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認識干部下的問題
時間:2022-07-27 04:27:00
導語:如何正確認識干部下的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干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是新時期干部人事制度的一項重要改革。近年來,各級黨委通過大膽探索,制定了干部“下”的具體標準、認定步驟和處理辦法,通過建立制度、健全機制、擴大民主、加強考核、加強監督等措施,推進了干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工作。
但是,目前社會上對干部“下”的問題認識有偏差。
一是對“下”的政策認識有偏差。一些干部不認為干部“能上能下”是干部的正常調整和變動,沒有樹立起正確的權力觀、是非觀和榮辱觀,嚴重存在“上榮下辱”、“下必有錯”、“沒有功勞有苦勞”、“不到年齡不會下,下去定是有錯誤”等陳舊觀念。為此,要教育人們尤其是領導干部正確對待升降去留、升降進退,正確樹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能官能民”的觀念,消除對干部“下”的思想障礙。
二是對“下”的干部個人認識有偏差。由于人們對“下”的干部在認識上有偏差,使得“下”的干部要承受來自社會、家庭、同事、親友等多方面壓力,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在心理上不平衡,自感在眾人面前抬不起頭來,臉面上過不去,今后無法做人。因此,組織上和社會各界要正確對待“下”的干部,從多方面關心和愛護被調整下來的干部,注意尊重、關心和愛護他們,對工作表現突出的同志要進行表彰和宣傳。
三是對“下”的范圍和標準認識有偏差。認為被組織定為“下”的干部,往往多是犯有嚴重錯誤,或是不稱職干部,或是非降職不可的干部。這在認識上有很大的偏差,在推進干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工作中,組織上還會讓一些工作不協調、專業不對口、年齡偏大、身體欠佳、需要交流、回避、輪崗的干部進行妥善的調整。
四是對“下”的方式和渠道認識有偏差。認為“下”的干部都是被組織處理或撤職查辦的干部。近年來,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各級黨委通過公開選拔、競爭上崗、提前離退休、改任非領導職務、實行聘任制和試用制、完善任期制、自愿辭職退職等措施,都疏通了干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渠道。
五是對“下”的人事安排認識有偏差。認為“下”的干部已經犯有嚴重錯誤或是不稱職,是組織上的處理,被“一棒子打死”。組織上對干部的處理和調整,都會從關心和愛護干部出發,并通過改任競爭上崗、非領導職務、交流、保留待遇等多種方法,對“下”的干部進行妥善安排,做既不重責輕罰,也不輕責重罰,使每一位“下”的干部都能夠適得其所。“下”的干部只要努力改正不足,做出實績,得到群眾公認,時時還會有“上”的機會。因此,要加強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教育廣大干部正確認識干部“能上能下”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內在要求,避免形成錯誤的認識和導向,努力營造有利于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