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公路整治指導方案

時間:2022-07-10 04:39:26

導語:全市公路整治指導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市公路整治指導方案

為全面提升我市公路養護與管理水平,創造“暢、安、舒、美”的行車環境,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省公路綜合整治年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和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市公路綜合整治年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及工作任務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全市公路技術狀況、規范行業管理、優化路域環境、構建和諧公路為目標,以解決當前公路管理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為重點,建立政府主導、各負其責、齊抓共管、全面治理的工作機制,通過綜合整治,進一步完善公路管理法規及制度體系,規范公路建設和管理行為,改善公路路域環境,提升公路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公路交通安全水平,努力構建暢通、安全、舒適、高效的公路網絡,全面提高我市公路管理和綜合服務能力,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優良的公路交通保障。

二、綜合整治范圍

公路綜合整治的范圍包括兩部分,一是所有公路用地范圍內的基礎設施及綜合管理整治,二是公路用地范圍外沿線兩側(每側各500米,可視范圍內)的路域環境綜合整治。國省干線公路穿村鎮、城區路段是綜合整治的重點。

三、綜合整治內容

(一)公路基礎設施和綜合管理整治

由公路部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負責國省干線公路基礎設施及綜合管理整治工作。

1、公路基礎設施整治

(1)路基。路肩、邊坡、排水設施、擋土墻等設施能及時維護和維修,做到路肩平整、堅實、邊坡穩定;路基沉陷、滑坡等病害得到及時處理;排水設施無淤塞、無損壞,排水暢通;擋土墻等附屬設施處于良好狀態。

(2)路面。加強日常維修保養,及時處治路面病害,做到路面整潔,無病害、無雜物、無積雪積冰、排水暢通;按照有關規定和標準定期對路況實施檢測,保證路面平整度、破損率、抗滑系數、強度等各項指標滿足規范要求。

(3)橋涵。加強橋涵的日常檢查、檢測,及時實施維修和加固改造,做到橋涵外觀整潔;橋面鋪裝堅實平整、橫坡適度;排水、伸縮縫、支座、護墻、欄桿、標志、標線等設施齊全良好;結構無損壞;基礎無沖刷、淘空現象;及時維修改造五類橋梁。

(4)交通安全設施。本著“保障安全、提供服務、利于管理”的原則,規范完善各種交通安全設施,全面實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規范完善各類交通標志、標線、護欄、突起路標、輪廓標、隔離柵、防眩設施以及里程碑、百米樁、道口標柱、公路分界牌、公路界碑、防落網、錐形交通路標、公路防撞桶、減速墊、安全島、平曲線反光鏡、聲屏障、示警標柱、示警燈等交通安全設施;對四車道以上公路按照先急后緩、分步實施的原則,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中間隔離安全設施,有效降低重大交通安全事故發生;進一步規范公路指示標志設置,加強公路重要平交道口整治,主干道兩側主線與被交路線搭接平順、視野開闊,全面提升公路通行條件和安全保障水平。

(5)公路綠化。通過科學規劃設計,合理選擇綠化苗木,加強綠化撫育管理,做到公路用地范圍內可綠化路段綠化率達到100%,綠化苗木護管良好,無缺行斷檔、護管不善路段,一級公路中央隔離帶及路兩側等相關區域應達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2、綜合管理整治

(1)法制體系建設。健全完善公路地方法規和標準規范體系,整理、修訂、制定公路各項行業標準、工作標準、管理制度以及有關辦法,加快推進公路管理標準化、規范化進程。

(2)公路管理執法行為。加大公路管理執法人員資格審查、教育培訓,制定完善公路管理執法標準,嚴格行政執法程序,規范公路執法行為;加強公路路政管理,繼續加大治理車輛超限超載工作力度,全面清理路側垃圾及污染,并保持常年整潔、無污染,展現經濟社會發展和文明建設成果;維護好路產路權,及時制止侵占、破壞公路等各類違法行為;認真落實交通運輸部治超執法“十條禁令”和“五不準”等規定,公開處罰標準,暢通監督渠道,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加強非公路標志設置管理,合理設置、規范管理,增設展示人文、景觀和文明、安全交通創建的宣傳標志;加大執法力度,全面取締打場曬糧等違法行為,優化和改善公路通行環境。

(3)公路管理信息化。整合現有公路管理信息化資源,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完善公眾出行信息服務網功能,及時路況通阻及氣象信息。加快路網應急處置中心建設,對普通干線公路重要節點,逐步安裝視頻監控,提升對公路運營狀態的監控能力,逐步建立健全“信息搜集—匯總篩選—及時—應急處置—應急保障和監督管理”長效機制,加快突發事件反應速度,提升應急處置和保障能力。

(4)通行費征收工作。堅持依法征費,嚴格收費標準,嚴厲打擊各類偷、逃費行為,維護良好的收費秩序。規范收費站管理,結合我市城市亮化工作加強站容站貌建設,推行文明優質服務,提高收費效率,方便車輛通行。

