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局再生資源回收與管理交流材料
時間:2022-01-12 09:19:00
導語:國稅局再生資源回收與管理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對銷售再生資源企業的征收管理
一方面要防止“模擬退稅”問題的發生。對于廢舊物資實行增值稅先征后退政策,稅務機關是稅款的征收機關,應當按照稅法的規定依法征稅,按照適用稅率完成再生資源企業的稅款征收任務,堅決杜絕只征收稅款30%的模擬退稅情況的發生。另一方面要著眼于多稅種的綜合管理,不要認為對再生資源恢復征稅了,增值稅鏈條恢復了,就放松了對其日常的管理和監控,要繼續加強企業收購再生資源的監控,嚴格收購發票的使用范圍和數量,繼續防止虛開收購發票,虛假列支。特別是偷逃所得稅問題的發生。
二、強化財務核算管理,建立、健全各項內部控制制度
任何商品流通企業經營業務流程都是從購進開始,沒有購進環節就談不到銷售,再生資源經營企業也不例外,把握住購進關口實現源頭控管是關鍵環節。建立、健全的財務核算和各項內部控制制度可保證經營業務的真實性、合法性。在對再生資源經營企業日常管理中,要繼續嚴格要求企業按照《會計法》的規定設置會計賬簿,根據合法、有效憑證運用復式記賬法如實記賬,進行規范的會計核算;再生資源應按大類分別核算,設置再生資源明細賬和實物臺賬,逐筆記錄廢舊物資購、銷、存情況;切實加強過磅、入庫、出庫、盤存等環節的管理。要求其在購、銷業務記賬憑證上附過磅單、驗收單、入(出)庫單、付款憑證,負責運輸的要附運費憑證;各種記賬憑證和相關原始單證必須完整,各類單證須有回收單位相關人員的簽名。
三、嚴把稅務機關代開再生資源貨物增值稅專用發票、普通發票關
根據以前的管理經驗,廢舊物資回收經營單位在本地、外地購進廢舊物資時大部分應取得而不能取得合法有效票據,采用到屬地稅務機關代開增值稅稅專用發票、普通發票的方法取得合法票據,導致上游企業銷售廢舊物資不計收入達到偷稅的目的;個別廢舊物資回收經營單位為虛開“廢舊物資專用發票”、虛列成本,直接或以其他個體戶名義到稅務機關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普通發票,增大了稅務人員的執法風險。因此,應加大再生資源經營企業和其他納稅人申請代開再生資源貨物增值稅專用發票、普通發票審核力度,對代開金額較大發票時需提供購進環節合法有效票據,防止其應取得未取得合法有效票和虛開違法行為的發生。
四、加強日常管理,嚴格落實稅收管理員制度
稅源管理部門要嚴格落實稅收管理員制度,指定專人,分管到戶,落實管理責任。每月要實施不定期地實地調查,根據回收單位經營場地、廢舊物資類別、進貨渠道、資金狀況及流向等判定其經營業務和開具發票的真實性,必要時對收購或銷售大額的發票提請協查,對大額經營業務實行實地監開發票。稅源管理部門要建立日常管理日志,每月要寫出稅源管理分析報告。
五、積極開展納稅評估工作,提高再生資源經營企業征收管理質量
在對再生資源經營企業征收管理過程中,納稅評估工作環節是最后環節也是最關建環節。評估中應對以下四種變動情況進行重點分析:一是分析對比銷售額變動情況,評估其銷售業務的真實性;二是分析對比廢舊物資收購發票開具數量和金額變動情況,評估其收購業務的真實性;三是分析對比資金的變動情況,評估其收購、銷售廢舊物資的真實性;四是分析對比同行業的收購、銷售廢舊物資的平均價格水平,評估其有無虛增價格的問題。
六、對生產和利用再生資源企業的管理
再生資源回收經營企業購、銷行為主要涉及生產再生資源企業和利用再生資源生產企業兩個對象。在利益的驅使下,容易出現以下三方面的問題:一是生產再生資源容易偷逃增值稅;二是個別回收企業通過虛開發票從中非法牟利;三是利用再生資源生產企業存在虛增進項稅額抵扣。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直接導致國家稅收的大量流失,而且嚴重影響了回收行業的規范和健康發展。為此,繼續加強生產和利用再生資源企業的管理是我們當前一項重要工作。
1、對生產再生資源企業的管理。企業在生產加工過程中,都會或多或少的產生下腳料、邊角料和廢料,因此,主管稅務機關在生產企業的日常管理中,要加強對其生產過程中產生下腳料等廢料的監控,注意其日常納稅申報中是否包含下腳廢料的銷售,要將產廢率指標納入到日常納稅評估工作中,防止企業賬外經營,偷逃稅款。
2、對利用再生資源企業的管理。通過加強對再生資源生產、經營、利用企業的聯動管理,強化財務核算、代開發票管理、日常管理和開展行之有效納稅評估工作,可查找出再生資源經營企業征收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堵塞稅收漏洞,打擊偷逃國家稅款行為的發生,規避稅收執法風險。
- 上一篇:國稅局推進機關黨建交流材料
- 下一篇:國稅局化解人員老化矛盾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