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黨委學習科學發展觀方案

時間:2022-04-20 04:15:00

導語:教育局黨委學習科學發展觀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局黨委學習科學發展觀方案

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區委的統一部署和要求,教育局黨委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征求意見,緊緊圍繞制約發展、提高質效和黨性黨風黨紀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緊密聯系實際,進行深入分析,認真研究整改。為集中力量解決好突出問題,特制定本整改落實方案

一、整改的思路

整改工作總的思路是:堅持明確責任、限定時間,突出重點、統籌兼顧,遠近結合、標本兼治,通過抓創新、促發展,抓管理、促和諧,抓黨建、強保障,抓機制、保長遠,切實解決一批突出問題,確保南山教育實現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

二、整改問題和具體落實項目

(一)關于強化學校的內涵與特色方面:

1.全面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實驗區”建設。完善實驗區實施方案,落實實驗區課題經費,以公民養成教育目標來統整有關科目的課程內容,開設公民養成教育專題課程,進行學科滲透式的公民養成教育,初步構建公民養成教育課程體系。成立德育研究室,加強對公民養成教育的課題、政策與制度研究,加強對教師的公民養成教育通識培訓,整合、提升各學校公民養成教育的典型經驗和模式,進行區域推廣,并在推廣中不斷完善、充實,初步構建起靈活、有效的區域公民養成教育運行機制。

2.積極創建全國綠色教育示范區。繼續開展創建“綠色學校(幼兒園)”活動,加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教育,美化校園環境;積極向國家環保部和教育部申請創建“全國綠色教育示范區”,力爭在2010年前全區公辦中小學(幼兒園)創建為市級以上“綠色學校(園)”,爭創省級、國家級的“綠色學校(園)”。完成全國第一套中小學學生專用的系統循環經濟教材《循環經濟》的編印出版工作。

3.啟動“幸福家長成長計劃”。進一步加強家庭教育工作,實施“南山區中小學(幼兒園)幸福家長成長計劃”工程,創新家長學校辦學模式,初步構建家長成長課程,嘗試建立各種類型的家長俱樂部和南山區家長協會,促進家長之間的相互交流,使家長培訓系列化、專題化,探索“案例教學”、“家長培訓選修課程學分制”、“家長義工”等制度,提高家庭教育質量。

4.繼續強化文明禮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繼續開展好文明禮儀教育,全面落實《南山區教育局關于在全區中小學深入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的決定》。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和省教育廳有關文件精神,加強心理健康網、知心熱線、心理咨詢室等硬件建設,組織開展心理健康C證和B證培訓,充實和提高學校心理專業教師隊伍。切實做好校園及其周邊環境的安全整治,繼續做好學生上學放學時段“通道式”的管理,做好學生地震和消防逃生演練的訓練,強化學生的生命安全意識。

5.繼續打造學校特色品牌。認真發揚現有的“春韻”文學網站、“校園諾貝爾”等知名教育品牌,精心挖掘傳統教育活動、強勢教育項目,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學校特色品牌及素質教育特色項目。

(二)關于提升校長和教師專業素養方面:

1.加強高端培訓,打造名師隊伍。實施校長、教師高級研修計劃,制定詳細的高端培訓方案,以課題研究為載體,通過訪學進修、定點交流、導師輔導等形式,進一步提升校(園)長、骨干教師的管理水平、教學水平和研究水平。推進“三名”(即名校長、名教師、名班主任)工程,加強名校長、名教師、名班主任的培養,開展區級名校長、名教師、名班主任評比活動。成立若干個特級教師工作室,啟動特級教師后備培養計劃與校長后備培養計劃。

2.進一步深化赴港研修計劃。繼續實施赴港深度研修計劃,將副校長、幼兒園園長納入培訓計劃,開展多層次的課題研究和項目合作,鼓勵各學校與香港中小學建立姊妹學校,深化赴港研修的形式和內容。

