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整治社會組織工作方案
時間:2022-02-14 03:44:00
導語:清理整治社會組織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我市社會組織建設和管理工在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關注支持下,得到快速發展,社會組織已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但從整體上看,我市的社會組織仍處于初級階段,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部分單位、部門對社會組織的作用和地位認識不夠、支持不力,沒有真正把社會組織建設列入議事日程,缺乏長期目標和近期措施;二是從業人員素質不高,個別社會組織內部運作不規范,管理混亂;三是業務主管單位難以切實履行職責,缺乏有效的日常管理和業務指導,管理過程中漏洞較多;四是大量非法組織存在,給社會組織管理帶來不便。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為了規范我市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充分發揮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按照國務院《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251號)和《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250號)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依法行政、加強管理、嚴格自律、規范發展”的方針,集中整治當前社會組織存在的突出問題,加快健全規范發展的長效機制,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
(二)基本原則
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充分發揮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和職能部門的監管作用。
堅持突出重點、分類指導的原則。針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和社會中介組織不同類別和屬性,以解決突出問題為切入點,務求集中整治見實效。
堅持標本兼治、整建并舉的原則。一邊抓突出問題的解決,一邊抓規范發展,完善監管體制,加強自律機制建設,健全政策法規體系。
(三)總體目標
力爭用3—5年時間,在全市逐步建立起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類型齊全、布局合理、組織完備、服務全面、管理有序、自律規范的社會組織體系;發展一批公信力強、功能齊全、運作規范、作用顯著的社會組織;建立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社會組織發展的體制,形成黨委領導、政府管理、社會監督和社會組織自律相結合的社會組織管理格局。
二、清理整頓工作范圍
清理整頓工作范圍是:在民政部門登記的民間組織;在工商等部門注冊的經濟鑒證類社會中介機構等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市場中介組織。
三、實施步驟
本次清理整頓從7月15日開始,到12月31日結束,共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業務主管單位審查階段(7月15日至8月15日)。業務主管單位按照行業登記審查管理辦法要求,對已登記的所屬民間組織進行審查,民間組織提供的資料要全面真實準確。對審查過的民間組織應出具正式函件,連同其它相關材料報送登記管理機關。
第二階段:登記管理機關復核登記階段(8月15日至9月15日)。清理整頓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組成檢查組,分赴各民間組織進行一次全面詳細摸底調查,重點檢查社會組織遵守法規、建章立制、按照章程開展活動、財務管理、經費支出、自律與誠信建設、黨組織建設和活動等情況。對符合條件的民間組織復查核準登記,填寫《民間組織復查核準登記表》,并及時公告;對不符合條件的民間組織,登記管理機關將其材料退回業務主管單位,并說明理由。
第三階段:年檢認證、組織驗收階段(9月15日至12月底)。
登記管理機關會同業務主管單位和職能部門對所屬民間組織復查登記工作檢查驗收。并在此基礎上,本著從嚴把關的原則,對民間組織進行年度檢查認證,凡經市民政局2010年12月31日前依法核準登記的全市民間組織都要參加年度檢查。
四、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為了確保清理整頓工作取得成效,決定成立社會組織清理整頓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全市社會組織清理整頓工作的組織指導和工作協調。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民政局,辦公室主任由民政局副局長郭榮兼任,具體工作由市民政局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科承辦。
(二)加大查處非法組織和違法行為的力度。這次清理整頓工作由登記管理機關牽頭負責,各主管部門和職能部門配合,分類對社會組織進行清理整頓。堅決依法查處非法社會組織和社會組織違法違規行為。對登記后未開展活動的社會組織,予以撤消登記;對未經登記擅自以社會組織名義進行活動,或者被撤消登記的社會組織繼續以社會組織名義進行活動的,要依法予以注銷或撤消;連續兩年不參加年檢的,視為自動注銷;對亂收費擾亂社會秩序的,限期整頓,造成不良影響的,予以取締;對社會中介組織存在的亂收費現象,出具虛假鑒證報告,提供虛假信息,非法設立機構等違法經營和非法活動,要嚴肅查處,真正對違法經營和非法活動起到警示和威懾作用。
(三)建立工作協調機制。清理整頓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工作要求高,各單位、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對民間組織開展清理整頓工作的重要意義,通力合作,密切配合,齊抓共管,依法對社會組織實行監管和指導。登記管理部門要認真履行登記管理責任,嚴格把好入口關,同時要完善相關部門信息交流溝通、形成監管機制;各業務主管部門要增強責任意識,配合登記管理部門對社會組織進行業務指導,切實履行好對社會組織的監督管理和指導職能;相關職能部門依法對社會組織的財務管理、人員管理、涉外活動等進行監管,切實推進清理整頓工作的順利進行。
- 上一篇:超限超載整治實施方案
- 下一篇:敬老孝星評選工作實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