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環境綜治工作方案
時間:2022-04-11 04:49:00
導語:農村環境綜治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扎實有效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垃圾處理)工作,進一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推進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及基本原則
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本著立足現狀、著眼長遠、各方聯動、全民參與、以人為本、注重實效的原則,以治理農村垃圾和環境污染、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和農村生態環境為目標,大力開展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使農村垃圾走向規范化處理的軌道。以自然村為單元、以農民為主體、遵循“政府組織、農民主體、社會參與、干群聯動”的工作機制和“以人為本、因地制宜、就近就便、分步到位”的原則,全面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
二、工作任務及實現的目標
1、全面完成10個新農村建設點(其中年建設點3個,前三年建設點7個)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
2、提高鄉集鎮環境整治(垃圾處理)
3、逐步在全鄉農村全面推行,最終使農村垃圾有效集中、統一、規范和無害化處理,為實現“一年試點、兩年鋪開、三年實效”的目標任務開好頭、起好步,在高速省道沿線村莊啟動。
4、實現目標是達到六個基本沒有:
(1)農民房前屋后基本沒有零星垃圾;
(2)農戶庭院沒有隨地流淌的污水;
(3)村間、集鎮沒有散放的垃圾;
(4)水庫(塘、溝)面上基本沒有漂浮的垃圾;
(5)村間道路基本沒有裸露的人畜糞便;
(6)公路沿線及河道基本沒有散落的塑料垃圾。
三、工作重點及具體要求
1、自然村環境整治
(1)以新農村建設點為突破口,逐步全面推開。今年必須對2006年以來的新農村建設點(含市縣共建點)湖西新村新村進行全面整治,按要求一步到位,全面達標。同時,對申報明年建設點的村莊,必須先按要求搞好垃圾處理工作,并作為申報的必備條件。
(2)沒有列入新農村建設點的村莊,分步實施,做好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今年對界首村進行先期整治,并作為以后申報新農村建設點的必備條件。
(3)農村自然村環境整治(垃圾處理)由村民理事會具體組織實施,分清潔辦、行政村負責指導、督察。具體要求為到達“六有”,即家家戶戶有垃圾桶和回收袋(簍)、村村有垃圾處理設施(垃圾池或垃圾屋)、漚肥窖、焚燒爐或焚燒池、填充坑,有專職保潔員、有必須的清掃工具、有衛生保潔村規民約、保潔員有工資報酬。
(4)要教育引導農民培養良好的習慣,著重引導農民做好清理“三堆”及土堆、糞堆和柴(草)堆。治理“三亂”即污水亂潑、垃圾亂倒和柴草亂堆,美化“三口”即村口、路口和家門口,達到村莊整潔衛生的目的。
(5)要建立和落實好環衛清掃保潔機制,引導自然村實事求是地制定完善村規民約,建立《衛生保潔管理制度》、《保潔人員工作職責》、《環境衛生的前三包責任制》等相關制度。通過理事會細分農戶衛生責任區,與農戶簽訂“門前三包”責任狀,制定村規民約,規范和約束村民衛生行動。
(6)從享受低保人員中聘請保潔人員:小村莊1名,大村莊2-3名,確保村莊環境衛生有人管理,垃圾有人清掃和清運。享受低保人員從事專職清潔員的,如村小組沒有其他集體收入支付報酬的,可以適當提高低保補助標準,也可以通過村規民約制定收取農戶衛生費的籌資辦法。
(7)要引導農民加強自我管理,要在充分發揮鄉村干部、農村老黨員作用的同時,放手讓村民理事會大膽開展工作,實行自我管理。選擇公道、正派、熱心公益事業、群眾信任的人擔任理事長。
(8)加強農戶衛生評比,定期開展農戶到是室內室外衛生評比活動,激發農戶之間比整潔、比干凈的濃厚氛圍。創新辦法把硬制度轉化為軟約束,使農民由客觀被動逐步轉變為主觀自愿,使“人人關心生活環境,時時注意環境保護”成為自覺地行動。
2、鄉集鎮環境整治:鄉政府為鄉集鎮環境整治(垃圾處理)的責任主體,鄉長為第一責任人,環境整治工作必須做到“五個一”,即科學制定一套工作方案、組建一個環衛所、購置一臺環衛車、建設一個垃圾焚燒爐及填埋場,每日進行一次大掃除。確保垃圾處理率達90%以上。集鎮環境整治(垃圾處理)具體要做到“六有”、“六無”:
(1)有領導機構和具體實施辦法;
(2)有專職清潔隊伍;
(3)有專用清運車輛和工具;
(4)有較完備的垃圾處理設施(中轉站、回收站、填埋場、焚燒大爐);
(5)有衛生“門前三包”等責任制及衛生責任區;
(6)有經費來源和保障;
(7)集鎮區內無亂堆亂放垃圾(含建筑垃圾)現象;
(8)居民店面無亂堆雜物(貨物);
(9)大街小巷無散落塑料垃圾;
(10)周邊溝河池塘水面無漂浮垃圾;
(11)無亂排污水現象;
(12)無違章搭建行為。
3、學校、醫院環境整治。學校、醫院為學校、醫院環境整治的責任主體,校長、院長為第一責任人,環境整治必須做到:
(1)有領導機構和具體實施方案;
(2)有專職保潔員和保潔工具;
(3)有完備的垃圾處理設施:垃圾桶、垃圾屋(池)、漚肥窖、焚燒爐。
(4)學校對教師進行培訓,對學生開展每周一課教育,小手牽大手活動。
(5)醫院醫療垃圾必須進行特殊處理(毀形、消毒、專人專屋存放)。
4、主要通道、河流(湖泊)環境整治。整治重點:金嶺界首排水溝,界首河,下巢湖河、湖。省道、村道按照屬地管理劃分責任,由責任單位負責落實環境整治,做到溝、河、路無裸露垃圾,基本上無散落垃圾,水面無漂浮塑料袋(紙、瓶),每天必須有專門清潔員進行分揀、收集。
