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運行制約監督思考
時間:2022-10-11 08:37:00
導語:權力運行制約監督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提出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觀點,并把它作為政權建設的根本原則。我們黨在革命戰爭時期是代表人民并領導人民奪取政權的,革命勝利以后則要代表并領導人民掌握和行使好國家的各項權力。黨的執政地位、社會主義國家的一切權力,都來自于人民。說到底,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并沒有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特別是在我們黨執政時間較長的情況下,一些黨員干部很容易產生模糊認識,在權力從何而來、為誰而用等基本問題上出現偏差。比如,有的人認為,權力不是人民賦予的,是個人奮斗得來的,是憑“關系”取得的,甚至認為是某上司恩賜的。于是,拉關系、找靠山,直至跑官要官、買官賣官等消極腐敗現象都出現了。這說明,權力觀一旦出問題,必將導致嚴重的惡果。只有把權力的來源真正搞清楚了,才能正確行使權力,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
權力必須始終用來為國家和人民謀利益。這是我們黨對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的一貫要求,也是各級黨組織和絕大多數黨員干部的自覺行動。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三代領導集體對此有許多精辟而深刻的論述,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用精練的語言向全黨鮮明地提出了“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和“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但是,也有少數黨員干部,“為誰服務”卻成了問題,有的認為“誰領導我,我就為誰服務”,把對上級負責與對人民群眾負責割裂開來;有的不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卻搞所謂“公私兼顧”;有的甚至“一朝權在手,便把私來謀”,搞以權謀私,陷入腐敗泥坑。由此可見,領導干部只有解決好“過去參加革命是為什么,現在當干部應當做什么,將來身后應該留點什么”等根本問題,才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做到為黨和人民掌好權、用好權。
記者:歷史經驗一再表明,權力一旦失去制約和監督,必將導致腐敗。如何加強對權力運行全過程的監督,保證權力的正確行使?
夏贊忠:權力的運行是動態的,要保證權力始終沿著正確的軌道正常運行,有效防止權力的蛻變和濫用,就必須加強對權力運行全過程的監督,包括對權力的授予、行使和運行結果等環節的監督。一是要對權力的授予過程加強監督。權力的授予主要體現在對干部的選拔、任用、調配等環節上。當前要嚴格執行中央《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堅決糾正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嚴肅查處跑官要官、賣官鬻爵等消極腐敗行為。二是要對權力的行使過程加強監督。當前要著重抓住那些容易滋生腐敗的領域和環節,深化行政審批制度、財政管理體制、投資體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出讓、產權交易、政府采購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防范權力行為的非正常干預。三是要對權力的運行結果加強監督。要建立完善科學公正的干部政績考察評判機制,注意克服好人主義、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的消極影響。要進一步健全和落實執紀執法責任追究制度,堅決維護黨紀國法的嚴肅性。
第一,黨員領導干部要強化監督意識,自覺接受黨組織和人民群眾的監督。首先,要大力肅清封建特權思想影響,自覺接受監督。有的領導干部不愿接受監督,甚至一聽到“監督”就有一種本能的反感,這是十分錯誤的,是封建特權思想影響的突出反映。每個黨員領導干部都要牢記權力是人民給的,要視監督為幫助、支持和關愛,主動把自己置于黨組織和群眾的監督之下。其次,要正確對待群眾的信訪舉報和批評建議,主動接受監督。領導干部對群眾的反映、批評和意見,要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能因為信訪舉報和群眾批評意見中有不實之詞,甚至有錯誤之處,就拒絕接受批評和監督。相反,應當引導群眾正確行使民主權利,虛心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呼聲,及時化解矛盾、改進工作,把群眾的批評和監督納入健康的軌道。再次,要努力克服好人主義思想的影響,積極參與監督。當前,有的同志對參與監督顧慮重重,或者怕遭打擊報復、怕“引火燒身”、怕“拔出蘿卜帶出泥”而不敢監督;或者怕反映問題破了面子、得罪人而不愿監督;也有的由于不了解有關程序和規定,想監督而不會監督。凡此種種,導致一些地方和單位好人主義盛行,明哲保身吃香,監督制約乏力。每個黨員領導干部既是被監督者,同時又是監督者。作為被監督者,應該自覺接受監督;作為監督者,對其他黨員干部包括領導干部的行為都有權利、有義務進行監督。“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只有去掉私心雜念,才能一身正氣,無私無畏,積極參與批評和監督。
第二,要進一步完善權力結構,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權力的制約機制。黨的十六大以來,在黨內,通過全委會聽取常委會的工作報告,擴大在市、縣進行黨代會常任制試點,發揮黨代表在黨代會閉會期間的作用等舉措,進一步發揮了黨代會和全委會對重大問題的決策作用;通過向全委會報告工作,建立健全領導干部任職回避、黨政領導干部辭職等制度,進一步規范了各級黨委和領導干部的權力和責任;通過建立健全巡視制度、全面實行對派駐機構的統一管理等舉措,進一步強化了監督權,加大了對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監督的工作力度。在政府機關,堅持決策、執行、監督相協調的原則,明確提出了把科學民主決策、堅持依法行政、加強行政監督作為政府工作的三項基本準則,并以此來部署和開展行政工作。各地區各部門在規范權力運行方面也進行了不少有益探索,有許多新鮮經驗。要繼續按照中央的要求,進一步健全決策權、執行權和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和把關、又相互配合和協調的權力結構,使不同性質的權力由不同部門行使,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要賠償,有效地防止濫用權力行為的發生。
第三,要認真貫徹黨內監督條例,努力提高監督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各級黨組織要按照黨內監督條例的要求,積極探索發揮黨的委員會全體會議和黨代會代表監督作用的途徑、方法。要建立健全民主評議領導干部制度、談話誡免制度和經濟責任審計制度,依法實行質詢制、問責制和罷免制。領導干部一定要嚴格執行黨內監督的有關制度和規定,自覺向黨組織如實報告重大事項,按規定述職述廉,不僅要嚴格要求自己,還要管好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要帶頭執行民主集中制,尤其要嚴格執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制度。凡屬方針政策性的大事,凡屬全局性的問題,凡屬重要干部的推薦、任免和獎懲,都要集體討論作出決定。
