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林網恢復工程實施方案
時間:2022-01-20 10:00:00
導語:農田林網恢復工程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林業局農田防護林采伐更新管理試點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以改善*地區生態經濟環境,促進本地區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為目標,以強化農田防護林經營和管理為重點,積極探索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既滿足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需要,又與現實經濟條件與技術水平的承受能力相適應的農田防護林建設之路。在原有防護林體系基礎上改造、更新防護效益低下的殘次林、老防護林,建立起新的多功能、多效益最佳結合的農田防護林體系,構筑起*地區較完備的森林生態系統框架。
(二)基本原則
堅持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兼顧,生態效益優先的原則;堅持積極穩妥,突出重點,先次后好的原則;堅持統籌兼顧,先確定更新責任人再進行采伐,多渠道籌資,多元化投入,全社會辦林業的原則;堅持質量第一,速度與質量統一的原則;堅持林業科學發展與市場經濟規律相結合,注重保護森林所有者和經營者的林業生產積極性的原則。
(三)工作目標
從2008年開始到2012年,力爭通過五年時間,全面完成我市境內六大河流(含排干)綠化和農田林網恢復建設工程,逐步形成以原有農田防護林體系框架為基礎,實施農田林網恢復和改造工程,真正建立起防護功能和生態效益皆優的農田防護林,在全市形成“有田就有林、有路就有樹”新的防護林體系。到2012年,以六大河流為重點營造護岸林、護堤林159194畝。恢復農田防護林帶550條,面積653.6公頃(9804畝)。具體任務見附表。
二、更新樹種及營林技術措施
1、樹種選擇。農田防護林樹種以楊樹為主,選擇既適合*地區生長又較速生的鄉土樹種,如美×青楊、荷蘭64楊、新疆楊等。
2、苗木選擇。栽植選用二年生大苗或二年根一年干大苗進行人工栽植,二年生大苗要求地徑3.0厘米以上,二年根一年干大苗要求地徑2.5厘米以上,根長25厘米以上,無病蟲害。
3、栽植技術。栽植前要求全面整地,挖徑坑60厘米大坑,株行距以2×3米為宜,一般栽4-6行,栽植時澆兩遍透水,做到根系舒展、不窩根,栽正踩實,栽植時回填一半土時澆一遍水,回填滿坑后做樹坑再澆一遍透水,也可適當進行喬灌草相結合。
4、撫育措施。栽植后連續撫育三年,前兩年每年撫育三次,分別在6月上旬、6月下旬和7月中旬進行。第三年撫育兩次,分別在6月上旬和7月中旬進行。如選用截干苗造林后要及時定株,摘芽去底萌,滿三年生時輕度修枝一次。
5、防蟲要求。選用楊樹大苗栽植,注意春季防治楊干象及其它蟲害危害,采用氧化樂果與敵敵畏兌水點涂或噴霧。如選用截干苗要注意春季防治黑絨金龜子,7、8月份防治白楊透翅蛾。黑絨金龜子用呋喃丹制成毒土防治,或采用套塑料袋法防治,白楊透翅蛾采用氧化樂果與敵敵畏兌水點涂或注射。藥物防治的同時要積極開展綜合防治。
6、管護責任。栽植后的每條帶、每棵樹都要落實好管護責任制。
三、具體措施
1、加強領導。成立以主管副市長為組長,林業局、財政局、交通局、農村經濟局、農經局等單位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各鄉鎮街也要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并實行行政一把手負責制,主管領導具體抓落實。
2、實行收取抵押金制度。更新造林要嚴格按規劃審批,憑證采伐。采伐前收取還林抵押金,待更新造林成林后返還抵押金。采取采伐前先行確定更新造林主體責任人等措施,確保采伐后及時更新,并保證成林。
3、實行獎勵制度。對護岸林、護堤林(含排干造林)、農田林網恢復工程認識高、行動快、效果明顯的鄉鎮街,除享受正常的“三北”防護林工程補助外,市里每年從育林基金中拿出30萬元資金對優勝單位的主要領導和主管領導及相關人員進行獎勵,并在采伐限額方面予以支持。
4、實行科學造林。堅持適地適樹,避免粗植濫造,提倡大坑、大苗造林,并及時撫育、防蟲、管護責任制等措施。
5、深化林業體制改革,引入多渠道投資造林機制。本著誰造誰有、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鼓勵社會各界參與農田防護林體系建設。
- 上一篇:木材加工企業工作實施方案
- 下一篇:我國師德問題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