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資業商會交流材料
時間:2022-10-05 10:31:00
導語:農資業商會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工商聯農資業商會自成立以來,始終瞄準把商會建成“在會員中有威信、行業中有作用、社會中有影響、商會中有特色”的總目標,以“服務立會,活動興會、會員辦會”為總思路,緊密聯系行業特點,團結廣大會員,精心組織各類活動,開展商會的各項工作,在“建立高效實用的工作平臺,活化行業商會的各項職能”等方面,開拓進取,有所作為,不斷把商會建設提高到新的層次。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認真落實“三化”標準,建立商會的工作平臺
行業商會的會長、副會長大多是企業的經營者或所有者,大多的情況是企業自身事務繁忙,難以抽出較多的精力和時間去處理商會具體事務。我們在工作中深深地感到,為了保證行業商會各項工作的經?;?、規范化,行業商會有必要根據自身情況成立商會日常工作機構。我們在工作實踐中,通過積極探索和調研,專門設立了商會秘書處,聘請專職或兼職秘書長、副秘書長;商會秘書處在會長會議的領導下負責處理商會日常事務。并且建立了商會的議事規則,健全了有關制度,逐步形成了切實可行的商會工作機制。此外,商會還積極創造條件,開設了商會專門會館,添置了必要的辦公設備,保證商會的工作條件不斷得到改善。自商會成立后,堅持每季度召開會長會議研究工作計劃,部署具體任務,抓好工作落實,從而有效地確保了商會的日常工作正規、經常有序地開展,也使商會工作基本達到了“三化”標準的要求。
二、舉辦形式多樣的活動,搭建商會的交流平臺
沒有活動的組織不是組織,沒有活動的商會將失去成立和存在的意義。我們在工作中,注意有效地發揮行業商會經濟性、民間性、群眾性、廣泛性等特點,根據季節特點和廣大會員的需求,通過舉辦產品展銷會、技術交流會、聯誼會、學習班等形式,經常性地開展各種會務活動,以強化商會的服務功能,提高商會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針對農資市場實際情況和農資產品的經營特點,我們每年春秋兩季都要舉辦農資產品展銷會,平時還根據會員需要經常性地舉辦會員法規、技術培訓班。去年10月,商會邀請了北京、山東、安徽、浙江、江蘇等省20多個較大規模的農藥生產廠家來連舉辦農藥產品展銷會,商會組織了200多名會員參會,為會員和生產廠家牽線搭橋。在展銷會上,農藥生產廠家通過會議介紹,廣告宣傳,產品展示等手段,提高了企業和產品的知名度,同時直接和經銷商接觸,掌握了市場信息,了解了市場需求。參會會員通過展銷會聽取了廠家介紹和現場咨詢,增加了對產品的感性認識,提高了經銷商對生產廠家和選購產品的信任度。同時在展銷會期間,我們還邀請了市工商局、技術監督局、農業局等行政執法部門的同志參會,全程監督,保證參展產品的質量。展銷會上,參會會員熱心向廠家技術人員學習咨詢,主動與廠商洽談業務,紛紛選購適銷對路的農資產品,成交額達500多萬元。2003年春節前夕,我們又邀請了10多家全國知名的種子生產廠家來連召開了種子展銷會,在會上對棉花種、水稻種、玉米種、西瓜種、大豆種等100多個優質、高產品種進行了展示,并指導會員進行選購。此外,我們還組織部分會員參加了國家農業部組織的西安全國農藥機械展銷會。通過開展各項活動,提高了商會的知名度,擴大了會員的視野,也使會員增長了知識,拓寬了經營思路,活化了農資物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等多個環節,商會的會員隊伍也在組織活動的同時得到了壯大和加強。
三、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構建商會的服務平臺
商會是會員之家,積極為會員辦實事,辦好事,多做事,做成事是商會義不容辭的神圣職責。商會只有努力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積極為會員排憂解難,才能得到會員的信任,才能為廣大會員所看重和支持。
在農資經營過程中,由于受到市場上假冒偽劣產品的干擾和市場管理環境的影響,經常會引發一些經濟糾紛,在商會成立后的半年多時間里就先后接待了30多名會員因合法權益遭到侵害,要求提供維權服務的請求。為此,商會專門在農業、工商、技術監督等部門聘請了4名法律顧問,與有關執法部門密切配合,發揮商會顧問單位的優勢,開展會員維權案件服務工作。東海縣有名會員經營肥料,有人舉報其經營的肥料不符合質量要求,有關行政執法部門對其進行檢查,查扣了7噸肥料,并處罰款5萬元。當事人經多次交涉無效,最后向商會求助。商會聽取了當事人詳細匯報后,感到該會員經銷的肥料生產廠家——山東紅日集團是全國最大的復合肥生產廠,該廠具有齊全的檢測設備,嚴格的檢測制度,這樣的知名廠家一般不會生產不合格的產品。商會出面向行政執法部門反映該情況,并建議請市質檢所派人對查扣的肥料現場重新抽檢化驗,執法部門采納了我們的意見。經抽檢化驗,被查扣的這批肥料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這樣,執法部門接到市質檢所的檢測報告后,主動解除了對當事人的行政處罰,將所扣肥料全部退還給本人。由于商會的協助,會員的合法權益被侵害的問題得到圓滿解決,該會員特意做了一面錦旗送到商會以表感激。灌南縣有6名會員向商會反映他們的合法經營受到有關行政執法部門的查處,請求幫助解決。商會領導多次出面與有關行政執法部門協調,并專程去灌南向縣委、縣政府領導進行了匯報,最終使問題得以妥善處理和解決。
四、借助新聞媒體,創建商會的宣傳平臺
農資業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行業,與“三農”聯系緊密,息息相關。農資商會的會員又具有人員數量大,分布廣泛和層次眾多等特點。商會在平時的工作中,通過什么樣的途徑,運用什么樣的方法和手段把廣大會員聯系起來,這對于商會能否有效地履行職能,發揮作用是至關重要的。我們經過多方探索比較,反復思考選擇,最終確定借助江蘇農業科技報,創建商會的宣傳平臺。江蘇農業科技報是江蘇省農科院創辦的有著國內統一刊號,面向全國發行的農業科技報刊。近年來,省農科院為了加大對蘇北地區的扶貧支持力度,把在**地區創辦《江蘇農業科技報·**農業》作為一個扶貧項目支持蘇北地區的農業科技化發展,每周一期,面向全市發行。我們商會積極主動地與省農業科技報社聯系合作,通過《**農業》,充分發揮報刊的針對性、指導性、時效性、知識性等特點,以服務“三農”,服務會員為目標,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農業工作重心,宣傳三個代表,宣傳政府政策法令,傳播農業科技,傳遞市場信息,報道先進典型,介紹成功經驗,推介優良品牌,反映會員和農民呼聲,揭露造假賣假、坑農害農等違法行為。商會通過媒體加強與會員的溝通、社會的溝通、政府的溝通,通過媒體的宣傳擴大商會的社會影響和地位,豐富商會開展工作的措施、方法和手段,加大商會對廣大會員的指導力度,從而能夠有效地搭起黨和政府聯系會員的橋梁和紐帶,發揮管理本行業的參謀和助手作用。該報紙已于200年4月9日創刊,免費向全市發行,深受會員歡迎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