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債務化解工作方案

時間:2022-01-26 06:02:00

導語:教育債務化解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債務化解工作方案

一、資金管理體制

按照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規定,建立教育投入“以縣為主”管理體制,增加財政對教育的投入,實行農村教育轉移支付資金鄉(鎮)有、局管、校用。即農村稅費改革后上級轉移支付資金用于教育部分,統一納入市財政年度預算,撥付教育行政部門用于教育,依法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專題報告,并接受其監督和檢查。

二、農村教育轉移支付資金核定基數

我市農村教育轉移支付資金年核定總額為1145.8萬元。

三、資金使用原則

1、農村教育轉移支付資金全部用于農村學校,不改變鄉鎮原教育轉移支付資金所有權,教育行政部門可根據年度資金總體使用情況調劑使用。

2、保證學?;具\轉。按照輕重緩急,首先保證危房、危墻、危廁改造資金及其它與校園安全相關資金安排;其次保證學校冬季取暖費,必要辦公經費列支。

3、用于償還鄉鎮教育債務。合理制定鄉鎮教育債務償還計劃,確保債務接轉穩定、有序。

四、資金使用項目及標準

按照農村教育轉移支付資金使用要求,應用于中小學校新建校舍及校舍維修。但從我市實際出發,農村教育轉移支付資金除用于基建投入外,還要用于補充農村學校公用經費、取暖費不足及償還鄉鎮教育欠債。

(一)用于補充中小學校公用經費

根據吉財教[20*]101號文件規定,按照初中生均40元,小學生均20元的標準補充學校公用經費。

(二)用于補充中小學校取暖費

農村小學(不含九年一貫制學校小學部)的取暖煤,按班數核定,每班2噸,每噸400元;初中校舍為平房的按生均30元核定,校舍為樓房的(含九年一貫制學校小學部)按生均40元核定。

(三)用于中小學?;窘ㄔO

按照普查結果,用于當年發生、發現的必要危房、危墻、危廁改造及校舍維修。

(四)用于償還鄉鎮教育債務

在保證教育基本運轉的基礎上,每年計劃從教育轉移支付資金中列支一部分用于償還鄉鎮(不含所屬村及學校)稅費改革后至2005年12月31日期間形成的教育債務。

五、鄉鎮教育債務接轉辦法

(一)債務接轉單位

*市教育局

(二)債務接轉范圍

各鄉鎮在20*年至2005年期間形成的,并經市審計局、財政局、教育局于20*年1月聯合調查初步審定的教育債務,由教育行政部門接轉。所接轉債務中不含村級教育債務、學校債務,不含鄉鎮2001年以前教育債務;所接轉債務在償還過程中一律不予計息,如出現利息糾紛,由原債務鄉鎮與債權人協商解決。

(三)債務接轉及償還辦法

1、債務清理結果及債務接轉辦法、還債計劃向社會公示,由鄉鎮、教育局會同債權人憑一切合法有效的原始憑據辦理債務接轉手續,審計、財政部門予以監督。

2、在接轉債務過程中,對于虛列的項目不予承認;對于支出不實的項目,由財政評審中心進行評估,按評估價格接轉債務;對無任何合法有效原始憑據,私開憑據,假造憑據,口頭約定和單方認定出現的債務不予承認;對20*年1月審計局牽頭調查以后新出現的債務不予承認;對已經由市政府審定否決后的債務不予承認。對有爭議的債務項目由審計局牽頭會同財政局、教育局進行復查,依據合法、有效的原始憑據逐鄉、逐校、逐人、逐項核查落實;對無合同、無決算、后補合同、合同內容虛假及內容不全的項目不予承認。

3、教育接收債務后,按債務總額、債務產生時間順序及債務比重制定分年償還計劃,償還資金由教育局會同財政局直接撥付債權人,以避免出現新的截留和糾紛。

4、債務接轉后,債權單位和個人不得因追討債務影響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四)還債資金來源

1、在保證教育基本運轉的基礎上,每年從鄉鎮教育轉移支付資金中列支一部分用于償還教育債務。其中,有債務的鄉鎮用于償還債務,無債務的鄉鎮用于所屬學?;窘ㄔO或在不改變資金所有權的前提下由教育局調劑使用。

2、用教育網點布局調整撤并后閑置的教育資產出租出售所得或置換沖抵所屬鄉鎮教育債務。無債務鄉鎮用其所得收益投資學校基本建設或由教育局調劑使用。

3、按照吉林省《關于研究探索化解鄉村兩級債務辦法的指導意見》及我市《化解鄉村兩級債務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由市財政逐年安排一定資金予以償還。

六、教育資產管理

(一)依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國資事發[1995]17號)規定,學校非經營性資產全部由教育部門管理、使用,并按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規定進行處理。

(二)執行《吉林省政府貫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決定的意見》(吉政發[20*]9號)“調整的校舍等資產必須保證用于發展教育事業”的規定,具體辦法為:農村學校因網點布局調整而撤并閑置的教育資產其中屬國有資產的全部由*市國有資產管理局接收監管,并會同教育局依法按程序出租、出售,所得資金全部用于教育;屬集體資產的,出租、出售所得用于償還本鄉鎮及村級教育債務,無債務的則用于本鄉鎮所屬學校教育基本建設。

(三)撤并后各學校的勤工儉學基地由鄉鎮中心學校或并入學校管理,主要用于學生開展校外勞動技術教育,各鎮村及個人不得侵占。

七、嚴肅工作紀律

對于違背吉政發[20*]9號、九府發[20*]25號、九府發[20*]2號文件規定,擅自處理學校資產,占有、出售、出租、出借、出讓、置換農村教育資產的集體、單位及個人要予以嚴肅處理。對于在農村教育經費投入、資產核查、債務核定中出現的弄虛作假,欺報瞞報的行為以及更改合同,私增造價,虛列支出,謊報項目等行為,將按照套取、騙取國家資產以及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對待,并追究相關單位及人員責任。對于教育轉移支付資金管理使用中出現的擠占、挪用、截留的行為,要予以嚴肅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