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班級規模控制方案

時間:2022-03-05 05:24:00

導語:學校班級規模控制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班級規模控制方案

規范辦學行為,節制中小學班級容量過大是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減少城鄉教育差距的主要內容,是提高教育質量、削減學校安全隱患的必定要求。為促進我縣教育均衡發展,節制學校班級規劃,制訂本方法。

一、中小學班級規劃節制規范

依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要求,我縣確定小學班級容量節制在45人以內,初中班級容量節制在50人以內。

二、工作辦法

(一)嚴把進口關,從轉學環節節制中小學班容量。義務教育學校必需依照《義務教育法》規則,嚴厲執行“就近、免試、劃片”入學的準則。縣城中小學只能在縣教育局昔時規定的招生服務區域內招生,招生前提為:一是戶口在本區域的學生;二是在本區域內進城務工(經商)人員后代。鄉村中小學按照本校昔時服務區域賤內數足額招生,不得跨區域招生。學校要嚴厲審核轉入學生供應的戶口簿、房產證、暫住證、務工(經商)證實等相關手續,經教育局審核無誤后才干處理轉學手續。處理轉學手續時間限制在每年8月25日至8月31日。

(二)嚴把出口關,從頒布畢業證書的終端環節節制中小學班容量。學校超規劃招生或跨區域招生而招致的學生無學籍,一概不予頒布畢業證書。由此發生的結果,由學校負責。

(三)嚴把經費關,從學校劃撥經費渠道節制中小學班容量。學校辦學經費以規則班級容量測算,但凡不超規則班級容量的學校,以學籍立案名單人數下撥經費;但凡超出規則班級容量的學校,按規則的班級容量人數下撥經費。

(四)嚴把準考關,從測驗成果評價環節嚴厲節制班容量。在教育質量評價時,關于學籍不在本校的學生,既不歸入本校教育質量評價,也不歸入學籍地點學校評價。然則,不管學生有無學籍,學生現就讀學校必需保證每個學生的測驗權益。關于學籍立案在本校而人在外校就讀的學生,學籍地點地學校必需供應該生現就讀學校的證實,不然以學生流掉看待,以零分計入學校評價范圍。

(五)嚴把評價關,從校長組織治理嚴厲節制中小學班容量。學校是節制中小學班級容量的關鍵,學校校長是節制中小學班級容量的第一責任人。關于學校工作不力,招收非“劃片”服務區域學生或其他不符合前提的人員形成班容量超標的學校,在辦學程度評價和校常年度審核賜與扣分或單項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