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保險管理實施方案
時間:2022-02-27 02:43:00
導語:甘蔗保險管理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保險業改革發展文件的實施意見》(云政發〔〕174號)和《省財政廳省農業廳關于年甘蔗保險試點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云財農〔〕38號)文件精神,結合省財政廳、省農業廳關于《市年甘蔗保險試點實施方案》的批復意見,為積極推進甘蔗保險試點工作,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服務“三農”為宗旨,解放思想,創新機制,以推進農業產業化,促進農民增收,企業增效,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目標,通過甘蔗保險試點,提高農業防災抗災能力,確保蔗糖產業穩定持續發展。按照“政府主導、財政支持、市場運作、自愿參保”的原則,結合區域優勢產業特點,兼顧投保人繳費能力,財政補貼能力,保險公司風險承受能力,采取“先試點、后推廣、先起步、再完善”的方式在、縣開展甘蔗保險試點工作。
二、甘蔗保險試點內容
(一)試點區域:縣9萬畝,19萬畝;共計28萬畝。
(二)保險范圍
1.保險標的:符合當地政府、農業部門和糖業企業的生產管理要求和種植規范標準的年新植蔗及宿根蔗全部投保。
2.保險期限:列入保險試點的甘蔗投保自年12月1日零時起至年11月30日二十四時止。期滿后按上級要求辦理續保手續。
3.保險期限內因下列原因導致的損失,保險人承擔賠償責任:
(1)火災和地震造成的損失;
(2)因洪水、漬澇、山體滑坡、泥石流而造成甘蔗沖毀、掩埋的損失;
(3)暴風、龍卷風造成的損失;
(4)旱災造成的損失:特指新植蔗種植,保險責任自甘蔗下種起至正常環境條件下蔗芽萌發出苗期止。
(5)在投保前述基本險基礎上附加投保霜(冰)凍保險責任,附加險保費另計。
三、投保及理賠
(一)保險金額及費率
1.保險金額根據上年度當地甘蔗種植生長的物化成本確定,每畝基本保險金額調整為600元;每畝附加霜(冰)凍保險金額調整為150元;合計每畝750元,試點區域總保險金額為21000萬元。
2.因基本險和附加霜(冰)凍險保險金額作了相應調整,保險費率也作適當調整,承保前述1-4項基本責任的費率為3%,附加霜(冰)凍責任費率為5%。
3.總保險費714萬元,即25.5元/畝。其中:每畝基本保險費=600元×3%=18元;每畝附加霜(冰)凍責任保險費=150元×5%=7.5元。
(二)賠償處理
保險甘蔗在保險期限內發生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損失時,保險人在保險金額范圍內按照下列規定進行賠償處理:
1.定損辦法。受損面積根據損失時糖業企業實地初查提供的原始查勘記錄和損失清單,理賠小組采取隨機抽樣或實際丈量的辦法確定。損失程度根據甘蔗受損面積大小,隨機選擇若干個抽樣點,按實際抽樣地受損蔗株全損總數與抽樣地甘蔗總株數的比例計算確定。
2.賠償辦法
(1)凡受災導致甘蔗全部損失(絕產)的,分生長期和成熟期兩個階段確定賠償金額:
——生長期因地震、洪水、漬澇、山體滑坡、泥石流而造成甘蔗沖毀、掩埋的損失時,保險人根據受損面積和核定的每畝賠償金額計算應賠償金額,但每畝賠償金額最高不超過基本險保險金額600元。生長期保險甘蔗發生絕產損失經賠付后,在可重播的情況下,保險責任并不終止;在不可重播的情況下,保險責任即行終止。
——成熟期糖廠未開榨前,因地震、洪水、漬澇、山體滑坡、泥石流而造成甘蔗沖毀、掩埋的損失時,每畝賠償金額按保險單約定的基本險保險金額600元全額進行賠償,保險責任即行終止。
(2)凡受災導致保險甘蔗部分損失的,分生長期和成熟期兩個階段確定賠償金額:
——生長期因地震、洪水、漬澇、山體滑坡、泥石流而造成甘蔗沖毀、掩埋的損失時,保險人根據受損面積、損失程度和保險單約定基本險保險金額計算賠償金額,但每畝最高不超過保險單約定基本險保險金額600元的65%。
——成熟期糖廠尚未開榨前,因地震、洪水、漬澇、山體滑坡、泥石流而造成甘蔗沖毀、掩埋的損失時,保險人按受損面積、損失程度和保險單約定的基本險保險金額計算賠償金額,但每畝最高不超過保險單約定基本險保險金額600元的70%。糖廠開榨后,糖廠要優先安排入榨。保險人按受損面積、損失程度和保險單約定的基本保險金額計算賠償金額,但每畝最高不超過保險單約定基本保險金額600元。
