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積極引導農民進入期貨市場
時間:2022-07-25 04:59:00
導語:如何積極引導農民進入期貨市場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以來,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發展迅速,目前已經上市的品種有小麥、棉花、綠豆等8種,以后還將開發稻谷、生豬、肉雞等期貨品種。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發展不僅解決了農民“賣難”問題,為訂單農業提供了避險工具,而且對調整農業種植結構,促進農業標準化,并最終提高農業競爭力,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當前,如何引導農民進入期貨市場,成為各級政府的重要議題。我國農民直接參與期貨市場存在一定的制約因素。首先,農民以家庭為單位的分散的小規模生產組織形式,決定了我國廣大農民不可能直接進入期貨市場做套期保值交易。其次,農民的文化素質總體上偏低,難以理解期貨市場的運作機制和交易方式。此外,部分農民商品意識不強,難以適應現代化的期貨市場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引導農民進入期貨市場有兩種選擇途徑:一是發展“公司+農戶”的訂單農業,即實力雄厚的農產品收購企業在生產前以期貨價格為依據,與農民簽訂遠期收購合同。二是發展農民合作組織,即根據當地的資源優勢和農業發展特點,鼓勵農民成立各種不同類型的農民合作組織,由農民自己經營管理,廣大農民通過合作社間接參與期貨市場交易。前者有可能導致違約風險,而后者不僅可以利用期貨市場為農民套期保值,而且可以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市場信息和有價值的建議。
我國一些縣市在如何引導農民進入期貨市場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期貨+訂單”就是一種成功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其具體做法為:政府出面引導,提供配套服務,糧食企業與農民簽訂訂單,同時在期貨市場上進行套期保值。2005年,大連商品交易所也推出了“千村萬戶市場服務”惠農工程,進一步推動“期貨+訂單”的糧食流通新模式試點。我省要充分利用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功能為農業服務,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加大宣傳力度和培訓力度。應通過各種媒體對期貨市場進行廣泛而全面的宣傳,不能一味地夸大期貨市場的收益,不能回避它所存在的風險,讓更多的農民、糧食企業了解期貨、正視期貨。應對農戶和中間商進行系統的期貨知識培訓。要依托期貨經紀公司的人才優勢,進行系統培訓,讓培訓者了解期貨的基礎知識,只有從思想上深刻理解期貨,才能主動地去接受它并利用它。
促進成立農民經濟合作組織。應鼓勵農民通過農民經濟合作組織參與期貨市場。成立經濟合作組織的形式多種多樣,“合作組織+農戶”、“期貨+訂單”的形式有利于發展壯大農民經濟合作組織,值得推廣。各級政府應對參與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的農民合作組織及龍頭企業等給予支持。農民合作組織一般缺乏自有資金,因此還應對參與期貨套期保值的合作組織給予政策優惠或融資支持。
支持農村信息網絡建設,建立為農民提供信息服務的運行機制。例如,在春種和賣糧季節,如何把期貨市場的價格信息傳到農民中間,就是一個實際問題。因此,應加大信息化建設資金的投入力度,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和完善信息網絡,重點是建立快速靈敏的傳遞機制,加強對網絡的維護、管理和指導,提高網絡的整體功能;加強對農民經濟合作組織中的骨干成員的培養。
積極組織農民、糧食企業參與期貨市場,增強對糧食定價的影響力。定價權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競爭資源,有了這種資源可以為企業或地區經濟帶來巨大的超額利潤。我省是農業大省,許多農產品在產量和質量上都在全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由于參與期貨市場的程度低,所以還未能掌握市場價格走勢的主動權,我們必須在提高優勢產品的標準化和規模化生產水平的同時,積極參與期貨市場。
扶持省內期貨經紀公司做大做強。期貨經紀公司是連接期貨交易所與投資者之間的重要橋梁,必須扶持期貨經紀公司做大做強,使其更好地為我省農民進入期貨市場提供服務。同時也要加強對期貨經紀公司的經營監管,對于采取不規范手段擾亂金融市場秩序,傷害投資者熱情等違法違規行為,應給予嚴厲打擊,以維護期貨市場的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