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新形勢切實加強社區黨建工作

時間:2022-04-24 04:19:00

導語:適應新形勢切實加強社區黨建工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適應新形勢切實加強社區黨建工作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日益完善,加強社區黨建工作已成為新形勢下基層黨建的重要工作任務。如何優化社區的資源配置,充分發揮社區在黨建中的載體作用,增強社區黨員凝聚力和向心力,促進社區穩定,開創社區黨建新局面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近日,盤錦市興隆臺區委組織部成立了4個調研小組,采取聽匯報、查閱相關資料、召開座談會、個別走訪等形式,對該區5個街道的12個社區、37個黨支部進行了調研。

一、社區黨建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績

經過兩年來的探索和實踐,興隆臺社區黨建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社區黨建正成為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重要途徑。

(一)黨組織健全,制度執行較好。各社區黨組織基本上是在2001年4月份社區改制后建立的,建立的時間不是很長,但都能夠按照《黨章》的規定設置了較齊全的機構。社區黨委、黨總支委員設置一般為5——7人。各支委會成員一般由社區黨委、黨總支委員兼任,在設置上一般3——5人。黨小組一般按居住地域劃分,黨小組組長通常由樓棟長或支委會成員擔任。社區黨組織負責人配備比較合理,他們中部分人從事過黨務工作,黨性較強,素質較高,能夠帶領黨員在社區建設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各社區堅持把執行“”制度作為加強社區黨建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來抓。每月召開一次支委會,每月召開一次黨小組會,每季度召開一次黨員大會,每年上兩次黨課。有些社區的活動超過了規定的次數。87%的社區能夠形成較詳實的檔案記錄,有65%的黨員能夠堅持參加。

(二)工作扎實,活動豐富。調查中我們了解到,社區黨務工作者學歷在大專以上的占9.2%,中專以上的占64.9%,初中以下的占25.9%,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絕大多數黨務工作者本著“為組織負責,為居民服務”的原則,不但能夠按照上級黨組織的要求開展日常工作,而且不圖名利,不計報酬,默默無聞地為社區工作奉獻,得到了居民群眾的認可。各社區克服活動場所、活動經費等方面困難,結合黨建工作實際,積極創新載體,形成了形式多樣、富有成效的黨員教育活動、群眾性文體活動和公益性活動,促進了社區黨建的健康發展。各社區普遍開展了慶“七一”演出、黨的知識競賽、體育項目競賽、扶貧幫困獻愛心等活動。社區還針對老年人的特點開展了諸如太極拳培訓班、秧歌比賽、健身操等活動,黨員的參與率達到了50%以上。各社區還圍繞社區宣傳、環境衛生、治安巡邏、便民服務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調動了社區單位和社區居民群眾廣泛參與社區建設管理的積極性,為社區居民提供了一個整潔、文明的生活工作環境。

(三)黨員發展和積極分子培養工作開展得較好。各社區能夠把發展黨員和培養積極分子工作作為重點,并堅持“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原則,嚴格掌握標準,把一些思想積極要求進步、各方面都很成熟的優秀分子吸納到黨組織中來。在我們調查的12個社區中,兩年來共發展黨員9名,培養積極分子24名,為社區工作培養了后備力量。

二、社區黨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雖然興隆臺區社區黨建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但總體來看,社區黨建工作的探索步子還不是很大,在實踐過程中仍有不少問題,影響了基層黨組織作用的發揮。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社區干部在思想認識上還有偏差。一是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畏難情緒。一些社區黨組織的黨員干部認為,現在社區工作“婆家多”、任務重、難度大、經費短缺。二是單位意識仍未打破。一些社區黨組織仍然將黨建工作局限于在冊黨員的管理。在開展活動上,認為非本社區直接管理的黨員就可以不管了,對自己來說是“份外事”。三是仍然存在消極等待思想。認為社區黨建工作是新時期城市基層黨的建設的新課題,存在“等、靠”思想,怕走彎路,只是按部就班地開展工作。所有這些認識上的不到位,造成工作上缺乏創新和大膽實踐,因而也就直接影響社區黨建工作的全面發展。

(二)辦公條件差、活動場所匱乏問題較為突出。調研中我們了解到,大部分社區黨組織沒有十分固定的辦公場所,或租用或借用辦公室,而且辦公條件參差不齊。興隆街道的新工社區的辦公室面積不足10平方米,辦公桌椅都是從自己家里帶來的。渤海街道興油社區辦公地點至今仍在駐區單位一個即將廢棄的辦公樓里,前一段時間無水、無電、無暖氣。社區黨組織的活動場所也非常有限,83%的社區沒有屬于自己的活動場所,開展活動很大程度上憑關系、靠面子去借用。大部分社區采取各支部輪流到社區辦公室、到支部書記家里或到公園等地開展活動。