(3)火災蔗的賠償:糖廠開榨前,因火災造成保險甘蔗損失時,保險公司按基本險保險金額600元的75%給予賠償,種植戶承擔25%。開榨后,在24小時內入廠的,糖廠按照對應品種收購價格的80%收購,保險公司按對應品種價格的15%給予賠償;在72小時內入廠的,糖廠按照對應品種收購價格的70%收購,保險公司按對應品種價格的25%給予賠償;72小時后的,糖廠不再收購,保險公司按對應品種價格的50%給予賠償。糖廠停榨后,留作種苗的,因火災造成損失的,保險公司按基本險保險金額600元的75%給予賠償。
(4)霜凍蔗的賠償:霜凍蔗不受時間限制,損失按照噸位計算賠償,糖廠按照對應品種價格的90%收購,保險公司按對應品種價格的9%給予賠償,種植戶自己承擔1%的損失。
(5)因暴風、龍卷風造成甘蔗倒伏的賠償:種植戶應將倒伏蔗分裝運輸,損失按照噸位計算賠償,糖廠按照對應品種價格的90%收購,保險公司按對應品種價格的9%給予賠償,種植戶自己承擔1%的損失。
(6)因水災和泥石流災害造成保險標的損失的,根據糖業公司和村委會提供的真實情況,由查勘理賠小組現場查看后據實處理。
(7)旱災不出苗的,設定30%的起賠線,即出苗率在70%以上的,保險公司不予賠償;出苗率低于70%的,保險公司根據旱災造成不出苗的實際面積,按照每畝600元給予賠償,正常年景下,糖業集團有限公司的3個糖廠必須把旱災面積控制在1000畝以內。
(三)承保、定損及理賠
1.承保方式。
(1)人民政府指定農業局,縣人民政府指定縣糖辦作為全縣甘蔗政策性保險統保投保人。農業局和糖辦負責收集、整理種植戶分戶清單后,按照保險投保手續要求填具投保單并加蓋公章后交縣支公司,縣支公司為全縣甘蔗統保出具統一保單,在特別約定中注明種植戶為受益人,并附農戶分戶清單。
(2)鑒于甘蔗種植戶分散,量大面廣,為節省經營成本,發揮糖業企業與種植戶資金往來結算作用,種植戶承擔的保險費在種植戶知曉、自愿的前提下,經縣人民政府甘蔗保險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同意,由農業局、縣糖辦出具委托書委托糖業企業(糖廠)在支付蔗款中代扣代交,種植戶承擔的保費分攤,原則上按該榨區2007/年度榨季甘蔗入榨量和按畝積種植戶應承擔的保費,計算出每噸甘蔗應承擔的保費,由糖業企業代扣代交。未入榨作種苗出售的甘蔗,保費收取由糖業企業參照入榨甘蔗保費代扣代交。代扣代交保費按糖業企業生產小期分期交納,榨季結束30日內,將代扣種植戶應交納部分的保險費交割完畢。
2.定損及理賠。
(1)市、縣級甘蔗保險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設立由財政、農業、保險、糖業企業技術人員及相關部門聯合組成查勘定損理賠工作小組,發生保險災害事故后,負責甘蔗災害損失的查勘定損確認工作。市查勘定損理賠小組由7人組成,具體為:市財政局1人,市農業局2人,糖業集團有限公司2人,人保財險市分公司2人。
市查勘定損理賠小組牽頭單位為人保財險市分公司,市氣象局和公安消防支隊視工作需要配合參加,縣、鄉(鎮)和村委會領導隨同參加市查勘定損理賠小組的現場工作。
縣查勘定損理賠小組人員組成參照市查勘定損理賠小組。
(2)市縣查勘定損理賠小組按受災面積和損失情況,實行分級配合。同一次災害受災面積在100畝及以下的,由縣級保險公司牽頭縣級查勘定損理賠小組成員,在2個工作日內到達現場負責開展現場查勘和定損理賠工作,10個工作日內完成查勘定損工作;同一次災害受災面積超過100畝的,縣級查勘定損理賠領導小組應在受災后1個工作日內將受災情況如實上報市級查勘定損理賠領導小組,由人保財險市分公司牽頭市級查勘定損理賠小組成員及縣級查勘定損理賠領導小組成員,在3個工作日內到達現場負責開展現場查勘和定損理賠工作,10個工作日內完成查勘定損工作。
(3)保險公司根據查勘定損工作小組確認的損失情況,按照第十一條賠償處理的相關規定,10個工作日內理算完畢,將受災種植戶的賠款金額在村委會(或適當場合)公告公示,公示期為7天,無異議后,分批次兌現給受災種植戶,并將理賠情況上報甘蔗保險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市財政局)備案。
(四)保險服務約定的原則
甘蔗保險屬政策性農業保險,在試點過程中,政策性甘蔗保險的保費收入和賠款支出實行專戶管理。堅持社會效益優先原則,解放思想、積極探索,總結經驗、逐步完善,兼顧利益各方,著力機制創新,對保險服務作如下原則約定:
1.理賠額度既定原則。年保險賠付及經營支出以當年收取的保費為最高限額,超出限額不予賠付。
2.經營費用既定原則。在保險業務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與業務經營相關的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含鄉(鎮)、村委會工作經費),按11%綜合費用率一次性核定,由保險公司據實列支,不得突破。
3.經營利潤上限原則。保險公司經營利潤率控制在3%以內。
4.按照多方籌集、滾動發展、逐年積累、以豐補歉的原則。建立“甘蔗保險巨災風險準備金”,用于補貼大災之年的巨災賠款。巨災風險準備金正常年份,只增加不使用,一旦出現非正常年景的特大自然災害,及時啟動巨災風險準備金支付巨災賠款。
