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縣區地情網站建設方案
時間:2022-05-22 03:59:00
導語:市縣區地情網站建設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地方志工作條例》和《省實施<地方志工作條例>實施辦法》有關規定,以及省地方志辦公室“十二五”期間實現省、市、縣地情網互聯互通、地方志資源共享的工作部署,為加快我市地情網和縣區地情網站建設,結合全市地情網站建設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堅持為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服務,為“三個文明”建設服務,為社會公眾服務。按照“鏡鑒歷史、服務現實、面向未來”的思路,立足地域特點,豐富、充實方志史料,全面整合地方文化資源,使網站貼近實際、貼近服務、貼近百姓,增強網站的資料性、知識性、互補性、可讀性和實用性。力求網站欄目靈活多樣,內容豐富實用,頁面美觀新穎,檢索方便準確,功能服務周全細致。
二、工作目標
(一)總體目標
充分體現地方史志資料所獨具的權威性、準確性的專業特征;充分體現所具有的歷史文化積淀深厚、現代文化發達的地域文化特色;充分體現以現代信息科學技術為支撐、使用方便快捷的技術特點,真正實現三級聯網、互聯互通,成為我市地情資料信息量最大、信息面最廣、信息最具權威性的綜合性地情網站,整體上達到全省乃至全國一流水平。
(二)具體目標
1.方志地情資料的數字化。全面完成首輪志書和市、縣(區)直部門、行業、企業志的數字化,并存入省情資料庫。將每年新出版的地方志、年鑒、各類地情資料,要在出版后將數據資料入庫上網。根據社會需求,每年不斷推出志書、年鑒和地情資料多媒體光盤,穩步推動地情資料中心(數據庫)的建設。地情網文字錄入要達到5000萬字,圖片資料1000余幅;各區縣地情網站要達到500萬字,照片資料300余幅。
2.地情網站群的建設。建立以地情網為核心站,各縣區地情網為獨立子站的站群體系。并以地情網為藍本,市網與縣區網站在主頁頂部的動畫設計風格、主頁排版風格以及功能設置等方面,采用基本相同的設計框架。同時,各縣區要凸顯地域特色和文化亮點,使全市地情網既具有內容豐富、設計美觀的地域性門戶特點,又體現整個站群的統一性。各縣區可參照地情網欄目設計方案(見附件),建立本縣區網站欄目。
3.充分利用省上開發的地情信息管理系統軟件,同步與省網實現免費升級;與省情庫和其它兄弟市、縣地情資料庫更好地實現互聯互通、資源共享。
4.添置、更新有關硬件設備。縣區地情網站及資料數據庫,必須配備計算機、掃描儀、打印機、數碼照相機、刻錄機等;地情網站除上述基本設備外,還應配備服務器、投影儀、筆記本電腦、數碼攝像機、電子交流穩壓器等設備。
5.網站及資料數據庫要由專人負責資料整理、錄入、數據備份及設備日常維護;做到內容補充、更新及時,定期向省、市地方辦公室報送信息和資料,接入國際互聯網并能正常運行。
6.建立規范的信息、資料采集、審核和制度。實行市縣區分級管理,責任到人,嚴格把關,未經審核的資料和信息不得上網。嚴禁涉密資料和信息上網。
三、時間安排
(一)2011年12月30日前,各縣區確定分管領導和具體工作人員,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各自的地情網站建設實施方案,報送市地方志辦公室。
(二)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底前,完成市、縣區兩級網站的數據庫軟件安裝調試、數據庫資料導入和網頁的設計、鏈接工作,基本完成網站建設工作。
(三)2013年7月至8月,市、縣區兩級網站,在運行中再作充實、調整、完善。9月上旬組織第一次達標驗收。
(四)2013年10月至11月,全面完成地情網及縣區網站建設工作,組織年終檢查驗收。
四、組織領導
(一)成立工作機構。市政府成立地情網及縣區地情網站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地方志辦,辦公室主任由市地方志辦主任擔任,領導小組成員由各縣區地方志辦公室負責同志擔任。各縣區也要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切實加強工作的組織領導。
(二)切實保障經費。地情網及縣區地情網站建設所涉及地情資料數字化、硬件設備購置、業務人員培訓等項經費,由市、縣區地方志辦公室商市、縣區財政解決,列為市、縣區地方志辦公室專項經費,專款專用。
(三)強化責任考核。市地方志辦與各區縣地方辦要調整工作思路,明確工作重點,實行縣區地情網站建設工作目標考核制度,市地方志辦公室將定期對區縣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和通報,并作為評比先進單位、先進個人的重要依據。
- 上一篇:城市造林綠化工作意見
- 下一篇:區府統計工作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