5、著力做好規劃,實現農村垃圾處理有序化。各村要本著科學、合理、適用、長效的原則,通盤考慮本區域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3至5年規劃布局,制定分年推進計劃,并依規劃和計劃指導工作。要把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納入新農村建設的總體布局,根據村莊區位,自然環境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合理確定區域內農村垃圾集中處理設施的規模和形式,根據村莊大小和集中程度,統籌規劃安排住宅、公益事業設施、生產經營設施和垃圾處理設施,優先考慮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對于連片或相對較集中的幾個自然村,可因地制宜統一建設一個垃圾處理設施。要對垃圾處理設施進行合理布局,科學安排垃圾焚燒爐、垃圾晾曬池、建筑垃圾堆放場、垃圾儲存房和漚肥窖等村莊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布點,尤其要遠離江河湖泊和鄰近水源地。要結合改水改廁等工作,統籌考慮漚肥窖和沼氣池建設,確保規劃科學、布局合理、安全環保。
6、科學選擇模式,實現農村垃圾處理規范化。一要建立農村垃圾處理管理制度。加快完善農村環境衛生管理相關制度和工作規劃方案,進一步明確農村垃圾處理的職責與目標、工作于任務、方式與方法,明確保潔員職責及報酬,垃圾分類回收、垃圾處理設施管理等制度,使每個村都做到環衛設施功能完備、保潔員盡心盡力、經費來源穩定、管理措施嚴密,確保對農村垃圾處理有章可依、全程控制、長效治理。二要加快完善垃圾集中處理制度。要根據垃圾不同成分,逐步建立垃圾分類收集和集中處理的制度,并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集中處理的方式。三要建立垃圾無害化處理運作機制。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科學合理選擇垃圾處理模式。主要采取三種模式:
(1)自然村集中處理模式:戶集—組收—組運—組處理。以自然村為單元,在理事會組織帶領下,充分發揮農戶和保潔員兩個主體作用,區別不同垃圾類別,采取用作沼氣投料、入窖漚肥、回收利用、集中就地焚燒或入爐焚燒,用于本村莊和農戶填坑平地或修道鋪路等五種方法,將農村垃圾就地無害化處理。
(2)采取村集中處理模式。戶集—組收—村運—村處理模式,把垃圾進行分類減量處理。
(3)采取鄉集中處理模式。戶集—組收—鄉運—鄉處理模式把垃圾進行分類減量處理。
四、具體措施
1、加強領導。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涉及面廣、工作難、任務重、要求高,各村要提高認識,切實加強領導,把此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認真抓好責任落實、工作落實。村主要領導要親自部署、親自推動、親自督察、親自解決重大困難和問題。
2、成立機構。鄉成立農村清潔工程領導小組。
3、宣傳發動。農村環境整治(垃圾處理)是一項十分艱巨的工作,各村相關單位必須高度重視,要層層進行宣傳發動,把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垃圾處理)工作的重要意義、目標要求、具體方法宣傳到所有單位、所有農戶。在全鄉上下形成人人重視、人人關心、人人參與農村環境整治(垃圾處理)工作的濃厚氛圍。
4、時間安排:
(1)10月30日前完成保潔員的配備、垃圾池(屋)、漚肥窖修建。
(2)11月15日前建好焚燒爐、清潔工具購置、保潔員培訓。
(3)11月20日垃圾處理網點全面進行大掃除。
(4)11月21日正式啟動垃圾處理機制。
5、加大投入。資金保障是農村垃圾處理工作有序開展的保證。要堅持“政府補助、農民自助、部門扶助、社會贊助”的思路,建立渠道投入機制。
(1)財政要加大資金投入。今年省級新農村建設點的垃圾集中處理基礎設施建設,每個點可在建設資金中安排1萬元垃圾無害化處理資金。市縣共建點比照省級點進行,凡垃圾處理不到位不達標的,不得升為省級點。
(2)要按照“誰受益、誰負擔”和“污染者付費”的原則,采取村組集體收入第一點,受益群眾出一點,市場運作統籌籌募,把政府支持、農民自主、部門幫扶、社會參與投入緊密結合起來,“以鄉為主、市里獎勵、鄉村共擔、社會投資、農戶適當繳費”的格局。鄉集鎮垃圾處理采取鄉財政拿一些,受益居民和個體工商戶出一些,多方爭取一些的辦法解決。
6、形成合力。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進一步細化村、有關單位責任分工。做到目標同向、工作同心、節奏同拍、行動同步,形成工作合力。
7、強化督導。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是硬任務,既要看過程,更要查結果。鄉清潔辦要定期組織督導組,深入全鄉各點進行督促檢查,對已經開展工作的要查成效,對工作正在進行的要查進度,對沒有開展的要查原因,對影響工作落實的要查責任,并在全鄉進行通報。實際“攻堅戰”與“持久戰”相結合,既要抓好政治工作,又要抓好機制建設。
8、嚴格考評。將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納入村年終綜合目標考評,并作為否決指標。年終進行考評驗收,對垃圾處理不達標的村,綜合考評不得評為先進。對今年的新農村建設點,要按照垃圾處理要求進行達標建設,對垃圾處理不達標的建設點,不得評為先進,同時扣減1萬元資金
- 上一篇:林業產業化可持續發展措施
- 下一篇:林業調查規劃問題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