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加強雙擁工作規范化建設
時間:2022-02-11 11:18:00
導語:大力加強雙擁工作規范化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進入新世紀以來,全國雙擁工作許多帶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不斷得到解決,我縣雙擁工作也得到不斷持續健康發展。xx縣的雙擁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三多”,縣境內駐軍多,有xx個團級單位和一個監獄,xx個駐軍點;軍事設施多,有應急戰備機場、坦克基地、油料、彈藥、軍用物資倉庫等;優撫對象多,全縣共有優撫對象x萬余人。當前,我們在進一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雙擁工作的指示精神,切實將雙擁工作作為一項戰略任務,擺上重要位置的同時,要堅持改革創新,大力加強雙擁工作規范化建設,促進雙擁工作不斷創新發展。
一、著眼法制化,抓好雙擁工作政策法規建設 這些年來,國家相繼制定頒發了《國防法》、《軍事設施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使雙擁工作步走上規范化、制度化。我縣在加強雙擁政策法規建設中也取得了重要進展,先后出臺了《在鄉重點優撫對象醫療補助辦法》、《重點優撫對象生活保障實施細則》、《對現役軍人和重點優撫對象實行公交等服務項目免費服務》等一系列雙擁政策法規。當前,根據形勢的變化,針對新時期雙擁工作提出的新問題、新要求,繼續切實搞好雙擁工作政策法規配套建設,進一步完善雙擁工作政策法規體系是當前我縣雙擁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們本著“落實已有的、完善不足的、填補空白的”原則,抓緊研究軍人權益保障、退伍士兵安置、訓練演習損失賠償、預防和處理軍民糾紛、軍人子女教育優惠等地方性的政策法規,逐步形成與市場經濟相銜接、與國防建設相適應、與法律規范相協調、與優良傳統相承接的雙擁政策法規體系。同時下功夫做好總結經驗工作,及時把那些實踐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升華到理性認識,結合我縣實際,制定出臺區域性雙擁政策法規,以推進依法雙擁的進程。
二、立足規范化,完善和創新雙擁工作運行機制
建立行之有效的雙擁工作運行機制,是深入開展雙擁工作的前提和關鍵。近幾年來,我縣始終堅持改革措施與擁軍措施同步出臺,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協調發展,正在形成新的雙擁工作運行機制,使雙擁工作在組織上不斷強化,在工作上制度上不斷完善。縣委堅持一把手抓雙擁,定人定職定機構,確保組織到位。定期召開雙擁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和議軍會,研究雙擁工作,切實解決實際問題,做到常學常議常提高,成為軍地間的“連心會議”,確保思想到位。建立了軍地領導定期走訪制度、軍營一日生活制度、雙擁情況通報制度和檢查、評比、考核等制度,做到建章建制,確保制度到位。建立完善了軍地協調機制??h人武部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協調部隊同政府和群眾之間的聯系,幫助解決軍民關系中的各種問題。在國防教育、軍民共建、搶險救災、解決軍民糾紛等方面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合力。據不完全統計,2004至2005這二年,在縣人武部的組織協調下,駐軍部隊官兵和縣人武部的干部職工共出動xx余次參加山林撲火,保衛了當地群眾的生命安全,把財產損失降到了最低限度;每年植樹節期間,駐軍各部隊都要開展為駐地義務植樹活動,平均每年植樹達xx萬余枝。同時,為抓好落實,我們堅持做到“四個納入”,即:把支持國防建設納入黨委、政府的工作目標;把落實各項優撫安置政策納入機關部門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把雙擁共建納入基層單位的工作計劃和日常工作;把支持地方經濟建設納入部隊建設的重要內容,確保落實到位。我們還不斷創新雙擁工作運行動機,去年雙擁辦建立“軍地綠色通道”以來,為部隊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土地問題、飲水用水問題、駐軍通公交問題、因公犧牲革命軍人家屬優撫以及通信、看電視等問題共十多起,征求意見和建議共xx條。在雙擁辦的積極協調下,縣交通局、交警大隊等單位為駐軍xx部隊設立了站名為“擁軍站”的候車棚各一個;縣勞動保障局免費為駐軍部隊無業軍嫂提供二次電腦培訓,總人數達xx余人;縣電信分公司為xx部隊官兵組建虛擬網、架設了xx公里四芯光纜,為xx部隊埋設了x公里的通信管道建設等,共用于駐軍部隊通信保障無償提供費用近xx萬元;縣糧貿局為保障優質軍糧的供應,無償提供有關保障費用近x萬元;縣廣電局投入x萬元為駐軍雷達連安裝了衛星電視;縣林業局出資xx萬元為駐軍某部營院綠化;縣交通局出資50萬元為駐軍部隊修路,出資xx萬元為部隊干部戰士建起了全封閉透明曬衣棚;出資x萬元為部隊解決菜籃子工程(即塑料大棚);出資xx萬元為部隊士官家屬房改造廚房和衛生設施等;縣、鎮兩級財政出資xx萬元解決了某部官兵飲用水問題。通過這些實實在在的為部隊辦實事,幾年來,全縣軍地互動,雙擁活動豐富,成效十分明顯。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三、注重社會化,加快雙擁工作的社會化進程
搭建各種載體,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雙擁爭創工作,是加快傳雙擁工作的社會化進程的一條重要途徑?!敖闲⊙影病钡碾p擁傳統,是我縣獨有的雙擁資源,是開創特色雙擁工作的優勢。我們正在總結和提煉“江南小延安”雙擁傳統的精神實質,準備撰寫成冊,在全社會大張旗鼓的宣傳和教育,加以繼承和發揚光大。努力開拓新時期雙擁工作新局面,擴大我縣雙擁工作的影響面。同時,我們以雙擁進學校為載體,在學校組織形成少年軍校、學生軍訓、知識競賽和報告會等內容豐富的雙擁和國防教育活動體系,進一步加強全民雙擁和國防知識教育。以雙擁進企業為載體,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建立一個企業家擁軍協會,以“協會”為平臺,建立健全協調順暢的運行機制,引導“兩新組織”開展擁軍活動。以雙擁進社區為載體,以先進社區為重點,在組織領導、宣傳教育、建全制度等方面,全方位地開展雙“進社區活動。以軍民共建為載體,進-步擴大共建范圍,不斷創新共建活動的內容和形式,重點突出思想共建、道德風尚共建和文化共建,把共建活動與創建平安社區、文明社區、文明行業和文明城市結合起來,著力提高軍民綜合素質,增強軍地互動,展現軍民共建的文明成果。通過不斷鞏固和完善現有的特色雙擁活動,使我縣的雙擁傳統真正繼承和發揚光大,在全社會擴大雙擁工作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