第四,要建立和完善巡視制度,全面實行對派駐機構的統一管理,加強和改進對領導班子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的監督。在前幾年實行巡視工作的基礎上,**年5月以來,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根據中央的要求,組建并派出5個巡視組,巡視了10個省,目前正在對5個省進行巡視。今年初又派出兩個金融巡視組,對國有商業銀行進行巡視。許多省區市也先后建立了專門巡視機構,認真開展巡視工作。各巡視組對發現的苗頭性問題,及時向有關領導干部打招呼,起到了防微杜漸的作用,較好地改善了對中、高級干部監督乏力的狀況。中央紀委、監察部按照中央的部署,從**年起全面實行對派駐機構的統一管理。實行統一管理后,派駐機構把加強監督作為第一位的職責,切實加強對駐在部門領導班子、主要領導干部的監督。黨委要切實加強對紀律檢查機關的領導,重視和支持紀律檢查工作,關心和愛護紀律檢查干部。各級紀律檢查機關作為黨的專門監督機關,要模范地遵守黨紀國法,自覺接受同級黨委和上級紀委的領導,自覺接受黨組織、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的監督。
第五,要認真貫徹黨員權利保障條例,切實保障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民主監督權利。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也是加強黨內監督的重要基礎。為了適應形勢的發展變化,充分保障黨員權利,進一步發展黨內民主,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中央已正式頒布實施修訂后的《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條例》堅持把發展黨內民主作為加強黨內監督的重要基礎,對黨員參與黨內監督的各項權利、各級黨組織的保障職責、保障措施和紀律責任等都作了具體規定,為發展黨內民主、加強黨內監督提供了制度保障。在學習貫徹實施《條例》的過程中,要充分認識發展黨內民主的極端重要性,切實保障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民主監督權利,在黨內形成積極倡導監督、大膽實施監督、支持保護監督的濃厚氛圍。
要把黨內監督與國家專門機關監督結合起來,支持和保證人大、政府專門機關、司法機關依法履行監督職能。一要支持和保證各級人大依法履行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職能。要通過人大行使立法權和監督權,行使咨詢、調查、彈劾和罷免的權力,制定和完善約束公共權力、規范政府行為、懲治和預防腐敗行為的國家法律和地方性法規,加強對“一府兩院”及其工作人員的監督。二要支持和保證政府專門機關履行法定職能,依法進行監督。要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對于行政執法行為的每一個具體環節都進行規范,減少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政執法過程中的隨意性。要發揮行政監察、審計等職能部門的作用,進一步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行政監察法規定了監察機關的基本職責,就是保證政令暢通、維護行政紀律、促進廉政建設、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要按照這五個方面的要求,積極開展廉政監察、執法監察和效能監察,更加扎實有效地推進行政監察工作。要加強監督檢查,保證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和措施的貫徹落實。堅持依法行政,切實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嚴肅黨紀政紀,堅決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加強效能建設,促進勤政高效。深化體制機制制度改革,進一步規范行政行為,提高權力運行的透明度,防止暗箱操作,使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受到人民群眾和社會的廣泛監督,有效防范違紀違法行為的發生。三要支持和保證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司法監督。要通過嚴格執法,堅決維護國家法制的統一,不能把法律當作擺設,更不能在法律面前搞因人而異。無論是哪一級的干部,只要是違反法律的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同時,要逐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加強司法隊伍建設,強化對司法活動的監督,防止司法腐敗。
要把黨內監督與派監督結合起來,支持和保證人民政協依照章程開展民主監督。由于我們黨處在執政地位,我們的一些同志很容易沾染上主觀主義、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習氣。因此,我們更加需要聽取來自各個方面包括各派的不同意見,需要接受各個方面的批評和監督。要加強同派合作共事,在一些重大決策過程中及時通報情況,征求他們的意見,支持和保證人民政協依照章程履行監督職能。要通過制定完善有關制度,暢通渠道,使派人士和政協委員通過建言獻策,更好地發揮參政議政作用,并要及時辦理他們提出的議案,不斷改進工作。
要把黨內監督與社會監督結合起來,切實保障公民的檢舉權、控告權、申訴權。社會監督主要是指人民群眾的監督、新聞輿論的監督和社會團體的監督。要廣開言路,聽民聲,察民意,知民情,依靠人民群眾的智慧,不斷加強和改進黨內監督工作。通過媒體公布、專家咨詢,召開座談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增加公民的參與途徑,有利于集中民智,凝聚民力,體現民意。完善和規范政務公開、廠務公開、村務公開等辦事公開制度,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政策和事項,要增加透明度,使人民群眾更好地監督我們的工作。切實保障憲法賦予公民的檢舉權、控告權、申訴權,認真受理群眾舉報反映的問題,對打擊報復舉報人的要嚴肅處理,保護群眾參與監督的積極性。要切實加強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重視和支持輿論監督。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使群眾對權力運行有更廣泛的知情權,更好地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要支持和鼓勵包括工、青、婦等人民團體在內的各類社會團體,通過參與有關重大問題的決策、參與相關政策法規的制定和實施、維護社團成員的合法權益、參與基層組織管理等各種形式,在充分發揮各自職能作用的同時,行使對權力的監督。總之,我們要充分發揮方方面面的監督作用,以保證權力的正確行使,保證各級黨政領導干部清正廉潔、勤政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