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監管工作要點
時間:2022-12-08 01:57:00
導語:市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監管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市安監局的工作部署,結合我市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實際,現提出2009年全市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監管工作要點。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促進安全生產與經濟社會的同步協調發展”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與“和諧發展”的理念,圍繞全市安全生產的總體目標,進一步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全面推進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標準化工作,提高各類生產裝置控制水平,繼續開展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不斷深化危險化學品專項整治,全面壓降各類事故的發生,確保全市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形勢平穩。
二、工作目標
認真落實省、市關于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各項工作要求,各項指標控制在省、市下達的指標內。
1、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持證率100%;
2、劇毒化學品和涉及危險工藝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標準化驗收達標率100%;
3、建立并執行專家檢查制度達到100%;
4、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危險工藝自動控制、自動報警、自動連鎖達到100%;
5、化工生產企業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達到省、市時序進度要求;
6、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達到“四無”(無死亡、無重傷、無火災、無爆炸)。
三、重點工作
2009年全市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監管重點工作是:以全面提高企業本質安全為重點,督促企業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積極有序地推行安全標準化,繼續完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信用體系,認真扎實地改造提升危險工藝控制水平,不斷提高從業人員安全素質,有效提升危險化學品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質量和水平;以全面強化安全監管和服務為抓手,進一步規范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工作,強化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受經濟形勢影響而停產、復產等環節的安全監管工作,加強對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過程中安全工作的服務和指導;進一步強化生產作業現場安全管理,嚴格重大危險源和易制毒化學品的安全監管,加強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堅決關閉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化工生產企業,堅決查處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各類違法行為。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進一步落實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1、督促指導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全面提高各項基礎管理工作水平。要不斷督促和指導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建立、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以及各項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按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指導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進一步完善安全管理體系,加強生產過程的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督促指導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積極有序地推行安全標準化。要按照*市安監局《關于在全市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中開展安全標準化工作的通知》(通安監[2008]186號)文件精神,督促指導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依據《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規范》,積極有序地推行安全標準化,規范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劇毒化學品和涉及危險工藝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要在2009年底前通過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驗收。
3、督促指導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不斷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力度。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要按照國家、省、市要求提取安全費用和繳納風險抵押金,沒有按規定提取安全生產費用和繳納風險抵押金的,在領(換)證時不予發放安全生產許可證;督促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加大對員工職業病防治的投入。
4、督促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全面提高從業人員素質。
(1)2009年6月30日前,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要將相關崗位從業人員按照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從業條件要求調整到位;
(2)2009年底前,具有危險工藝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至少要配備1名注冊安全工程師;
(3)有關企業要充分利用因金融危機而導致的停產停工時段加強對職工的培訓教育。
