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網格化管理工作方案

時間:2022-12-13 04:42:00

導語: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網格化管理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網格化管理工作方案

根據《中共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的實施意見》(皖農工組〔2021〕3號)、《中共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常態化幫扶機制的實施意見》(合農工組〔2021〕5號)文件精神,為全面落實省、市關于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網格化管理相關工作要求,現制定如下方案。

一、目標要求

為貫徹落實提出的“防止返貧和繼續攻堅同樣重要,已經摘帽的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要繼續鞏固”“對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及時予以幫扶”“要探索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等重要指示精神,立足精準識別與退出,強化扶貧對象動態管理,立足精準施策與幫扶,持續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穩定,推行網格化動態監測管理,構建防止返貧致貧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長效機制。

二、工作體系

建立全市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市鄉村組”四級管理網格。

1.市級網格(一級網格)。由市鄉村振興局負責組織實施,會同市衛健委、市醫保局、市住建局、市水務局、市教體局、市民政局、市殘聯、市人社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應急局、市數據資源局等單位承擔相關工作。

2.鄉級網格(二級網格)。由鄉鎮(街道)黨(工)委、政府(辦事處)負責組織實施,落實鄉級主體責任,鄉鎮(街道)黨(工)委主要負責同志任網格長,分工聯系村(社區)負責同志任網格員,鄉村振興工作站具體負責網格日常監測管理工作。

3.村級網格(三級網格)。由村“兩委”負責組織實施,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任三級網格長,駐村扶貧工作隊成員、村鄉村振興專干、村“兩委”干部、計生專干等任網格員,具體負責動態監測、聯絡協調、統計上報等工作。

4.村組網格(四級網格)。由村“兩委”負責組織實施,包片村組的“兩委”干部負責指導開展工作,網格員以村民小組長為主,動員農村黨員、鄉賢人士、創業致富帶頭人等力量參與。網格以村民小組為基本單元,堅持地緣相近、居住相鄰、適宜管理原則,按照便于入戶走訪、利于就近監測、促進長效實效的要求,劃分若干網格,每個網格一般以20-40戶農戶為宜(可綜合考慮地形地貌、自然村莊、農戶規模等各種因素,科學合理地完善村組網格,原則上不突破60戶)。

三、管理服務對象和工作內容

1.管理服務對象。對網格內所有農戶進行監測管理,重點是監測對象(即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嚴重困難戶)。重點關注大病重病患者和負擔較重的慢性病患者、重度殘疾人、失能特困老人以及就業不穩定戶、產業發展失敗戶、災后重建戶、無勞動力戶等群體。

2.工作內容。實行網格管理、定人定崗、定職定責的工作機制,落實網格管理責任,強化實時跟蹤、常態監測、及時預警、落實幫扶措施、解決實際困難。

四、工作職責和流程

(一)工作職責

1.市級網格:加強對接聯系、做好集中排查部署、業務培訓、督查指導、協調推進、數據比對、政策落實等工作。

2.鄉級網格:負責本區域網格日常監測管理和組織實施集中排查,督促和指導各村建立動態監測網格,抓好督查指導、協調推進、及時預警、研判處置、落實幫扶、解決問題等。

3.村級網格:具體實施本村集中排查工作,負責組織村“兩委”干部、駐村工作隊成員以及聯村包片干部等開展跟蹤走訪、情況核查、信息采集、落實幫扶、聯絡協調、組織評議、及時上報等。

4.村組網格:負責收集信息、發現問題、聯絡協調、反映情況等。對符合監測對象和范圍要求的,及時到戶宣傳相關政策并反饋到村,協助村“兩委”做好監測對象按照規范程序納入、管理和幫扶。

(二)工作流程

建立“村組—村‘兩委’—鄉鎮—市鄉村振興局—相關職能部門—鄉鎮—村‘兩委’”的工作流程,形成自下而上、自上而下雙向互補的閉環管理。

1.村組網格主動發現。網格員對農戶(重點是監測對象)實時跟蹤走訪,及時掌握農戶家庭收支狀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狀況以及其他變化情況,發現問題或信息線索第一時間向村“兩委”反映。

