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一把手的基本功是什么

時間:2022-08-11 10:25:00

導語:當好一把手的基本功是什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把手”是一個地方或部門的決策者、組織者和管理者,“一把手”領導水平、領導藝術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工作成效的好壞。

怎樣當好一把手”?筆者結合十余年干部工作的經驗和體會,概括為十五字:出思路,用干部,抓協調,搞調研,作榜樣。

出思路

“一把手”的工作千頭萬緒,從何著手?首先要理清工作思路。科學、正確、可行的思路可以增強領導工作的科學性,減少盲目性;可以增強領導工作的計劃性,避免隨意性;可以增強領導工作的全局性,克服片面性。從而提高工作效率,為順利實現工作目標創造條件。否則,思路的紊亂和失誤,勢必造成工作的被動。那么,“一把手”的思路來自于何方呢?

第一,思路來自于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忠實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一把手”的“天職”,也是“一把手”出思路的主要依據和根本。在這方面不乏經驗教訓可以總結和汲取。如個別地方的“一把手”在執行黨和國家政策方面,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搞“遇到紅燈繞道走”,結果辛辛苦苦干幾年,最后還挨了組織的處分。因此,“一把手”的工作思路,必須符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必須符合上級黨委的工作意圖,在這一原則問題上不容另辟蹊徑,我行我素。

第二,思路來自于班子的集體智慧。一個人的能力和思維是有限的,而班子成員間學歷、經歷各不相同,都有各自的優勢和特長。如何博采眾長,將眾人思路為我所用,這是“一把手”的基本功

第三,思路來自于人民群眾的創造。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又是認識的主體,他們有著極其豐富的實踐經驗。必須十分重視基層干部和廣大群眾的首創精神,及時總結和提煉基層創造的好做法、好經驗、好思路,將其上升為一種理性的思考,成為一種用于宏觀指導的思路。

第四,思路來自于自身的工作實踐。客觀環境千變萬化,工作內容千差萬別。在工作實踐中,不能把既定的思路當教條,要始終堅持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地檢驗、修正、完善既定思路。

用干部

為政之要,首在得人。如何用好用準干部,是“一把手”經常遇到的重大問題。

首先,必須符合“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的原則。德才兼備的原則是正確執行黨的干部路線的首要問題。所謂德才兼備,就是要看干部在政治上聽不聽黨的話,有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有沒有較高的思想覺悟和品質,堅持不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有沒有事業心和奉獻精神,能不能做到廉潔從政。同時還要看有沒有從事領導工作的綜合素質和實際能力。判定一個干部是否德才兼備,應以干部的工作實績為依據。

其次,必須嚴格按《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暫行條例》辦事。《條例》是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新時期的特點,對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的原則、條件、考察方式、決定程序等一系列主要環節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它是組織部門的一個法規性文件,必須嚴格認真執行。

第三,必須擴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不斷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把手”要有較強的民主意識,特別要有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識,努力改變在“少數人中選人,由少數人選人”的狀況,充分體現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最大限度地選好人。

第四,要多聽取分管領導和組織部門的意見。組織部門是專門從事干部人事工作的,他們對干部往往有更多的接觸與了解。分管領導平時同自己分管的部門接觸較多,對分管部門同志思想、工作能力、工作實績也比較了解。因此,應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使自己對干部隊伍情況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

第五,要在工作實踐中多接觸、熟悉、了解干部。只有全面了解干部和考察干部,才能達到“知人”,從而為挑選干部奠定基礎。要在工作實踐中多接觸干部,注意了解他們的成長過程和現實表現,考察他們的思想、工作、作風、生活等方面情況。同時還要注意了解掌握干部的優缺點,用其所長,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

抓協調

“一把手”是領導班子中的主心骨,是“領頭雁”。領導班子能否團結一致,形成整體合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一把手”協調能力的強弱。那么,“一把手”應著重抓好那幾方面的協調呢?

第一,黨委“一把手”要十分注意協調好與行政主要領導之間的關系。黨委“一把手”抓協調首先是要協調好與行政主要領導之間的關系,這對推進地方或部門工作是至關重要的。黨委“一把手”在黨政關系中起著主導作用,不僅要善于駕馭全局,而且還應積極主動地對行政首長的工作給予關心和支持,為行政首長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確立行政首長在地方或部門工作的中心地位。同時,要經常與行政首長溝通,遇到矛盾要及時談心,交換意見,消除隔閡。

第二,要注意協調好領導班子內部的關系。一般而言,班子成員在重大原則問題上的認識是比較容易統一的,矛盾和分歧往往發生在一些具體事情上。在遇到班子內部認識不一致時,作為“一把手”要帶頭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廣泛聽取不同意見,及時做好協調工作。平時對班子成員的個性、修養、脾氣、愛好、性格、胸襟等應注意了解和掌握,以利于協調工作具有針對性和時效性。

第三,還要注意協調好幾套班子間的關系。在協調過程中要做到“總攬不包攬,協調不取代”,使各方都能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同時,要堅持耐心疏導、妥善化解各種矛盾。

搞調研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調查研究是“一把手”的又一基本功。對“一把手”來說,抓調研的目的在于:

第一,通過調研探索、總結、完善工作思路。有經驗的“一把手”在上任之初往往要花兩、三個月乃至更長的時間深入實際、深入基層,廣泛調查研究,力求盡快地掌握第一手資料,了解和摸清地方或部門的實際情況,取得工作的主動權。通過調研提出思路,通過調研充實調整思路,通過調研總結完善思路。

第二,通過調研及時了解和掌握干部群眾最關心的突出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階段性工作的重點與對策。科學決策要求決策者必須從客觀實際出發,在調研中揭示事物的本質、規律,得出科學的結論,以指導工作實踐。當前,“兩個文明”建設中遇到了許多新情況,比如經濟建設中產業結構調整問題,黨的建設中如何深化“三個代表”教育的問題等,都亟待通過調研,把握問題的本質,提出科學的決策,更好地指導工作實踐。

第三,通過調研考察、熟悉、了解干部。調研既能了解工作,又是了解干部的好時機。在調研中通過同有關同志的交談,聽取他們的工作匯報,可以了解他們的工作思路;通過實地察看可以了解一個班子工作的實績,也可以及時發現班子存在的問題;通過與他人的座談,可以掌握群眾對干部的評價。

作榜樣

現代領導科學和管理心理學認為,被領導者對領導者都有一個期望形象。如果這個期望形象與領導者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形象相吻合,領導者就會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擁護。要達到這一期望形象,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領導者對自身形象的愛護。

首先,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敏銳的政治頭腦。“一把手”應該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政治觀念。在復雜的形勢面前,能夠洞察是非,明辨方向,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猶豫、不彷徨。

其次,要有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執著的敬業精神。“一把手”對工作要禪精竭慮,恪盡職守,率先垂范。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時時處處注意維護班子集體榮譽和利益。要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既要有“唱功”,更要有“做功”。

第三,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出色的領導才能。知識和智慧是力量的保證。“一把手”首先必須掌握領導學和管理學的知識,它直接關系到“一把手”領導工作的優劣。

第四,要有公而忘私、廉潔清正的從政道德。“一把手”處于一種特殊位子,稍微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就會滋生一些不廉潔行為,就會在廉潔問題上栽跟頭、出問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級領導者都面臨著抵御種種腐朽思想的嚴峻考驗。這就要求領導者必須具備律己的品格,增強“免疫力”,在金錢和權力面前始終保持清醒頭腦,模范遵守黨紀政紀,切實管好自己的家屬、子女和身邊的人,以實際行動促進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的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