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隊伍建設探索思考

時間:2022-10-15 06:01:00

導語:干部隊伍建設探索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干部隊伍建設探索思考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總體要求,全面加強干部隊伍建設,不斷提升各級領導干部謀大局、抓發展、抓落實的能力,為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可持續的干部保障,**市委高度重視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在“選”、“訓”、“管”、“用”的關鍵環節和流程上進行了大膽探索和實踐,逐步建立起一支數量充足、素質優良、門類齊全、結構合理的科級后備干部隊伍。

一、公開“選”,建立結構合理的后備干部體系

在后備干部選拔過程中,借鑒公開選拔領導干部的方法,做到“三公開”。即選拔程序公開、測試成績公開、確定人選公開,陽光操作,提高透明度,接受群眾監督。根據不同專業、年齡和身份進行綜合統籌,分門別類建立起后備干部隊伍體系。通過“三公開”形式面向社會選拔后備干部681名。

1、建立專業體系,解決干部隊伍專業水平不高的問題。為了保證不同行業、不同專業的后備干部需求,我們劃分為行政管理、黨務、經濟管理、財會審計、項目建設、農業、文化體育、教育、醫療衛生、政法10個專業。按專業命題、按專業測試、按專業選拔,按照專業建立體系。各專業后備干部分別達到189人、49人、45人、24人、70人、13人、56人、28人和159人。

2、建立年齡體系,解決領導干部隊伍年齡梯次結構不合理的問題。針對領導干部和后備干部“兩支隊伍”普遍存在的年齡老化問題,先后分兩批進行了30歲以下和31-35歲青年后備干部的公開選拔,使全市后備干部隊伍的平均年齡由過去的41歲下降到34歲,30歲以下、30—35歲、36—40歲和40歲以上4個年齡段,分別達到78人、265人、190人和148人,為改善科級干部隊伍年齡結構,提高輕化程度儲備了梯次后源。

3、建立身份體系,解決“女、少、非”領導干部結構比例失調的問題。近年來,我市“女、少、非”科技干部較少。按照上級提出的結構要求配備領導班子,難以做到優中選優。為解決“女、少、非”干部比例失調的問題,特別加大了選拔力度,全市女、少、非后備干部分別由過去的132人、56人、78人,增加到286人、96人和128人。

4、建立層級體系,解決主要領導干部后備人選不足的問題。根據全市科級班子正職、村兩委主要領導、社區兩委主要領導的現狀,按照1:1、1:3和1:3的比例,分別建立科級班子正職后備干部、村兩委主要領導后備干部、社區兩委主要領導后備干部隊伍體系。目前科級班子正職、村兩委和社區兩委主要領導后備干部分別達到128人、316人和65人。

二、強化“訓”,培養德才兼備的后備力量

按照中央對干部隊伍提出的“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指導思想,在對后備干部的培訓中堅持了“四重”要求。

1、重“品行”,強化德育培訓。在每個主體班次培訓中都增設了訪貧問苦、警示教育、傳統教育、軍事訓練等培訓內容。聘請老紅軍、老干部講授傳統,激發后備干部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熱情;組織學員到看守所參觀,構筑拒腐防腐的心理防線;到敬老院、貧困戶、特教學校慰問,體察弱勢群體的疾苦;采取自愿的形式,組織學員捐款捐物,以行動獻愛心。每期后備干部培訓班都主動幫助1—2戶貧困戶,幫助1—2名困難學生,直至貧困戶脫貧、困難學生中學畢業。兩年來6期培訓班共幫助貧困戶8戶,幫助困難學生6名,在幫扶過程中極大增強了后備干部的親民愛民意識。

2、重“素質”,加強基礎培訓。一是強化繼續教育,加強文化修養。根據實際工作需要,每年有計劃地選派100名左右專業技術后備干部參加相關高等院校的繼續教育,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建立參加繼續教育的后備干部繼續教育檔案,準確掌握參加繼續教育后備干部參加繼續教育情況。二是組織參加中心組理論學習,加強理論修養。市委組織部集中組織100名重點培養的后備干部參加市委中心組理論和專題輔導。各基層黨委吸納所屬單位的后備干部參加本黨委的中心組學習,通過參加中心組理論學習和專題輔導,不斷提高后備干部的理論素養。三是采用“行動學習法”,促進“干中學”。按照10個專業劃分學習小組,采取“行動學習法”,組織后備干部互相交流、互相探討、互相借鑒、互相提高。

3、重“專長”,開展定向培訓。一是集中開展專業培訓。市委組織部每年都按照不同專業體系組織開展專項培訓。根據不同專業,分別聘請同行業的業務主管領導、專業技術人員、拔尖人才專題授課培訓。在培訓中增設實地調研、采取互動教學、開展情景模擬、答辯等形式,重點提高后備干部的專業技能、應變能力、研究問題能力,提升后備干部的專業技能。二是開展定向培訓。即圍繞全市重點工作,重點培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干部;圍繞基層黨建工作,重點培養基層黨務干部;圍繞新農村建設工作,重點培養農業農村干部;圍繞安全穩定工作,重點培養信訪安全工作干部。兩年來,選派22名后備干部到開發區、招商局掛職鍛煉,選派27名后備干部外出駐點(小分隊)招商,市委組織部共24名后備干部到重點村兼任村黨組織書記或副書記,抽調123名干部進駐全市123個行政村,幫助村里排查問題、解決矛盾,指導村級組織建設,抽調16名后備干部到信訪部門,從事信訪接待工作。通過專業化定向培訓,不斷提高后備干部專業特長。三是所在單位開展自主培訓。后備干部所在單位結合本單位本部門的業務實際,對后備干部進行基本技能培訓,保證每年全市后備干部的培訓率達到100%。

