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產品采選業稅收治理實施辦法
時間:2022-03-04 03:41:00
導語:礦產品采選業稅收治理實施辦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礦產物采選業迅猛發展,對全縣經濟發展起到了主要的促進效果。然則,因為礦產企業點多面廣,且多處于山區,生產運營狀況復雜,不合法開采景象分歧水平存在,躲避稅收監管、偷逃稅景象嚴厲,形成了很多稅收流掉,建設擾亂侵犯了正常的經濟稅收次序,影響了礦產物采選業的繼續健康發展。為增強全縣礦產物采選業的稅收治理,規范該行業稅收次序,促進礦產物采選業的繼續健康發展,決定在全縣發展礦產物采選業稅收專項管治。
一、基本準則和工作目的
基本準則:堅持依法管治;堅持企業自查與專項管治相結合;堅持管治與規范相結合;增強部分聯動與信息共享。
工作目的:堅持綜合治稅機制,多部分結合行動,打擊作廢不合法采礦點;堅持信息交流機制,完成涉礦部分信息共享,將證照完全的采選業戶悉數歸入稅收治理;履行礦產產物產量監控系統,增強稅源控管;查處打擊發票違法、偷逃稅行為,震懾涉稅犯罪;處分與指導偏重,規范企業財政核算。經過專項管治,梗塞稅收破綻,規范稅收次序,促進礦產物采選業健康發展和稅收收入不變增進。
二、管治范圍和首要工作
(一)管治范圍。我縣境內一切從事礦產物采選業的企業和個人,重點管治煤礦、非煤礦、鐵礦采選業。
(二)首要工作。
1、打擊不合法開采行為。果斷打擊私挖亂采、不合法盜采礦產資源行為,嚴厲查處不合法讓渡開采權、以采代探、注冊洗選業不合法采礦等不合法開采礦產物行為,情節嚴厲的,依法從嚴查處。
2、打擊躲避稅收監管行為。對獲得礦產物采選資歷不輸稅務注銷的業戶,督促其限日處理,過期不辦的,從嚴處分。
3、打擊偷逃稅行為。對以賬外運營、銷售不開發票、現金結算、隱瞞銷售收入等方式偷逃稅款的,要從嚴查處;組成犯罪的,實時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查其刑事責任。
4、嚴厲查處虛開、不合法代開發票和三方開票等建設擾亂侵犯稅收次序的行為。
5、規范企業財政核算行為。對財政準則不健全、財政核算不規范的,要依照征管法及相關規則進行處分,并責令限日矯正。
6、加大礦產物產量監控系統履行力度。要依照《河北省人民縣政府辦公廳關于在全省采礦業堅持礦產物產量監控系統的通知》(辦字[]63號)的要求,加速工作進度,在歲尾悉數裝置終了。要切實堅持設備裝置及日常運轉維護經費保證機制。對人毀壞監控設備的,除公安機關依法打擊外,恢復運用前,民爆治理部分不予供給火藥,電力部分不予供電。
三、時間安排
(一)發動部署和自查階段(克日起至年9月25日)。各鄉鎮縣政府依照本方案制訂詳細的施行方案,部署專項管治工作,依照辦字[]63號文件要求,制訂推行礦產物產量監控系統裝置方案。稅務、公安、國土、安監、工商、供電等部分供應采選業戶辦證、注銷、領購火工器材、用電等信息。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宣傳發起,組織一切從事礦產物采選業的單位和個人發展自查,實時處理稅務注銷、規范財政核算、補繳應繳稅款。
(二)集中管治階段(年9月26日至11月20日)。稅收專項管治指導小組統一組織稅務、公安、國土、安監、工商等部分,結合有關部分供應的信息,對所轄區域進行具體排查。打擊各類不合法開采礦產物行為;對漏征漏管業戶,督促其實時處理稅務注銷;督導應裝置而未裝置礦產物產量監控系統的企業實時裝置。稅務部分組織專門力量,對轄區內采選業戶進行征稅評價、稅務稽察,督促企業規范財政核算。稅務、公安部分結合行動,查處打擊涉稅犯罪案件。對專項管治中發生的暴力抗法等犯罪過為,公安部分要依法嚴懲。
(三)穩固、總結階段(年11月21日至11月30日)。穩固專項管治效果,總結和推行管治中的成功經歷,探究堅持以縣政府為主導、多部分綜合治稅的協調聯念頭制。礦產物產量監控系統尚未裝置到位的當地,要制訂辦法力保歲尾裝置到位。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增強指導。我縣專門成立全縣礦產物采選業稅收專項管治指導小組(見附件),指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國稅局,負責按期召開聯會,傳遞管治發展狀況,研討部署工作工作,處理管治中碰到的堅苦和問題。各鄉鎮也要成立響應指導小組。
(二)認真部署,落實責任。各鄉鎮、各有關部分要把礦產物采選業稅收專項管治列入主要議事日程,保證所需人力、物力和財力,認真安排部署,精心組織施行,采取有力辦法,加大打擊力度,構成打擊合力,保證到達預期目的。要嚴厲落實責任制,增強部分協分配合和信息共享,研討確定管治的重點礦種行業和重點區域,重復清查,消除隱患。
(三)全程監察,保證結果。監察部分要對專項管治進行全程監督,對行動不力或徇情枉法的單位和個人,要追查其責任。直接或直接在礦產企業參有股份的公事人員,要自動向監察部分闡明狀況,撤出股份,對隱瞞不報的,一經發現要從嚴查處。對為礦主討情或應用權柄攪擾管治工作的公事人員,要嚴厲查辦。
- 上一篇:企業養老金收支掛鉤機制意見
- 下一篇:林業經濟綜合發展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