2.村“兩委”核實評議。對村組網格員反映問題和信息線索及時開展入戶調查核實,并根據調查核實情況分類進行處置(發現農戶出現返貧致貧風險需要納入監測對象的,要組織評議、公示,形成初選名單;監測對象有實際困難的,提出相應幫扶措施等),及時上報鄉(鎮、街道)。

3.鄉(鎮)綜合研判。根據村級上報情況組織入戶核查,確認后上報市鄉村振興局。

4.市級審核。市鄉村振興局針對鄉(鎮、街道)上報情況進行審核,必要時組織開展數據比對、現場核查和抽查。

5.部門落實政策。市鄉村振興局對監測對象基本情況和致貧返貧風險進行匯總分析,列出政策措施清單,根據部門職能職責,向相關職能部門“派單”。部門根據政策規定,安排幫扶資金項目,聯合“端菜”。

6.部門篩查預警。市鄉村振興局會同公安、財政、民政、教體、衛健、醫保、人社、住建、水務、農業農村、市場監管、應急、殘聯、房產等部門,加強數據比對和共享,重點篩查可能存在致貧返貧風險方面的預警信息,按因病、因學、因災、因殘、因產業失敗、因就業不穩、因意外災害等分類梳理匯總,及時將預警信息反饋鄉(鎮)核實。

7.鄉村落實措施。鄉村兩級因戶因人落實幫扶政策和措施。對落實到戶到人的幫扶政策措施要及時告知監測對象,并在村內進行公示。市鄉村振興局、市直相關單位要加強督導,確保措施落實到位。

五、工作要求

(一)實行“常態化監測”制度。各鄉鎮街道要在集中排查的基礎上,建立“常態化監測”制度,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每季度至少要研究一次動態監測管理情況,并對涉及變化的臺賬信息予以更新。對日常發現的符合監測范圍的要及時上報,由市鄉村振興局牽頭協調市直相關單位,組織安排復核比對,及時納入監測幫扶。

(二)實行臺賬管理制度。建立市鄉村三級動態監測管理臺賬(以已下發的省鄉村振興局《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操作手冊》內容清單<見附件1>為主,結合集中排查動員部署、工作落實等情況。并對附件2、3予以完善,于8月31日前報市鄉村振興局郵箱:),及時收集基礎信息,做到底數清、問題實、措施明,并做到及時更新。

(三)實行公示評議制度。對符合監測范圍的,按照監測程序進行評議公示。對存在返貧或致貧風險的人員(包括脫貧不穩定戶和邊緣易致貧戶),村級需進行民主評議,由市鄉村振興局統一進行公告。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街道要按照網格劃分要求,健全完善網格組織,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指導。防返貧監測管理網格可綜合疫情防控、黨建、文明創建、拆違控違等網格進行統籌劃分,充分利用現有的網格進行補充完善優化,避免重復設置,注重發揮實效。

(二)強化宣傳培訓。鄉村兩級要加強宣傳,強化監測對象識別退出政策及程序宣傳、監測范圍宣傳,及時了解社情民意,反映群眾意愿,特別是困難群眾、特殊群眾的需求,能處理的要及時處理,不能處理的,要及時上報市直相關部門、市鄉村振興局,重大突發性情況應立即上報。各鄉鎮街道要加強防返貧網格化動態監測和幫扶管理培訓工作,確保信息掌握得準,問題排查得清,政策知曉率高,識別精準度好,實現有效防止返貧致貧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

(三)抓好協調落實。市、鄉、村、組網格要建立順暢的工作流程,正確處理好脫貧戶、監測對象戶與一般農戶之間的關系,協調用力,確保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及幫扶機制落實到位。

(四)嚴肅工作紀律。網格化管理工作納入市級對鄉鎮街道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評價的重要指標。各鄉鎮、街道要進一步強化工作部署、創新工作舉措,抓緊抓好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網格化管理工作,重點加強網格隊伍管理,加大督查指導力度,對存在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要嚴肅追責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