(二)路域環境綜合整治

1、通行秩序整頓。由公安交警部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全面加強公路交通秩序整頓,重點整治客車隨意上下乘客等違法行為,快速處理交通事故,及時疏導交通,避免長時間壓車、堵車的現象發生。

2、取締占路經營。由工商部門牽頭,所在鎮、街道配合,加大管治力度,全面取締占路集市貿易、占路經營等現象,優化公路通行能力,保障公路通行安全。

3、建筑控制區管理。由城管、國土、交通、規劃、公安、林業等相關部門及各鎮、街道負責,按照“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堅持動態管理和靜態管理相結合,強化巡查,采取有效措施,堅決拆除公路兩側違法、違章建筑。

4、路域環境兩側整治。由各鎮、街道負責,對公路用地范圍外沿線兩側(每側各500米,可視范圍內)的荒山、荒坡、破損山體、河道、湖泊等生態環境進行整治;對公路兩側建筑、穿村鎮路段實施統一整治,全面清理路側垃圾及污染,并常年保持視覺舒適、無污染、人與自然環境和諧。

5、公路路域綠化。由林業部門牽頭,所在鎮、街道配合,結合公路兩側自然地貌和環境氣候實際,對公路用地范圍外沿線兩側(每側各500米,可視范圍內)的荒山、荒坡和破損山體采取有效措施,盡可能實施綠化,提升公路兩側綠化體量和綠化檔次,積極推進公路綠色通道建設。

6、公路兩側水土保護。由國土、水利部門牽頭,所在鎮、街道配合,嚴厲打擊在公路兩側紅線控制區內及橋梁河道上下游控制區進行非法采砂、采石、取土的行為,保護公路路基、橋涵等設施,保障公路通行安全。

四、實施步驟

公路綜合整治年活動分為宣傳發動、集中整治和檢查驗收三個階段進行

(一)宣傳發動階段(2010年1月10日—2010年1月31日)。成立市公路綜合整治年活動領導小組及其辦事機構,明確相關單位職責,部署工作任務,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市交通局、公路局根據整治內容和工作標準進行全面調查摸底,查找國省干線公路用地范圍內的公路基礎設施、綜合管理和路域環境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整治意見,制定整治計劃、實施細則、考評辦法。

(二)集中整治階段(2010年2月1日—2010年10月31日)。各鎮、街道和市直有關部門按照本實施方案和各自制定的整治計劃、實施方案,堅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的原則,在全市范圍內組織實施公路綜合整治工作。整治工作要因地制宜,注重成效,突出我市的地方特色和行業特色,及時總結好的做法和經驗教訓,積極探索有效途徑和方法,確保高質量完成整治任務,實現預期目標。

(三)檢查驗收階段(2010年1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結合全市公路綜合整治活動日常工作考評情況,按照考核辦法,組織好全市考核評比。對全市公路綜合整治活動進行全面總結,對在全市公路綜合整治活動中取得突出成績,作出積極貢獻的鎮(街道)、部門、單位及個人進行表彰。

五、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

為推進公路綜合整治活動扎實開展,確保取得實效,成立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市交通局、公路局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市直有關部門和各鎮、街道分管負責人為成員的市公路綜合整治年活動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公路綜合整治活動的組織領導和綜合協調,定期聽取整治工作情況匯報,研究解決整治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交通局,成員由市交通局、公路局、公安局、城管執法局、工商局、法院各派出1名業務熟悉、責任心強的人員組成,集中在市交通局辦公,具體負責綜合整治活動的指導、督促、協調、調度、考評,以及全市公路用地范圍內的基礎設施、綜合管理、路域環境綜合整治的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組織公路用地范圍外沿線兩側(每側各500米,可視范圍內)的路域環境綜合整治的監督檢查和考核評比;定期向領導小組匯報綜合整治情況,定期通報檢查結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各司其職,相互配合,認真履行職責,形成合力。各鎮、街道及有關部門、單位開展綜合整治情況,列入市委、市政府對各鎮、街道和市直單位年度工作目標考核。

各鎮、街道和市直有關部門要按照責任分工,成立公路綜合整治年活動領導小組,具體負責綜合整治活動的指導、督促、協調、考評等工作,對公路基礎設施、綜合管理、路域環境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集中排查,提出具體的整改意見和實施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要定期向市公路綜合整治年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送整治工作進展情況,確保完成各自的整治任務,取得明顯成效。

(二)輿論引

各相關部門、單位要加大對公路綜合整治工作的宣傳力度,積極爭取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持,營造人人關心、支持綜合整治的良好氛圍。要切實做好沿線群眾的思想工作,對不穩定因素加以疏導,努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要以綜合整治的優異成績,推進公路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為迎接“同城時代”的到來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