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監管創新經驗

時間:2022-09-26 05:00:00

導語:銀行監管創新經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銀行監管創新經驗

近年來,**銀監分局堅持科學發展觀,踐行新理念,構建新機制,推出新舉措,開創了銀行監管工作的新局面。分局連續兩年在江蘇銀監局考核中名列前茅,分別被江蘇銀監局和**市委、市政府評為“文明單位”;**年,分局黨委被銀監會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分局被中國金融工會授予“全國金融五一勞動獎狀”稱號。

一、踐行新理念,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銀監分局堅持以“三管一提高”監管理念統領銀行監管工作,積極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努力化解金融風險,一是密切關注產能過剩行業和集團客戶授信業務風險,出臺了《產能過剩行業信用風險監測制度》和《集團客戶授信監測辦法》等制度,在銀監局系統率先將大額授信起報點從1億元降至1千萬元,監測貸款由過去的29筆增加到742筆,占各項貸款的比重由以前的11.32%增加到52.22%。責成收回不合規的新開工項目貸款3200萬元,有效防止和消除江蘇宏大集團等信用風險的擴散。紡織、電力等熱點行業貸款比年初下降1.5億元。二是突出抓好不良貸款清降工作,與銀行業金融機構簽訂不良貸款壓降責任狀,對**年以來國有商業銀行新增不良貸款逐筆建立臺賬,出臺《**市合作金融機構新增不良貸款責任追究指導意見》,認真分析風險原因,嚴格問責。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連年保持“雙下降”。截至**年末,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與占比為79.52億元和14.73%,分別比**年建局初期和**年初減少66.03億元、14.1億元和降低19.71個百分點、4.55個百分點。三是深入開展案件專項治理和治理商業賄賂活動,對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近幾年的案件情況進行剖析,對案件多發單位進行重點指導。與分局各部門簽訂反不當交易行為自查自糾工作責任狀,通過“五查五看”集中查擺整治損害監管對象的突出問題,現場督查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治理商業賄賂工作。與公安、紀檢等部門建立正常的聯系制度,開展創建“平安銀行”活動。**年案件發生數比**年下降59%,涉案金額下降90%。

二、構建新機制,不斷提高監管效能

分局將持續有效監管的著力點放在體制機制創新上,多法并舉求實效。一是在完善金融組織體系上下功夫。積極支持農村信用社改革發展,順利組建了大豐、阜寧兩家農村合作銀行。支持城市商業銀行合并重組、加快發展,**年該行不良貸款率比**年末下降29.76個百分點,摘掉了全市最后1家高風險法人金融機構的“帽子”,至此建局時5家高風險法人金融機構全部步入健康運行的軌道。二是在落實小企業貸款“六項機制”上下功夫。大力發展小企業貸款,功在國家,惠在百姓,利在銀行。分局對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1000多名信貸從業人員開展專項培訓,組織人員到臺州、包頭等地學習,開展落實小企業貸款“六項機制”試點工作,總結推廣工行**市分行和江蘇大豐農村合作銀行小企業貸款經驗。銀監會劉明康主席批示:“江蘇大豐做得好”。年末,全市小企業貸款余額達165億元,小企業貸款增加額占全部新增貸款的三分之一以上。三是在創新監管方式手段上下功夫。連續3年舉辦了8期銀行業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政策法規培訓班,把監管政策法規交給被監管者。江蘇銀監局局長周忠明批示:“**分局抓高管人員培訓很有成效,值得借鑒”。開發了銀行業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考試系統,對所有擬任職高管人員提前介入考察,提高了市場準入監管工作的透明度和審批效率。積極推進“監管信息系統”建設,提高監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對高息吸收存款實行有獎舉報,動員全社會力量對存款市場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加強監督。出臺非現場監管信息收集辦法,通過列席被監管對象各類重要會議、走訪調研等方式收集信息,實現各類監管信息連續化、系統化。制訂現場檢查操作細則,召開現場檢查工作研討會,對部分銀行業金融機構進行突擊檢查,對現場檢查項目開展綜合考評,兩年來共開展較大規模現場檢查55項,提出整改意見856條,實施經濟處罰79萬元,責成或建議處分260多人次,較好地發揮了現場檢查的糾錯防弊、評價指導和警示威懾作用。在監管辦事處集中辦公后,與各縣政府建立工作聯系制度,明確聯系人和聯系方式,開展縣域銀行業金融機構巡察活動,彌補了監管辦事處資源整合后可能出現的監管真空。指導銀行業協會成立中間業務管理等三個專業委員會,組織會員單位簽訂維護金融債權公約,促進自律監管。兩年來認真處理各類人民來信、來訪158件,查處阜寧縣富民合作社等多起非法集資活動,充分發揮信訪工作的外部監督作用,探索查處銀行業違規問題、維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的有效途徑。

