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安全生產管理試行條例

時間:2022-06-16 10:51:00

導語:舉報安全生產管理試行條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舉報安全生產管理試行條例

第一條為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及時發現事故隱患,嚴格查處和制止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有效防范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暫行辦法。

第二條安全生產舉報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屬地管理、分行業和分級負責的原則。

第三條任何單位、個人發現本市區域內的生產經營單位存在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或者事故隱患,均可向當地鎮(街道)、市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舉報。

第四條各鎮(街道)、市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建立舉報受理核查的信息溝通協商機制,健全安全生產舉報制度(包括登記、受理、核查、處理、督辦、答復、統計、報告和獎勵辦法等制度),設立舉報獎勵資金,向社會公開舉報電話、傳真、電子郵箱、通信地址和獎勵辦法。

第五條各鎮(街道)、市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于每年1月份向市安委會辦公室報告上年度的安全生產舉報獎勵情況。

第六條生產經營單位存在下列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或事故隱

患的,屬于本辦法的舉報范圍:

(一)不具備法律、法規、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而進行生產經營的;

(二)在生產經營中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程規定的;

(三)強迫從業人員違章作業等侵害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權益的;

(四)非法生產、經營、建設、儲存、運輸的;

(五)存在事故隱患,可能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的;

(六)發生重傷、死亡生產安全事故,事故單位或有關人員破壞或偽造事故現場、隱瞞不報或未及時、如實報告的。

第七條舉報事項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被舉報單位(人)的名稱(姓名)、地址、電話等可供核實查找的信息;

(二)違法行為的基本事實,事故隱患狀況及已經或將要產生的危害;瞞報生產安全事故的時間、地點和受害人身份,以及有效線索或證據;

(三)舉報人的聯系方式。

第八條為方便核查被舉報單位或人員的違法事實,鼓勵實名舉報。實名舉報要提供舉報人真實的姓名、身份證號碼以及通訊聯系方式等。

第九條各鎮(街道)、市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對不屬于本部門職責范圍的舉報事項,應當依法予以登記,并告知舉報人向有權機關、單位提出;受理舉報后,應當立即組織核查,經核查后發現屬于其他鎮(街道)或市級部門的,原受理單位應及時移送相關鎮(街道)或市級部門受理并核查處理。

第十條各鎮(街道)、市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要加強配合。鎮(街道)在核查處理過程中發現案件處理超出自身權限的,要及時移送市級相關部門查處。市級有關部門要加強線上指導、協調和配合工作,切實增強安全生產舉報核查處理工作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第十一條受理舉報的單位應當自受理之日起30日內完成舉報事項的核查處理工作;情況復雜的,報請單位主要負責人批準后可以延長核查處理時間,但核查處理時間最長不能超過90日。法律、法規、規章對核查處理期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舉報事項辦結后,應在5個工作日內書面或電話答復舉報人。

第十二條對核查屬實的違法行為并依法立案查處的舉報,根據行政處罰程度,給予每件50—10000元的獎勵;重大舉報事項的獎勵,由舉報核查處理部門研究決定。重點領域監管及專項整治活動中涉及的單項舉報獎勵額度根據實際工作需要,經市政府分管領導同意后,可另行確定實施。

第十三條舉報核查處理單位對已辦結的舉報,應當及時給予獎勵。

第十四條兩人或兩人以上分別舉報同一事項的,由核查處理部門給予實名舉報的第一舉報人一次性獎勵。

兩人或兩人以上聯名舉報同一事項的,獎金平均分配,由第一署名人或者第一署名人書面委托其他署名人領取。

對同一違法行為分別向鎮(街道)和市級有關部門舉報的,按職責要求由核查處理單位給予一次性獎勵。

第十五條舉報人應對舉報內容的真實性負責,對借舉報之名捏造事實,誣告他人,干擾正常工作的,由受理機構依據情節輕重依法移送相關部門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第十六條受理舉報的單位及工作人員未經舉報人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公開或泄露舉報人姓名、單位、聯系方式及舉報情況。

第十七條舉報受理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給予責任追究;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一)對舉報人或舉報查處工作推諉、敷衍、拖延的;

(二)因工作失職造成舉報人身份或舉報材料泄漏,給舉報人造成不良影響的;

(三)故意向被舉報人(或單位)泄漏舉報人身份或舉報材料的;

(四)偽造舉報材料騙取舉報獎金或冒領舉報獎金的;

(五)對舉報人進行打擊報復的。

第十八條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可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舉報管理辦法,也可參照本暫行辦法執行。

第十九條本辦法由市安全監管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條本辦法自年月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