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源分析預測探索

時間:2022-09-08 02:26:00

導語:稅源分析預測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稅源分析預測探索

稅源,是指在未來能夠轉化為稅款的經濟狀態。稅源分析預測,是指通過對稅源的調查分析,預測今后一段時期經濟發展和稅收收入的走勢,它是稅收管理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開展稅源分析與預測,對于實現應收盡收、促進依法治稅,對于發揮職能作用、服務經濟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開展稅源分析與預測,必須了解和掌握稅源的種類

在開展經濟稅源分析預測中,為了全面研究稅收與經濟之間的密切關系,必須要將經濟稅源進行合理的分類,這樣才能達到對不同稅源進行科學合理的調研和預測,進而實現有效管理的目的。

1、按稅源的自然狀態,可分為自然稅源和再生稅源。自然稅源是指自然存在的稅源。如對資源征稅資源本身就是一種客觀存在,只要開發資源,就必須依法納稅。再生稅源是指經過勞動創造后產生的稅源。如對產品或商品征稅,稅源的大部分是再生稅源。

2、按稅源的變化程度,可分為靜態稅源和動態稅源。靜態稅源是指在一定時期內變化不大,可穩定地為稅收分配提供收入的稅源,它是保證稅收收入完成的基礎條件。動態稅源是指在一定時期內變化較大,不能穩定地為稅收分配提供收入的稅源。對于動態稅源,應加強對其管理,使之朝著有利于擴大稅源的方向發展。

3、按稅源可構成稅收收入量占稅收總收入中的比重,可分為一般稅源和重點稅源。一般稅源是指可供稅收分配的收入較少,在全部稅收收入中所占比例不大的稅源。一般稅源戶指的是一些年度創造稅收收入的總量較小的中小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業戶。重點稅源是指可供稅收分配的收入規模較大,在全部稅收收入中所占比例較大的稅源。重點稅源戶指的是一些年度創稅規模較大的大型企業單位。

4、按稅源的存在形態,可分為有形稅源和無形稅源。有形稅源是指能看得見的稅源。如產品銷售收入、利潤額、房產等。無形稅源是指看不見的稅源。如行為、專利、特許權、商譽等。

5、按稅源存在的不同時期,可分為現實性稅源和潛在性稅源。現實性稅源是指那些在納稅人中已形成課稅對象,可以在未來某一個時間里通過申報納稅轉化為稅款的部分,稅務機關能夠直接依法征收的稅源,這部分稅源是可控的,可以轉化為國家稅收收入。潛在性稅源是指納稅人中待轉化或直接影響課稅對象的貨幣流量或行為,通過對經濟發展的預測,在一個可以預見的時期內可以實現的稅源,但這一稅源還不能馬上轉化為現實性稅源,甚至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這一稅源可能無法實現。提出潛在稅源的概念,并在稅源分析中對其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因為過去我們的稅源分析,主要是針對現存稅源的分析,從而使稅源分析少了一塊面變得不完整。由于潛在稅源是蘊藏在廣大納稅人之中的,著眼于納稅人進行稅源分析,在把握現存稅源的同時,把握住潛在稅源,就能緊緊地著眼未來,從而大大提高稅源分析的科學性和精確度。