5、督促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履職情況定期報告制度。
(1)有關企業負責人要按照省安監局蘇安監[2009]12號文件要求,及時向安監局報告企業安全生產狀況、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執行情況、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和危險化學品新改擴建設項目情況等;
(2)各地要把企業安全生產定期報告制度執行情況,納入對企業安全監督檢查的內容之一。
(二)進一步提升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生產本質安全水平。
6、繼續改造提升危險工藝控制水平。
(1)督促具有危險工藝且控制水平低的企業改造提升控制水平,通過裝備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切斷系統、集散控制和緊急停車系統等,提高生產裝置自動化控制水平,2008年未完成自動化改造的企業要于2009年6月底前改造完成;
(2)有條件的企業要在自動控制的基礎上裝備安全儀表系統,進一步提高本質安全度。
7、繼續排查治理危險化學品事故隱患。
(1)繼續完善企業自查、專家檢查和政府督查相結合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
(2)企業要建立并實行專家檢查制度,由企業聘請專家,定期組織專家對生產儲存裝置進行隱患的排查與治理;
(3)企業要把隱患排查治理納入企業的日常安全管理,形成全面覆蓋、全員參與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機制,使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和常態化;
(4)繼續強化對危險化學品紅色等級企業的制度化檢查,幫助企業排查生產工藝、單元操作、重點反應裝置、應急救援預案等方面存在的事故隱患。
8、繼續加大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監管力度。
(1)制定我市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的規范性文件,實現對全市重大危險源的規范管理;
(2)加大對重大危險源的監管監控力度,對重大危險源實行掛牌制度;
(3)加大對重大危險源的監督檢查力度,及時整改安全生產事故隱患;
(4)督促企業加大對重大危險源安全設施的投入,全面提高重大危險源的本質安全度;
(5)與相關部門加強聯動,切實加強對移動危險源的監管。
9、繼續完善安全生產信用體系建設。
(1)定期組織實施對企業安全生產信用狀況的核查,實現將企業安全生產實際狀況及時納入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信用體系平臺;
(2)通過企業信用等級與評先評優掛鉤、與銀行信貸掛鉤制度的實施,進一步提高企業安全生產違法成本;
(3)繼續完善企業信用等級升降級制度,對于安全生產條件降低的企業要予以降級。
10、繼續開展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專項整治。
(1)制訂《2009年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方案》;
(2)進一步加大力度,嚴厲打擊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堅決關閉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化工生產企業;
(三)進一步嚴格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行政許可。
11、從嚴把好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行政許可源頭關。
(1)以安全生產許可證換證工作為契機,涉及危險工藝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必須完成生產裝置的自動化改造,自2009年7月1日起,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從業人員必須達到規定的安全生產基本從業條件,否則不予換證;
(2)加大對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甲種證和有倉儲的乙種證的現場核查力度。
12、繼續開展易制毒化學品生產經營備案和危險化學品登記注冊工作。
(1)規范易制毒化學品生產經營備案的日常工作,組織專項檢查;
(2)根據國家安監總局和省安監局關于危險化學品登記注冊工作的有關要求,切實加大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的危險化學品登記注冊工作力度,加強對危險化學品儲存和使用單位(使用劇毒化學品以及使用其他危險化學品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單位)危險化學品登記注冊工作的督促力度;
(3)對于未登記注冊的將不予換(發)安全生產許可證。
(四)進一步加大安全違法行為追究力度和提高事故應急救援能力。
13、不斷加大危險化學品事故查處力度。
(1)加大事故查處力度,強化生產安全事故特別是較大以上事故的行政責任追究;
(2)加強對重點企業的安全監管,把工作重點放在消除重大事故隱患、防范重特大事故上,做到關口前移,提高事故綜合防范能力;
(3)加大危險化學品安全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切實杜絕各類事故苗子和事故隱患。
14、不斷提高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能力。
(1)督促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完善應急救援處置預案,在對重點崗位和關鍵裝置的危險程度進行充分評估的基礎上,針對可能發生的崗位和裝置的異常情況制定和完善處置措施,加強對員工進行危險工況下應急處置技能的培訓和演練,提高企業事故狀態下有效處置、科學施救的能力;
(2)繼續開展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督促化工企業集中的鎮依托重點企業建立應急救援互助體系,實現相關事故的有效救援。
(五)進一步提高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和服務的水平。
15、做好對化工企業搬遷工作的服務和指導。
(1)督促指導搬遷企業做好老廠區生產裝置的安全生產工作,堅決杜絕安全設施帶病運行;
(2)及時排查治理裝置和建筑物拆除、廢棄危險化學品和廢棄生產儲存裝置處置中發現的事故隱患,杜絕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3)做到特事特辦,幫助企業及時完善相關行政許可手續。
16、注重對危險化學品停產復工企業的檢查和服務。
(1)針對金融危機對我市化工企業的影響,加強調查研究,及時發現停產復工企業出現的新問題并予以解決;
(2)嚴格停產企業備案制度和復工企業專家組檢查制度的執行。對于復工企業,要組織3-5人組成的專家組對企業生產裝置和相關文件資料進行檢查,確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后才能同意復工生產;
(3)加強對化工裝置開車時的現場檢查,督促企業嚴格執行開車方案和崗位操作規程,落實各項安全防范措施。
17、注重提升危險險化學品安全監管人員的責任意識和業務素質。
18、注重充分發揮專家和社會中介作用。調動專家和社會中介的技術力量服務于安全監管工作,把安全監督檢查寓于指導服務之中,實現行政性安全監管和技術性檢查指導服務的有機結合,提高安全監管效果。
- 上一篇:安監局關心下一代工作計劃
- 下一篇:安監局效能建設工作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