(三)缺乏抓好社區黨員管理教育工作的有效手段。一是黨員教育面窄,管理手段不多。由于社區黨員大部分是油田有償解除勞動關系的職工,開展文體活動多,黨性教育少,文體活動與思想政治工作結合點少,工作方式方法也不十分適當。正是由于缺少對黨員教育管理的富有實效的手段,導致了部分黨員思想松懈、進入角色慢。二是黨員活動項目涉及面不廣。雖然各社區開展了一些具有特色的活動,但沒有顧及到不同文化層次黨員的業余愛好。三是所開展活動多數是沿襲多年的“學雷鋒式”的,現代氣息不濃,特色性活動、有生命力的活動不多,社區黨員活動向高層次發展進展緩慢。

(四)社區工作者的整體素質與社區長遠發展要求還不相適應。從我們調研了解到的情況來看,社區工作者有著很強的奉獻精神和責任意識,但總體上存在年齡偏大、知識面偏窄、對改革認識不夠等問題。尤其是對目前黨員群眾中出現的不穩定情緒缺乏正確認識,在社會轉型和經濟轉軌的大變動中,面對日益繁重的社區建設、管理、服務工作,面對社區黨建這一嶄新課題,多多少少暴露出力不從心的問題。這些不利于社區長遠發展的問題需要逐步完善解決。

三、對今后加強社區黨建工作的思考

針對調查中發現的問題,我們認為應采取“思想共育、資源共享、責任共擔、機制共建、活動共辦、實事共做”的總體發展思路,全面加強社區黨建工作。

(一)構建社區黨建工作組織網絡。要建立以街道黨工委為核心,社區黨支部為基礎,社區全體黨員為主體,社區各類基層黨組織共同參與的“三縱兩橫一帶”的街道、社區黨建新格局。“三縱”即:1.加強對社區黨組織的直接領導。選準配強社區黨支部書記。選派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黨務工作者兼任社區組織員,定期深入社區指導黨建工作。2.加強對有償解除勞動關系黨員的教育管理。這些黨員是社區黨員隊伍的主要力量,要引導他們堅定理想信念,按照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積極投入到社區建設中來,做到退崗不褪色。3.加強對流動黨員的管理。嚴格執行省委組織部《關于流動黨員管理教育的暫行辦法》的規定,流動黨員的組織關系都可以轉入所在社區,參加組織生活。“兩橫”即:1.加強社區與駐區單位的橫向聯系。建議在區委、區政府與油田達成一致的基礎上,以文件的形式,建立由街道黨工委牽頭、社區各單位黨組織參加的社區黨建聯席會制度,每年召開1——2次會議;具體研究、指導各種社區黨建活動的開展。2.加強與駐區單位黨員的橫向聯系。建立駐區單位黨員到社區登記制度,并根據在職黨員的居住、從業的特點,建立若干共管責任區,實現社區黨建難題共解、活動共辦的社區黨建協調機制。“一帶”即:發動社區所有黨員,自覺擔負起治安協管、普法宣傳、糾紛調解、下崗就業、醫療保健、環境保潔、家政服務、信息咨詢等義務,組織他們帶頭宣傳黨的政策、帶頭參與社區服務、帶頭幫扶困難家庭、帶頭協調鄰里關系、帶頭維護社會治安、帶頭創建文明樓院,在樹立社區新形象上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二)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創建社區黨建的有效載體。如果說社區黨建是一個面,那么這個面就是由無數個黨建點組成。社區黨建活動應克服就黨建抓黨建的傾向。要尋找合適的載體,來帶動社區黨建工作的發展,并在活動內容上抓住五個結合:與社區穩定結合起來、與杜區服務結合起來、與二次創業結合起來、與社區精神文明結合起來、與為群眾辦實事好事結合起來,引導黨員在社區“亮身份、樹形象、做貢獻”。一是以黨群共建文明社區活動為載體,廣泛開展“學習十六大”、“爭創黨員示范崗”、“黨員志愿者服務隊”等活動,為黨員參與社區建設、管理、服務創造條件,密切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二是要結合“四進社區”活動,即科教進社區、文體進社區、衛生進社區、法律進社區,下大力氣普及科學、法律知識,豐富社區居民的文體生活,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全面提高社區居民的素質和生活質量。三是要切實發揮典型的作用。樹立先進個人典型,要及時宣傳,發揮先進的引導作用。區委要定期對黨務工作典型進行表彰,加大物資獎勵的額度,特加是要加大對流動黨員的表彰力度,并形成工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