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教育交流材料
時間:2022-08-29 01:43:00
導語:遠程教育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推進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中,臨潁縣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委關于做好試點工作的各項部署和要求,在圓滿完成“規定動作”的同時,本著“試出形象、試出經驗”的原則,結合自身實際,突出臨潁特色,自我加壓,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創造性的開展“自選動作”,實現了該縣遠程教育工作的多項新突破。
一、探索“三種類型、七種模式”,在站點建設上實現新突破
堅持“因村制宜、分類建設、實效實用”的原則,成功地探索出了具有臨潁特色的“三種類型、七種模式”。三種類型即:普遍型、拓展型、示范型;七種模式即:電視機+寬帶模式,背投+寬帶模式,投影機+寬帶模式,電視、背投、投影+寬帶+電腦模式,遠程教育網絡+有線電視模式,遠程教育網絡+文化廣場夜市模式,鄉鎮資源整合一站多用模式。其中拓展型176個,示范型21個,普通型202個,拓展型、示范型占全縣站點總數的50%。
二、建立“兩大平臺”,在資源整合上實現新突破
一是建立管理服務交流傳輸平臺。以“整合資源,共建共享”為原則,將全縣需下鄉的文化、衛生、科技、司法、教育等10個單位、3個網站、3個電視臺等16項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建成了臨潁縣遠程教育管理服務交流傳輸平臺,開通了文化、教育、衛生、科技、司法、交通等多個信息窗口,構建了“大平臺、大信息”工作機制。二是建立視頻對話平臺。在整合現有資源基礎上,建成了遠程教育視頻對話平臺。同時,抽調農業、科技、文化、衛生、司法、土地等部門的專家技術人員,組成遠程教育服務團,開展咨詢服務活動,通過視頻對話平臺現場解答農民提出的農業技術、政策咨詢、法律求助等相關問題。今年7月份至8月上旬,該縣連遭陰雨天氣,王崗鎮8萬畝三櫻椒基地的三櫻椒不同程度地出現了黃葉、落葉現象,群眾心痛得直掉眼淚,急盼技術指導,在受災面積大,技術人員少的情況下,縣科技局、農業局的技術人員及時通過視頻對話平臺開養殖技術知識講座和“現場”解答,具體指導群眾噴灑激活素,使災情很快得到了控制。
三、實施“兩項工程”,在擴大影響力上實現新突破
一是實施“一鄉一網,一村一頁”工程。全縣各基層站點在配備電腦并進行寬帶鏈接,提升站點標準,發展拓展型站點的基礎上,結合“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特色,采取自建模塊的形式,制作了各具特色的網站、網頁,通過遠程教育網絡鏈接到縣遠程教育網站,向外界推介本土特色資源,進行招商引資、供求信息,對企業進行宣傳、開拓外部市場等,同時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農業科技、政策法規等方面問題的咨詢服務,通過網站進行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建立干部群眾溝通交流的橋梁。全省有名的苗木基地大郭鄉胡橋村,依托縣現代遠程教育網,制作了胡橋村網頁,詳細介紹該村情和主導產業,并了該村培育的珍稀樹木和綠化苗木圖片,收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訂單銷售量明顯增加,僅北京奧運會的一個綠化項目合同額就達千萬元。二是實施“遠程教育入戶”工程。借助縣有線電視臺,開辟遠程教育專用頻道,設立政策法規、農業科技、市場信息、熱線點播等欄目,擴大遠程教育的覆蓋面,使遠程教育節目傳入千家萬戶。同時提前節目內容單,使群眾隨時點播自己需要的節目,獲得所需的信息。
四、推行“四項計劃”,在拓展服務方式上實現新突破
