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區便民服務站建設方案
時間:2022-05-23 10:36:00
導語:全區便民服務站建設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加快建立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鎮(街道)便民服務體系,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法制辦等部門關于在全市行政職能部門推行行政許可(服務)“兩集中、兩到位”工作及進一步規范和完善(街道辦事處)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實施意見的通知》文件精神,結合實際,現就進一步規范和完善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建設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改革行政審批方式、規范行政審批行為、強化便民服務為重點,以“綜合服務、提供幫助、便利快捷、公開透明”為目標,通過資源整合和優化重組建立規范的便民服務中心,進一步推進鎮政府和街道的職能轉變和體制創新,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高效、便捷、規范的服務。
二、主要任務
規范和完善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實現全區8個鎮(街道)都按“五統一”的建設標準(即:進駐事項統一,管理制度統一,組織機構統一,辦公設施統一,中心標識統一)的要求,把便民服務中心建成政府管理服務的重要平臺。鎮(街道)和上級派駐機構的所有行政審批、公共服務事項,全部納入便民服務中心集中辦理,充分授權,實行“一站式”服務。同時,完善窗口服務、業務受理、政務公開、管理考核等制度。規范服務行為,自覺接收社會和群眾的監督。
三、便民服務中心建設標準
(一)進駐事項標準:鎮(街道)基層站所辦理的與企業、群眾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審批、服務事項和鎮政府、街道的審批、綜合服務事項,均應進駐便民服務中心集中辦理。有條件的應將垂直管理部門的審批服務事項也納入中心集中辦理。為充分發揮便民服務中心的作用,方便基層和群眾,中心應設民政窗口、殘聯窗口、合作醫療窗口、計生窗口、涉農服務窗口、勞動和社會保障窗口、建設窗口、科技信息窗口、便民服務窗口和法律政策咨詢窗口等,各鎮(街道)也可根據當地的實際增設特色窗口。
(二)管理制度標準:為規范服務,統一標準,便民服務中心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置于顯要位置,方便社會監督。便民服務中心管理制度主要包括:(1)政務公開制度;(2)工作人員守則;(3)事項辦理制度;(4)崗位責任制度;(5)首問負責制度;(6)一次性告知制度;(7)限時辦結制度;(8)學習教育制度;(9)責任追究制度;(10)投訴處理制度等。
(三)辦公場所和辦公設施標準:便民服務中心建設要堅持“因地制宜、超前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建設500平方米以上的固定辦公場所,實行開放式窗口辦公,辦公環境整潔有序、舒適美觀;應配置必要的辦公設施、設備,設立熱線電話;中心和工作窗口要有明顯的標識牌,設有公示欄或其他公示設施;設置意見(舉報、投訴)箱;工作人員佩證上崗。
(四)機構設置標準:便民服務中心機構設置分為中心管理層和窗口服務層。要成立專門的管理機構,便民服務中心設主任1名,專職副主任1-2名,負責綜合協調管理工作,設工作人員3-5名,負責日常管理監督考核服務工作。中心窗口服務層由單位進駐的工作人員組成,具體負責本單位相關事項的辦理和服務。窗口單位進駐人員數量要根據所承擔的工作量確定,要按照“素質高、業務熟、能力強、作風正”的標準,選配窗口工作人員,并保持相對穩定。
四、實施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年5月)。區法制辦、區行政審批服務中心深入各鎮(街道)進行調研,在此基礎上,及時制定便民服務中心建設的標準,召開專門會議進行安排部署。
(二)組織實施階段(年6月-11月)。全區8個鎮(街道)要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堅持應進必進、進必授權,避免體外循環、兩頭辦理。11月底前全區所有鎮(街道)要做好場所選定、建設、進駐事項、制度建設、人員調配和培訓等各項工作,按期建成便民服務中心,并規范運作。
(三)檢查驗收階段(年12月中上旬)。區法制辦、區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組織對各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建設情況進行檢查驗收,對達不到要求的上報區政府通報批評,并責令限期整改,確保12月中旬完成區委、區政府下達的建設任務。整個工作完成后進行總結,并上報有關部門。
五、加強組織領導
各鎮(街道)要高度重視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在人員、經費等方面給予保障。要制定具體的籌建工作方案統籌安排建設工作,確保按期完成建設任務。
區法制辦和區行政審批服務中心要切實加強工作指導和督導檢查,并把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工作完成情況作為對各鎮(街道)年終依法行政考核的重要內容,不斷推進便民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
- 上一篇:農林局爭創一流活動方案
- 下一篇:林業ArcGIS9.3.1中Lidar分析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