二、開展稅源分析預測,必須具體分析影響經濟稅源的諸多因素

1、政治環境對稅源的影響。政治信息主要包括黨和國家重大政治決策和社會上的政治形勢。政治信息對稅源的影響是通過對潛在稅源的影響而體現出來的,這種影響一般難以定量化。這是因為政治和經濟互為作用的結果,黨和國家的每一項經濟政策對社會經濟的發展都起著直接的指導作用,從而對稅源變化產生重大影響。這種影響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所有制結構的影響。如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國營經濟以外的其它經濟成份得到迅速增長,從而帶來各種經濟形式的稅收比重的變化和所得稅比重的逐步上升。這些所有制結構內部構成比例及其發展變化等,對稅源都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在進行經濟稅源調查與預測時,必須考慮這一變化,并取得這方面的詳細資料。二是對產業結構、產品結構變化的影響。產業結構主要是指社會生產兩大部類的結構比例、工業和農業的結構比例以及農、輕、重的結構比例。一般來說,相對于農業和重工業而言,輕工業發展所能提供的稅收占分配的比例較大。因此,制定稅收計劃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變化的影響。產品結構主要是指工農業產品、輕重工業產品和長短線產品結構。由于各種產品的稅率不同,提供稅收的多少有很大差別。因此,及時掌握產品結構的變化情況,對弄清稅源變化對稅收的影響程度,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國民經濟發展情況對稅源的影響。稅源蘊藏于國民經濟各部門之中,國民經濟發展狀況和趨勢對稅源有直接的連帶作用。對它的分析主要有三個層次:第一是總量的分析,國民生產總值和國家稅收成正比關系;第二是構成分析,即設國民生產總值是一個定數,當其內部各行業的構成比重發生變化時,將帶來各課稅對象相應的變化;第三是發展趨勢的分析,趨勢分析要建立在第二層次行業分析的基礎上,還包括能源、交通運輸能力的設備、新的生產能力的增加和挖掘內部潛力的可能性等方面,最后將三個層次的影響歸納起來,可得到國民經濟發展情況對稅源變化的相應影響。

3、社會發展諸方面的信息對稅源的影響。社會信息主要是指涉及人民生活方面的有關信息。社會主義生產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發展生產力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水平,因此,社會信息對生產有引導性的作用,在進行稅源分析時應把其作為一個主要內容來分析,例如:近幾年來人們的生活方式有了一定的轉變,對吃、穿、用的物質要求成倍增長,娛樂和旅游熱越來越高,這些對輕工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又如,現在我國已進入第二生育高峰期,因此與嬰兒、兒童有關的生產將會有一個較大的發展,新科技的推廣應用,也會帶來生產的飛躍。可見,正確預見對生產有引導作用的社會信息,對提高稅源分析的質量有很大幫助。

4、國際環境對稅源的影響。一是直接影響到涉外稅收增加的因素,包括外國企業在我國進行各形式的投資的情況,來華工作的外籍人員的流量情況等。二是對國內稅和涉外稅收均有影響的因素,包括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如世界石油價格的大起大落;特定國家制訂的能影響我國經濟的措施,如美國對我國紡織品的進口限額;和不同國家外交友好程度的變化,如幾年來中俄雙邊貿易的激增等。當然,國外信息的變化對關稅的影響是最直接的。

5、稅制變化和新稅收政策措施對稅源的影響。稅收制度的改革,直接影響著稅收收入的變化。如稅種的開征與停征、征收范圍的調整、稅率的調整、減免稅措施的調整等,這些稅收法令的變更是影響經濟稅源變化的直接原因。近年來,我國稅制進行了多次改革,并將不斷地加以完善,稅收政策也將有較大變動。因此,稅務部門對稅收制度和稅收政策措施的每次變化,都要及時組織經濟稅源調查,以利于稅收的計劃管理和征收管理。這主要是指國家實行稅制改革和頒布新的稅收政策法令、財政政策和財務制度等對稅源變化的影響。這個信息的影響是諸多信息中最為主要和直接的。它的特點是直接影響現存稅源。此外,重大財政措施和財務制度規定變化往往影響稅收收入,因此必須進行調研與預測。

6、納稅人的相關信息對稅源的影響。這種影響往往會直接地影響稅源的變化情況。納稅人包括企業、單位和個人。由于企業形式的納稅人的內部情況、組織結構、稅款征收等情況最為復雜,故這里討論企業形式的納稅人信息。從稅源分析的角度來看,企業信息一般包括會計資料、生產營銷情況,管理人員素質三個方面。在稅源分析方法轉軌后,這是分析的重點。會計資料是以貨幣的形式記錄、反映企業的經濟業務和經營成果,幾乎全部課稅對象都將在會計資料中得到反映。生產營銷情況、生產營銷情況和稅源變化有關,并且可彌補會計資料的某些局限性。如,當企業進行一項新產品開發工作時,為了擴大產品銷路和占領市場而進行一場廣告運動,這個生產營銷情況的好壞,可直按或間接地影響稅源的變化。企業中最有價值的資源是人力資源,因為管理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好壞。因此,可以說管理人員的素質和稅源的變化成正比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