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社區與住房建設總體方案
時間:2022-03-18 09:52:00
導語:農村社區與住房建設總體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維護農民利益為宗旨,尊重科學、尊重民意,順勢而為,積極作為,把推進新型農村社區農村住房建設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緊密結合,以推動城鄉統籌、優化城鄉結構為主線,以城中城郊村、鎮中鎮邊村、經濟強村中心村、園中村與土地綜合整治示范村為重點,將新型農村社區和農村住房建設與城鎮化、危房改造有機結合,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堅定不移的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積極穩妥推進農村住房建設提質增效。
二、任務目標
2011年力爭全面完成2010年社區建設續建任務,住宅樓回遷入住,老年公寓、社區服務中心、污水處理、秸稈氣化、垃圾收集、硬化、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并投入使用;新啟動項目爭取完成計劃任務戶數主體工程。各鄉鎮(街道)具體任務目標如下:
三、工作措施
(一)科學選點,規劃先行。新選點在布局上堅持先易后難、梯次推進,不搞“一刀切”,綜合考慮基礎條件、經濟實力、生產方式等因素,穩妥推進,突出五個重點。嚴格遵循“先規劃后建設,無規劃不建設”的原則,新啟動項目社區建設規劃編制由縣住建局統一委托、統一評審、統一資金撥付,嚴格限定規劃編制單位的資質等級,對納入示范點的項目詳規逐一評審,逐一把關。針對農民群眾生活習慣和特點,精心搞好設計,科學設計戶型,突出實用、突出新意、突出個性、突出特色、突出綠色、突出傳統,著力提高社區品味。
(二)尊重民意,穩妥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工作要做到廣泛宣傳、深入發動、積極引導、穩妥推進。一是通過廣播、宣傳車、明白紙等方式進行廣泛宣傳,讓農民群眾了解農村社區建設是為民謀利的一項重要舉措,認可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二是通過村民大會等形式深入引導、發動群眾,讓群眾明白農村社區建設是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充分認識到農村社區建設的重要意義。三是要組織群眾進行參觀學習,讓群眾切實體會到農村社區建設給群眾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積極參與農村社區建設。通過一系列宣傳發動引導,經村民大會表決80%以上的群眾同意后,方可進行農村社區建設。要堅決防止不顧客觀條件、違背農民群眾意愿盲目布點的傾向,對農民群眾意見不統一的村、建筑特色鮮明的歷史文化和民俗村等暫緩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
(三)加快進度,確保質量。2010年續建的農村社區建設項目,要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千方百計搶時間、趕進度,最大限度地縮短社區建設周期。抓住春季施工的黃金時段,多方籌集資金,爭取續建社區工程一次性全部開工,在雨季到來前全部完成主體工程,今年11月份前完成所有施工環節,達到入住條件,年底前讓村民回遷至新房。抓緊實施以尹城河流域治理項目為重點的新啟動社區建設,盡快完成調查摸底、規劃設計、宣傳發動等前期工作,爭取盡早開工,年內完成主體工程。縣城鄉建設指揮部、住建局要對所有在建社區實施全過程監管,加大傾斜力度,集中人力物力,建立職能部門監管、技術人員負責、群眾參與監督的質量管理體系,嚴把工程質量關,確保施工質量與安全保障。努力打造成設計合理、功能齊全、安全實用、經濟美觀的“百年住宅”,把我縣農村住宅建設成為合格工程、放心工程、群眾滿意工程。
(四)完善配套,提升標準。要加大配套設施建設力度,盡快建成一批“服務功能完善、社會秩序井然、文化生活豐富、道德風尚良好、群眾滿意放心”的農村文明社區。2010年續建項目要嚴格按照規劃設計加快老年公寓、社區服務中心、學校、活動廣場、道路、給排水、電力通訊、綠化、亮化、環衛等配套設施,與住宅樓同步投入使用。為防止污水橫流、秸稈遍地、垃圾圍社區的現象,改善村民居住條件、生產生活條件,建設環境優美、適宜居住的農村新型社區,同步建設污水處理、秸稈氣化等設施,由縣住建局牽頭統一進行招投標活動,各項目所在鄉鎮(街道)配合實施,3、4月份分兩批次開工建設,爭取在6月份完成施工達到使用條件。有條件的社區要同時建設地源熱泵系統,解決配套供暖問題。新啟動社區項目也要綜合考慮各項配套設施,做到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三同時”,提升社區建設標準。