4、重“能力”,實施掛職培訓。市委組織部采取上掛、橫掛、下掛、外掛的形式促進后備干部增長才干,積累實踐經驗,提高后備干部執行能力。從基層單位選調后備干部到市委辦、紀檢委、組織部、團市委等重要部門進行掛職鍛煉;從鄉鎮、市直部門選調后備干部到信訪辦、開發區、農委、新農村建設辦公室、老促會、勞動力轉移辦公室、發改局等專業部門鍛煉;從機關、事業單位選調干部到食用菌、牛產業示范基地、農村掛職鍛煉;從機關、事業單位選調干部到韓國招商辦事處和綏芬河招商辦事處掛職鍛煉。三年來,全市先后抽調51名科級后備干部參加掛職鍛煉,經過鍛煉有12人被提拔使用,其中有3人走上領導崗位,有9人被掛職單位留用。

三、動態“管”,保持干部后源的優質率

制定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對全市后備干部管理意見》,采取市委組織部和干部所在單位“雙重管理”模式,科學考察,定期調整,動態管理,不搞“終身制”,確保后備干部隊伍整體素質更高,結構更合理。

1、實行“雙重”管理。市委組織部在對后備干部管理的同時,干部所在單位負責做好本單位后備干部的管理教育。一是做好“傳幫帶”。做到工作上關心、政治上關懷、生活上關注。幫助后備干部解決工作、學習和生活上遇到的實際困難,安排本單位領導干部與后備干部結成幫助成長對子,發揮傳幫帶作用,把后備干部培養成專業能手和業務骨干。二是落實任務。為后備干部選擇專業書籍和資料指定學習任務,落實調研課題,督促他們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每半年要撰寫至少1篇有價值的調研文章。做好跟蹤指導,定期檢查,鼓勵科級后備干部參加繼續教育。安排工作任務,增加工作壓力,鍛煉他們獨立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同時還要結合后備干部的工作實際,三是加強實踐鍛煉。加強后備干部參政鍛煉、掛職鍛煉和外出鍛煉。安排他們列席本單位黨委會、黨組會、行政班子辦公會議。有計劃地安排后備干部到所屬基層單位擔任領導職務,或到本系統上級部門、系統外、域外進行鍛煉,學習借鑒上級部門和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讓后備干部了解本單位的重大事項,參與單位的各項業務和事務管理,增長才干,積累領導經驗,提升領導水平。

2、采取“立體”考察。重點采取三種考察方式,準確掌握后備干部的現實表現。一是與領導班子同步考察。在對科級班子進行正常年度考察時,我們把科級后備干部列為考察對象同步考察,參加對所在班子成員進行的民主測評和談話測評,重點了解后備干部的德、能、勤、績情況,并對后備干部進行綜合評價。對發現后備干部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二是在培訓中考察。兩年來,市委組織部先后組織了婦女、少數民族、30歲以下青年、工會、紀檢、專業技術等各類主體班次13期,培訓各類后備干部486人次,堅持在培訓中考察在考察中培訓,即組織入學測試,考察基本素質;進行專業培訓,考察專業技能;開展情景模擬,考察應變能力;開展實地調研,考察研究問題能力;開展訪貧問苦,考察親民意識;組織軍事訓練,考察吃苦精神。三是實行跟蹤考察。每年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和階段性重點工作,市委組織部對后備干部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新農村幫建、信訪接待的現實表現。對在以上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后備干部重點掌握,重點管理,重點使用。

3、保證“出口”暢通。建立全市后備干部隊伍信息庫,將全市確定的后備干部基本情況錄入信息庫,定期進行維護,及時掌握后備干部的提拔、調出、調入及變動情況,做好動態掌握。按照每三年進行一次調整的原則,定期進行素質測試和資格評審,對符合條件的積蓄按照后備干部進行管理;對不符合條件的及時進行調整,取消后備干部資格,不搞終身制,保證后備干部隊伍“源頭”充足,“出口”暢通。

四、大膽“用”,形成備用結合的干部選任機制

市委樹立了在一線發現干部,一線提拔干部,一線使用干部的用人導向。增設一線科級崗位,增加基層一線領導職數,大膽破格提拔后備干部,鼓勵干部積極到一線工作。對新提拔的科技干部堅持在后備干部中提拔,形成備用結合的選用機制。

1、打破輩分束縛,破格使用有發展潛力的“Y一代”。對于基本素質較高、能力較強、有培養價值的“80后”年輕一代,盡管他們資歷不深、輩分較低,尚未完全成熟,但為了青年干部快速成長創造條件,提供機遇,在使用中不受資歷和輩分限制,大膽提拔使用。三年來,全市有11名“80后”干部被提拔使用,其中,有2人被提拔為農村黨組織書記、有1人被提拔為科級班子主要領導。

2、不搞求全責備,大膽重用有一技之長的“另類”。對有一定專業技能和特長的后備干部,雖然他們實際工作經驗不足,為人處事與眾不同,被常人視為“另類”。為了挖掘他們的優勢,發揮他們的專長,在使用時不求全責備,不追求十全十美,把他們所具備的專長作為提拔使用的主要依據。三年來,我們大膽啟用了90多名后備干部充實到開發區、信訪、招商局等部門,承擔一定工作任務,其中,有9人被提拔到領導崗位。

3、不讓老實人吃虧,注重提拔默默奉獻的“老黃牛”。為了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原則,對那些多年如一日,堅持在一線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創造出不平凡業績的“老黃牛”式干部,盡管他們不會“跑”,不會“要”,一心工作,我們堅持不讓老實人“吃虧”,予以大膽提拔使用。三年來,有16名“老黃牛”式的干部被提拔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