三、推出新舉措,積極建設和諧分局

興局人為本,圖治必先激活人。分局強化人本意識,以培養和打造一支“政治強、業務優、作風正、紀律嚴”的干部職工隊伍為根本任務,全面實施教育人、引導人、激勵人、約束人、提高人、發展人的綜合戰略,千方百計做好人的工作,積極營造“心齊、氣順、勁足、和諧”的團隊氛圍。一是以人事改革引導人。克服監管辦事處數量和人員總數全省最多、牽涉面廣、矛盾突出等實際困難,在省內率先完成監管辦事處資源整合工作,70%的監管人員充實到監管科室,實現了現場檢查與非現場監管崗位的基本分離,優化了勞動組合,解決了分局機關人員緊張、重復勞動、管理半徑長等問題,有關做法受到江蘇銀監局黨委和銀監會調研組的充分肯定。推行競爭上崗制度,對95%的中層干部進行崗位交流。實行現場檢查項目主查人競標制度,先后召開了兩次主查人競標會議,對17個項目進行公開招標,跨部門優選7名主查人。二是以學習培訓提高人。扎實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舉辦“監管信息系統”、行政執法知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專題講座,與高校聯合開展監管業務培訓,用先進理念武裝干部職工。三是以調查研究鍛煉人。根據基層實際,修訂考核辦法,引導職工在提高調研工作與監管實際的結合度上下功夫,近三年有250多篇文章信息被銀監會、江蘇省政府和江蘇銀監局等錄用,較好地發揮了調查研究對監管工作的指導作用。四是以規章制度規范人。建局以來,按照內容全面、注重實效的原則,共出臺了140多項內部管理制度,基本覆蓋了機關辦公和內部管理的各個層面,為規范化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與此同時,不斷加大制度執行和落實的檢查力度,使各個崗位、各個流程、各個環節都置于制度的剛性約束之下,努力用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五是以廉政建設約束人。在銀監系統率先實施廉政保證金制度,全面加強約束;開展以“學黨章、學社會主義新榮辱觀、樹立銀監新形象”為主要內容的“一學兩樹”主題教育活動,邀請江蘇銀監局副局長、紀委書記何燕,六十年代全國著名人物董加耕等作反腐倡廉、社會主義榮辱觀等輔導報告;舉辦知識競賽,編輯《廉文薦讀》月報,在樓道內張貼廉政警示圖片,學唱“八榮八恥、人人須知”歌曲,促進干部職工“學廉文、看廉畫、唱廉歌、思廉政、樹形象”;對分局工作人員個人貸款(含擔保貸款、介紹貸款)、經商辦企業和入股農村信用社進行拉網式的清理,開展無記名行風評議活動,落實公示、巡察、回訪等五項制度,對執行現場檢查紀律進行全程監控。分局的黨風廉政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建局以來未發生一起違紀違規事件。六是以民主管理凝聚人。落實局務公開制度,通過職工大會、內聯網、公示欄、電子屏幕、發文等多種形式,及時公布事關全局和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信息,實施透明行政,努力擴大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開展了各類合理化建議征集活動,征集合理化建議603條,其中489條被采納。現場檢查主查人競標制度、縣域銀行業金融機構巡察制度等監管業務創新均來源于職工的建議。在銀監局系統率先建立職工大會制度,先后召開了二次職工大會,當場對分局班子測評并公布結果,并在會議期間專門安排了熱點問題咨詢會和獻計獻策會,讓領導與職工就熱點、難點問題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這些做法受到銀監會和江蘇銀監局領導的充分肯定,分局在銀監會系統工會忻州工作會議上做了重點發言。七是以“創爭”活動激勵人。組織了“調研信息專項競賽”等勞動競賽,開展了“監管能手、學習能手、調研能手、創新能手”評選活動,召開“四個能手”先進事跡報告會,分局在全國金融系統“創爭”工作經驗交流會上作了典型發言。八是以家園文化溫暖人。健全了工會組織,會員入會率100%,建立了職工食堂和活動中心,舉辦庭院運動會、茶話會、家屬座談會和聯歡會等,定期組織職工體檢,舉辦健康知識講座等,使員工工作壓力得到放松,緊張的心態得到調整,家園文化氛圍悄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