(1)巨災風險準備金提取辦法及順序為:巨災風險準備金=保費收入-理賠成本支出-經營費用-經營利潤。
(2)巨災風險準備金由市保險分公司專戶管理、專賬核算,市財政局負責財務監督。
(3)巨災風險準備金由市保險分公司、市財政局聯合提出報市人民政府審批同意后方可動用。
5.審計監督原則。基于政策保險特殊性,對甘蔗保險財政補貼資金的管理使用、公司、企業財務管理及會計核算、費用支出等由市、縣級審計部門按年度審計。
四、配套政策及保障措施
(一)政策措施
1.保費資金來源。年甘蔗保險所需的保費資金714萬元由省、市、縣財政,糖業集團有限公司和農戶共同承擔。其中:省級財政承擔45%(合計322萬元,其中218.5萬元,縣103.5萬元);市級財政承擔5%(合計35.6萬元,其中24.2萬元,縣11.4萬元);縣級財政承擔10%(合計71.4萬元,其中48.5萬元,縣22.9萬元);糖業集團有限公司承擔20%(合計142.8萬元),種植戶承擔20%(合計142.8萬元,其中96.9萬元,縣45.9萬元)。每畝保險費25.5元,由省級財政補貼11.48元/畝,市級財政補貼1.27元/畝,縣級財政補貼2.55元/畝,糖業集團有限公司承擔5.1元/畝,種植戶承擔5.1元/畝。
2.保費匯交。省、市、縣級財政補貼資金由縣級財政部門匯集后,經投保人委托,直接撥付給縣級保險支公司專戶;糖業集團有限公司承擔部分由糖業企業在年4月30日前向縣級保險支公司交清;種植戶承擔部分按第十三條的規定由糖業企業在支付種植戶蔗款中代扣代交。
3.工作經費的分配。按照《市甘蔗保險試點工作方案》的規定,給予縣鄉相關部門一定的工作經費,根據工作量,每畝保險甘蔗安排1元的工作經費,其中:村委會安排0.4元/畝,鄉(鎮)安排0.3元/畝,縣農業局(糖辦)安排0.15元/畝,糖廠農務科安排0.15元/畝。依據保險單所附的種植戶分戶清單核實甘蔗種植面積后,確定村委會、鄉(鎮)、農業局(糖辦)和糖廠農務科的工作經費數額,工作經費由市、縣保險公司分兩期撥付,第一期在保險單簽訂30日內撥付50%,第二期在年度保險期滿后,視工作情況,再撥付50%。農業局和縣糖辦的工作經費主要用于甘蔗保險的宣傳工作;糖廠農務科的工作經費主要用于受災后的初查工作。市縣查勘定損理賠小組的相關費用不在此列。
(二)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為加強對甘蔗保險試點工作的領導,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市財政局、市農業局、人保財險市分公司、糖業集團有限公司、市氣象局、公安消防支隊等部門領導為成員的甘蔗保險試點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設辦公室在市財政局,負責組織、協調甘蔗保險試點工作。甘蔗保險試點工作領導小組根據工作需要,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及時協調、解決試點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并對查勘定損理賠小組的理賠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相關縣要相應成立領導小組,確保甘蔗保險試點工作有序推進。
2.明確各部門職責。市財政局、市農業局、人保財險市分公司和糖業集團有限公司根據職責分工,加強協調,密切配合。
(1)市財政局負責牽頭擬定甘蔗保險試點工作方案,落實市、縣財政配套的保費資金,督促糖業企業和農戶按時繳納保費資金,監督檢查保費資金的管理使用及財務收支核算。做好相關部門的協調、聯系和溝通工作。
(2)市農業局牽頭負責擬定甘蔗災害田間現場鑒定辦法,甘蔗保險操作管理規章制度、甘蔗保險試點宣傳工作方案。指導縣級農業部門核實保險標的,并作為投保人辦理保險事項。
(3)人保財險市分公司負責牽頭擬定甘蔗保險定損辦法和理賠辦法,嚴格界定保險責任。按要求做好保費資金管理使用,辦理保險手續,按商定的定損辦法和理賠辦法牽頭召集查勘定損工作組及時定損理賠,對測算到戶的理賠金額必須在村委會公告公示,公示期為7天,無異議后,分批次兌現到種植戶,接受群眾監督。并負責甘蔗保險業務經營成果的財務管理及會計核算。
(4)糖業集團有限公司負責根據種植戶的損失報告,進行實地初查,并書面報告縣級理賠領導小組;開榨后,負責對火災、霜凍蔗在規定的時限內及時組織優先入榨;負責丈量核實種植戶的甘蔗種植面積;按時交納糖業企業應承擔的保費,并受委托代扣種植戶應交納的保費。
- 上一篇:科學發展觀指導項目建設實踐交流材料
- 下一篇:工商系統市場建設情況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