3.拓展與香港教育交流的渠道和內容。與香港新界校長聯合會建立聯系,加強與香港新界的合作和聯系,充分借鑒新界的先進教育管理經驗。積極參加香港幼教聯(即世界幼兒教育聯合會香港分會)組織的各類學術研討活動,提升我區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水平,組織有關校(園)長參觀香港國際學校,實施30名小學教師跟班上課計劃。推動與香港保良局的合作,進一步落實雙方業已達成的合作項目,包括雙方互派官員、校長、教師等參加對方主辦的教育探討活動,互相學習對方先進的教學理念、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學能力和水平等。

4.繼續推進教師海外培訓計劃。爭取在政策層面取得實質突破,積極探索校長和骨干教師海外培訓的有效形式,推進與英國、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地區教育機構的教育交流與合作。

(三)關于教育科研方面:

1.研究探索質量標準,構建信息化條件下質量評價與監控體系。積極借鑒美國波多里奇質量獎標準,從高中質量標準建設入手,逐步探索、建立各學段質量管理體系。結合課程改革,從初中科學課程和校本課程入手,積極構建各學科質量標準。認真研究教學環節,構建備課、上課、作業與練習、輔導與答疑、實驗教學、考試與考查等具體教學環節的質量標準。認真研究中小學生核心素質標準,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

2.積極參與教育部有關項目,加快推進與中央教科所的項目合作,全面加強對學業質量的檢測和評價研究。以參與教育部“建立中小學生學業質量分析、反饋與指導系統”項目為契機,全面加強學業質量的監測研究,積極創建全國課程改革示范區。加快推進與中央教科所的項目合作,簽訂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合同,建立中央教科所南山教育質量標準研究中心,全面加強質量標準研究和建設。與海云天等公司開展相關合作,積極構建信息化條件下的數據評價與網上評卷系統。嘗試建設全區和各學校教學質量分析數據庫,深入開展教學質量的數據分析與評價研究。進一步加強對教學質量的監測和督導,進一步完善質量年報制度。

3.完善教育改革創新獎,試行科研課題資助制,推動教育科研工作再上新臺階。認真總結首屆教育改革創新獎評選經驗,修訂和完善教育改革創新獎評定辦法,制定《關于學校重大學術活動項目經費管理辦法》。嘗試建立科研課題資助制度,推動小課題研究,大力提升中小學教育科研的質量和水平。深入推進現代學校制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學校教育創新等重大課題研究,提煉我區教育科研的經驗和成果。繼續策劃組織好校長論壇和片區科研主任沙龍。

(四)關于解決臨聘教師調入問題:

進一步規范人事管理,加強人事干部培訓,開展優秀人事干部評選工作,建立人事信息數字化平臺,隨時掌握和更新人事動態變化情況。加強調研和學習,完善臨聘人員、職稱評定以及人事編制等管理制度,修訂“綠色通道”人才引進標準,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領導講話精神,切實推動解決臨聘教師調入和同崗同酬問題。

(五)關于高中階段教育問題:

加強高中教學改革和研究,保持領先優勢。跟蹤研究廣東高考改革的新動向,把握新高考的特點,以新高考研究為重心,全面深化高中課程改革。進一步加強對本屆高三工作的指導和管理,充分發揚我區已有的經驗,在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基礎上,繼續保持我區高考在全市的領先優勢。

(六)關于幼兒教育方面:

重視幼兒的閱讀、科技、環境等教育,開展幼小銜接研究,加強對幼兒園長、教師的培訓,規范幼兒教師的管理,提升幼兒教師的素養。

(七)關于特殊教育方面:

對符合隨班就讀的殘疾學生,制定幫扶措施,指導其進行必要的心理和康復訓練,要建立專門檔案;對困難家庭的子女通過多種形式進行資助,落實好資助工作,不讓一個孩子因經濟貧困而輟學;對行為有偏差的學生,學校必須建立詳細的信息檔案和教師“一對一”的幫扶機制,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學生不違法犯罪,且其行為有較大轉變。

(八)關于財務管理方面:

認真做好財務管理中心的移交工作,力爭實現無縫銜接。加強精細管理和績效管理,強化內部審計監督,嚴肅收費紀律,堅決治理教育亂收費行為。與相關公司合作開發財務軟件,提高財務管理的科學性。規范學校經費管理,加大學校經費內審力度,嚴肅查處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確保學校經費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