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患者服務管治實施方案
時間:2022-03-04 08:30:00
導語:精神疾病患者服務管治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抓好精神疾病患者服務治理工作,削減重性神經病人(首要包括精神割裂癥、割裂感情性妨礙、偏執性神經病、雙相妨礙、癲癇所致精神妨礙、精神發育遲滯伴發育精神妨礙)生事肇禍行為的發生,維護社會和諧不變,依據《縣社會創新工作施行方案》要求,結合我縣實踐,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本、預防為主、依照社會治理創新工作的要求,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的,充分發揚多部分本能機能效果,依法開展對神經病人的綜合救治和服務治理,具體增強精神疾病醫療救治才能建設,提高綜合服務治理程度,削減重性神經病人生事肇禍行為的發生,維護社會不變。
二、工作目的
(一)堅持縣、鄉、村三級精神疾病預防服務收集。
(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有用治理醫治率2012年到達60%,2015年80%。
(三)開展精神疾病康復服務2012年到達70%,2015年到達85%;精神疾病患者承受康復服務的比例2012年到達60%,2015年到達80%。
(四)將重性神經病人悉數歸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規范化治理,堅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檔案,2012年到達60%,2015年到達80%。
(五)心思健康教育、心思健康指導、心思行為問題預防和心思危機干涉工作明顯提高。居民取得心思健康指導的比例2015到達80%。
三、工作內容
(一)堅持以精神衛生專業機構為主體,綜合病院為輔佐,基層醫療機構為依托的精神疾病預防服務收集。
1、增強康寧神經病專科病院建設,首要負責普通精神疾病的預防、醫治和康復工作。
2、鄉鎮衛生院設立公共衛生科,村衛生所指定公共衛生服務人員。負責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堅持健康檔案,按期開展精神疾病患者隨訪評價和健康體檢,施行精神疾病患者分類干涉及宣布道育工作。
(二)增強精神衛生工作隊伍建設和培育。
1、康寧神經病專科病院按醫療機構設置規范裝備醫務人員。
2、組織開展精神疾病醫治專業人員常識和技藝培訓,鼓舞在崗精神疾病醫治專業人員參與繼續醫學教育,重點提高基層醫護人員在精神心思疾病預防、篩查、評價、診治、康復等方面的專業程度。
(三)規范開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治理服務項目。
1、堅持居民健康檔案。在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歸入治理的時分,記載家眷供應來自原承當醫治任務的專業醫療機構的疾病診療相關信息,為患者進行一次具體評價,為其堅持居民健康檔案。
2、按期隨訪。關于歸入健康治理的患者,經過預定患者到門診就診、德律風追蹤和家庭訪視等方法,每年至少隨訪4次。依據患者病情的節制狀況,對患者及其家眷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藝練習等方面的康復指導,對家眷供應心思支持和協助。
3、健康體檢。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進行1次健康檢查,可與隨訪相結合。內容包括血壓、體重、空肚血糖,普通體魄檢查和目力、聽力、活動才能的普通檢查。有前提的可添加血慣例、尿慣例、大便潛血、血脂、眼底、心電圖、B超級檢查。
4、分類干涉。依據患者的風險性分級、精神癥狀能否消逝、自知力能否完全恢復,工作、社會功能能否恢復,以及患者能否存在藥物不良反響或軀體疾病狀況對患者進行分類干涉。
(1)對病情不變(精神癥狀基本消逝,自知力基本恢復,社會功能處于普通或優越,無嚴厲藥物不良反響,軀體疾病不變)的患者,無其他異常,繼續執行上級病院制訂的醫治方案,3個月時隨訪。
(2)對病情基本不變(精神癥狀、自知力、社會功能情況至少有一方面較差,處于“病情不不變”和“病情不變”之間)的患者,若無其他異常,大夫可在現用藥物基本上在規則劑量范圍內調整劑量,需要時與患者原主管大夫獲得聯絡。調整過一次劑量后,可延續察看4-6周,若患者癥狀不變或雖然癥狀分明但比前次已有好轉,可維持當前醫治方案,3個月時隨訪;若仍無效,則轉診到上級病院,2周內隨訪轉診狀況。
(3)對病情不不變(神經病癥狀分明,自知力不足,社會功能較差,有影響社會和家庭的行為,有嚴厲藥物不良反響或軀體疾病)的患者,對癥處置后立刻轉診到上級病院。需要時申報本地公安部分,協助送院醫治。
(四)組織開展心思征詢服務與宣布道育。
組織精神疾病預防專業人員編制影像、圖文、圖片、文字等方式的宣傳材料,經過電視、播送、報至、文藝活動等多種路子開展精神心思疾病宣布道育。按期組織專家深化鄉村、社區、學校等開展精神心思衛生常識宣講普及活動,預防精神心思疾病發生。
四、首要辦法
(一)增強組織指導
縣級成立精神疾病患者服務治理指導小組,負責有關工作的組織、協諧和嚴重事項的決定計劃與部署等。
(二)明確職責分工
衛生部分
1、衛生行政部分:
負責堅持和完善精神疾病預防服務收集,制訂精神疾病預防工作方案與方案,組織成立精神疾病預防專家組,組織開展精神疾病治理服務監督檢查。
2、專業醫療衛活力構
(1)縣精神疾病專科醫治機構
協助縣衛生局制訂全縣精神疾病預防規劃,承當全縣重性精神疾病治理培訓,對鄉級精神疾病預防工作指導,負責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治理服務項目標質量節制與評價,做好相關數據和信息申報工作。為精神疾病患者供應診療服務,供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承當轄區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應急醫療處置任務。
(2)縣疾病預防節制機構職責
依據工作需求協助衛生行政部分組織開展精神疾病預防服務治理和心思衛生教育工作。
3、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
負責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按期隨訪、信息搜集與申報,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堅持健康檔案,供應患者服藥及家庭護理指導,開展精神疾病預防常識健康教育工作。
財務部分
負責依照公共財務的要求,落實相關財務津貼政策并安排有關經費。
民政部分
對符合民政部分醫療救助前提的人員,實時予以救助。
發展改革部分
負責將精神疾病預防歸入本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依據國家投資方案,安排精神衛生建設項目。
人社部分
依據實踐狀況,將重性精神疾病歸入慢性病治理范圍,按規則報銷藥品費用,保證病人門診和住院醫治。
(三)按期督導檢查
縣級精神疾病患者服務治理工作指導小組每半年對轄區工作開展狀況進行一次督導檢查。對工作成效明顯者賜與獎勵,對工作不力者予以傳遞批判。
- 上一篇:打擊傳銷違法犯罪實施方案
- 下一篇:藥品專項治理檢查考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