
對因艾滋病造成的特困人群給予生活救助。因艾滋病導致勞動能力喪失的特困艾滋病病人,按照每人每月10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因艾滋病導致父母雙亡的孤兒,按照每人每月10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因艾滋病導致父母一方亡故的子女,按照每人每月6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兒童,按照每人每月15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因艾滋病導致子女亡故且無其他人贍養的60歲以上的老人,按照每人每月10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以上生活補助經費,由省財政承擔。
六、資金使用程序
(一)縣衛生、民政部門根據本年度救治(助)人數,編制下年度醫療救治和生活救助計劃,商同級財政部門后,按規定向上級有關部門申請。
(二)救治(助)經費的支付實行報賬制。醫療救治經費由相關實施醫療救治的單位在完成救治工作7個工作日內,向同級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并附上醫療救治對象的相關資料;同級衛生部門收到申請后,7個工作日內簽署審核意見后報同級財政部門;同級財政部門收到有關材料后,符合條件的,10個工作日內將資金撥付至實施救治的醫療衛生機構。
(三)生活救助經費由被救助對象提出申請并提供相關資料,報當地鄉鎮政府或街道;當地鄉鎮政府或街道收到申請后,7個工作日內完成核實工作后報縣民政部門;同級民政部門1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后報同級財政部門復核。救助對象憑民政部門出具的書面通知到財政部門指定的金融機構領取救助資金。
(四)補助到實施救治的醫療衛生單位的,被補助單位必須提供以下資料:前述的醫療救治對象確定所需要的資料及其他必需的相關資料(如姓名、工作內容、補助金額、單位、住址、聯系電話等);醫療文書及可以證明其工作真實性的相關材料;工作實施總結報告;同級財政、衛生行政部門認為需提供的其他資料。
(五)補助到個人的,救助對象本人需提供以下材料:前述的生活救助對象確定資料及民政部門認為需要提供的其他有關材料。
七、資金使用與管理
(一)救治(助)經費實行專款專用,我縣各級財政部門要對救治(助)經費要實行專項管理、專項核算;
(二)救治(助)經費的使用與管理要堅持厲行節約、杜絕浪費,充分發揮資金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努力實現規劃目標。
(三)必須嚴格按照省、市、縣有關規定的救治(助)對象、救治(助)范圍、救治(助)人數和救治(助)標準使用救治(助)經費。醫療救治經費必須按規定補助到實施醫療救治的單位,生活救助經費必須補助到患者,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擠占和挪用。
(四)縣(鄉、鎮)各相關實施單位、組織應建立健全相應的工作日志及可以證明其工作真實性的相關材料;具體實施單位要將救治(助)范圍、對象、標準等在一定范圍內張榜公布,接受廣泛監督。
八、組織與實施
(一)在各級政府的領導下,衛生、民政、財政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重大傳染病病人醫療救治和艾滋病人生活救助工作的組織、計劃與安排,對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二)縣(鄉、鎮)成立重大傳染病病人醫療救治專家技術指導組,負責重大傳染病病人醫療救治工作技術指導,醫療質量抽查與評估等工作。
(三)實行重大傳染病病人定點醫療診治制度,加強防治能力建設和救治工作的業務技術培訓,確保醫療救治工作安全。
(四)凡經確定的救治(助)對象,縣級衛生、民政行政部門必須建立專門檔案,并逐級填報匯總表報上級衛生、民政行政部門。
(五)縣(鄉、鎮)要定期對重大傳染病病人醫療救治及艾滋病生活救助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及時向縣政府、縣衛生局、縣民政局、縣財政局提交專題報告。
九、考核與評估
我縣各級政府及衛生、民政、財政部門要加強對重大傳染病病人醫療救治及艾滋病特困人群生活救助工作的督查,加強對定點診治機構的監管,建立核查機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對重大傳染病病人醫療救治、艾滋病生活救助、定點診治機構及經費使用情況進行考核、抽查。
我縣將每半年抽查考核與評估一次,每次抽查數不少于醫療救治數和生活救助人數的20%。
十、附則
本辦法由縣衛生局、縣財政局、縣民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解釋。
本辦法自發文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