(五)多元籌資,增加投入。今年,縣財政將繼續設立財政預算專項資金,與各方惠農資金、三農資金捆綁使用,集中投放。各有關部門要積極爭取上級部門扶持政策和資金。各鄉鎮(街道)、縣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大融資力度,篩選優質項目統一向金融機構推介;縣住建局、國土局要繼續積極與市工行、農發行聯系,最大努力的爭取貸款;各鄉鎮(街道)要積極爭取社會資金參與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工作;鼓勵實力強的開發公司、建筑公司參與農村住房建設。對增減掛鉤項目涉及新增建設用地的,在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安排上拿出5%用地指標予以保障,并比照鄉鎮(街道)村公益事業用地,依法辦理集體建設用地手續。縣政府有關部門要開辟行政審批綠色通道,簡化程序,提高效率。
(六)突破模式,創新管理。一方面要研究切實可行的農村社區物業管理辦法。對社區供水、排水、電力、道路、環衛、園林綠化等基礎設施,推行市場化、社會化管理模式。多個村支兩委并存的社區,由各合村并點村共同選舉組成社區物業管理機構,組織實施社區公用設施維修和綜合改造項目,監督各項費用的使用情況。各村支兩委負責做好轄區內的費用收繳、籌集工作。選取樓長,負責做好應急維修申報、樓道清掃、共用部位照明電費等分攤工作,協助做好各項費用的收繳工作。另一方面要研究組織建設問題。合村并點組成新的社區后,原有的基層組織體系發生變化,新的載體形成,要在村支兩委的基礎上,建設集行政辦事、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多功能為一體、標準較高、服務內容豐富的社區服務中心,將村支兩委與農村社區合二為一,實現兩者的有機統一,加強農村社區的組織機構建設,提升基層組織的服務水平。
四、工作推進機制
(一)加強領導。要把任務分解到鄉鎮(街道),落實到具體項目和村莊,每個社區建設項目都要明確責任人。鄉鎮(街道)主要負責人要親歷親為,定方案、定重點、定時限,把推進新型農村社區擺上重要位置,重大問題直接協調,主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事項親自督導,當好第一推動者。要建立農房集中建設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實行統一受理、統一審批、一站式服務。
(二)明確責任分工。各鄉鎮(街道)及縣住建局、國土局等部門要各負其責,加強溝通,協調一致,形成合力。縣新型社區與農村住房建設推進組負責牽頭調度,深入發動,準確掌握實情,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縣住建局負責抓好新型農村社區與農村住房建設詳細規劃的編制、調度和技術指導,確保新啟動項目的詳細規劃6月底前審批完成,并督導各項目嚴格按照規劃進行建設;縣財政局負責優先安排新型農村社區和農村住房建設的各類專項資金,并及時足額撥付到位;縣國土局負責解決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用地問題,組織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抓好農村土地整理、復墾工作,確保涉及新型農村社區和農村住房建設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數和面積均占總申報數量的80%以上;縣民政局負責做好農村貧困家庭的危房改造、農村敬老院和光榮院擴建、社區服務機構的組建工作。
(三)強化督查調度。一是定期召開推進工作會議,通報工程進度,研究解決問題,安排部署推進措施。對工作進程中遇到的各種矛盾與問題,及時溝通協商,確保矛盾不積壓、相關問題及時解決。加大現場督查力度,開展不間斷督導,既要督導到點、到位,又要統籌面上工作,確保點、線、面一體推進。二是完善鄉鎮(街道)督導聯絡員制度,加強信息互動,實現督導工作動態化,日常化。三是通過組織現場會、經驗交流會、座談會等會議督促、催辦、檢查、推動、落實各項建設工作。四是嚴格實行責任制,對進度快、任務完成好的單位進行表彰獎勵,對于進度慢、工作滯后的單位進行督導、通報,抓好責任落實,建立責任追究制度。
(四)嚴格獎懲兌現。實行“獎補結合、邊干邊補、以獎代補,點面結合、獎點為主、獎面為輔”的獎補政策,積極爭取市級獎補資金,由財政統一撥付,建成驗收合格一個、補助一個。同時嚴格按照泗財字〔2009〕70號文件,對今年開工建設的新型農村社區和農村住房建設項目進行專項獎補,審查驗收合格后撥付到位。每個社區建設規劃獎補資金為10萬元;完成施工圖設計并通過圖紙審查的,按照施工圖面積每平方米獎補6元;按照規劃建設,同時針對使用商混、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和秸稈氣化設備及垃圾收集處理等配套設施的社區加大獎補力度,按照實際建設情況每平方米獎補10-20元。各項目所在鄉鎮(街道)黨政負責人、項目分管負責人繳納的保證金按照責任狀完成情況及時兌現,對比目標時限提前1年時間完成任務的予以3倍返還;提前半年時間完成任務的,雙倍返還;按時完成任務的原數返還;目標時限內未完成的罰沒保證金。
- 上一篇:工會樹立組工干部新形象匯報材料
- 下一篇:監管部門采購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