一是推行“田園服務熱線”計劃。縣里充分發揮遠程教育管理服務交流傳輸平臺各個進駐單位的人力優勢,組成專家咨詢服務團,設立縣級遠程教育服務中心,開通了16條免費撥打的“田園服務熱線電話”;各鄉鎮以“土專家”及種、養、加能手為骨干,組成鄉級信息咨詢服務隊伍,設立鄉鎮遠程教育站,也開通了免費撥打的“田園服務熱線電話”,號碼后三位數均為“110”,被農民親切地稱為“田園服務110”、“科技110”。并在全縣主要村莊道口及田間地頭設立公示牌160余塊,方便農民群眾隨時撥打,做到有求必應,有問必答,有難必解。受益的群眾說,金線、銀線,不如田園服務熱線。二是推行培訓基地建設計劃。著力打造“素質在這里提高,能力在這里增強,致富在這里起步”的新陣地,依托現代遠程教育網,投資30多萬元,購置配備高清晰投影儀一部,微機50臺,29寸電視機一臺,遠程教育終端接收設備一套,建成了能容納50人同時學習的臨潁縣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培訓基地,重點對鄉村站點專、兼職管理員、農村黨員干部進行網絡技術、實用技術培訓。三是推行綜合服務站建設計劃。著眼于實現遠程教育效益最大化,將全縣15個鄉鎮的“黨員服務中心”、“現代遠程教育服務站”、“新農村建設服務站”、“現代遠程教育技術培訓學校”整合為“一站”,達到了“四站合一、一站多能”,方便廣大黨員干部和農民群眾上網查信息,學習科技知識,了解黨的方針政策,綜合服務站真正成了群眾的信息超市,致富金橋。群眾對此形容說,網站一開,信息就來;鼠標手中拿,要啥就來啥。四是推行文化夜市廣場建設計劃。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重振三村雄風”為契機,對南街、龍堂、北徐三個村的遠程教育站點進行升級改造,高標準開通了三個村的視頻對話系統。同時,利用南街、龍堂現有大屏幕、有線電視臺等設施,與遠程教育網聯接,建成了南街、龍堂遠程教育文化廣場夜市,為農民群眾播放有關政策、法律、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專題講座,不但受到了本村群眾的熱烈歡迎,而且吸引了附近鄉村群眾。
編后:臨潁縣結合實際,創新性地組織開展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的經驗做法向大家做了介紹,仍然心緒難平。一是有感于臨潁縣委的敏銳。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做出的一項戰略決策。“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建設藍圖的實現,是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農民是主體,政府是主導,各界需幫助。“主導”什么,“幫助”什么,是各級各界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由中央決定,將在全國農村建成的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無疑將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搭建一個信息平臺,架起一座信息金橋,使農村的廣大黨員干部受到教育,本領素質得到提高,農村群眾得到實惠,致富理想得以實現。臨潁縣委敏銳地抓住這一機遇,不僅僅把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當成上級部署的一項具體任務完成,而且作為建設新農村、培養新干部、培育新農民和推進農村信息化革命的一項基礎工程來抓,可謂抓到了點子上,抓到了關鍵處。二是有感于臨潁縣委的務實。他們抓工作,不是做做樣子給上級看,而是鐵下心要做牢做實,切實發揮其服務農業、農村、農民的作用。他們召開縣委常委會議進行了專門研究,縣委書記親自作出批示,他們組建了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他們建立了整套的管理機制和工作機制,并結合臨潁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挖掘整合各類資源,在“建”、“管”、“學”、“用”、“合”等各個方面,都探索出了實際實用的方法,一看便知其為民的意識,務實的作用和求實的態度。三是有感于臨潁縣委的遠見。在推動工作上,他們不僅干在實處,而且謀在新處,沒有僅僅滿足于落實上級的工作部署,而是開動腦筋,自我加壓,洞察發展趨向,永無止境地將工作推向深處、新處。下一步,他們將做到六個延伸(將遠程教育網絡向單位延伸、社區延伸、非公有制企業延伸、學校延伸、示范基地延伸、個體大戶延伸),進一步拓寬遠程教育的服務領域。這種著眼長遠、勇于開拓、謀劃將來、善開新局的精神著實值得大力提倡。
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我們的各級黨組織和各級干部在抓工作推進中,都能做到敏銳洞察,善于創新,狠抓落實,我們的各項工作一定都會再上新臺階,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就會一天比一天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