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非法利益經驗交流
時間:2022-10-17 09:57:00
導語:領導非法利益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省委書記張學忠同志在分析到領導干部身陷非法利益格局的問題時曾多次強調指出:“關鍵在干部、要害是利益”。近年來,樂山市一些干部深陷非法利益格局,利用職務之便和影響謀取個人利益,嚴重擾亂地方經濟秩序,導致政令不暢、腐敗滋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破除領導干部身陷非法利益格局工作,以查處典型案件為突破口,以點帶面,舉一反三,全方位推進資源市場化配置,有效促進了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一、領導干部身陷非法利益格局的主要特點
領導干部身陷非法利益格局的主要表現就是官商一體或者官商勾結、相互利用、沆瀣一氣,結成盤根錯節的關系網絡,以經濟、政治利益為紐帶,運用合法的權力資源為小集團或個人謀取非法私利,形成利益聯合體。領導干部身陷非法利益格局是權力與非法利益的掛鉤,是腐敗發展到一定層次和程度的惡劣表現。從我市查處的領導干部身陷非法利益格局的案件來看,權力尋租的形式多種多樣,歸結起來主要有四個特點:
1、官商一體,公權私化。有的官商一體,腳踩兩只船,角色互換,利用權力和政策廣結關系網,直接經商辦企業謀取非法利益。有的配偶子女違規經商辦企業;有的放任、縱容配偶子女利用自己的職權和職務影響經商辦企業或從事中介活動;有的以投資入股方式獲取高額回報,變相受賄;有的和配偶子女串通一氣,利用手中的職權打招呼、批條子搞暗箱操作,謀取非法利益。如,市扶貧辦原副主任馬國剛,先是自己注冊公司,轉而以親屬名義繼續開礦,繼續在里面操作,利用職權謀取非法利益,利用非法斂取的錢財腐蝕和籠絡黨政干部。
2、官商勾結,以權謀私。有的官商勾結,以“改革”之名,行流失國有資產之實。如,犍為縣原縣委書記田玉飛與四川東能集團(民營企業)董事長兼總經理王德軍和川犍電力公司總經理官平相互勾結,狼狽為奸,在未經上級批準、未注銷回購股本以及隱匿巨額資產的情況下,幕后交易,將該縣在川犍電力公司中的國有股權違規違法低價轉讓給東能集團,從中收受賄賂1000余萬元,造成數億元國有資產流失。
3、自買自賣,巧取豪奪。有的欺下瞞上,空手套白狼,自買自賣,借資本運作之名,行侵吞國有資產之實。如,市政府原副秘書長、駐成都辦事處主任羅文超利用管理的缺位和制度的漏洞,打著資本運作的幌子,在未報經市政府和國資部門審批同意的情況下,騙取成都市相關部門的批文,將樂山大廈的項目、在建工程、土地使用權證等轉移到由其個人實際控制的虛假注冊成立的“成都樂山大廈有限公司”名下,非法侵吞樂山大廈國有資產。
4、違法行政,瀆職失職。有的不給錢不辦事,收了好處亂辦事,或行政亂作為或行政不作為,瀆職失職,嚴重偏離法制軌道。如,市中區水利局原副局長李X等人分別收取私營業主5000余元賄賂后,違法批準發放采砂許可證,對業主違法修筑攔水圍堰不制止,致使樂山市第三水廠取水處水位下降,取水困難,水質色度升高,威脅樂山市中心城區飲用水供水安全。
二、樂山市破除領導干部身陷非法利益格局的實踐
今年以來,我們緊緊抓住干部這個關鍵、利益這個要害,以整治礦業秩序為重點,以查處典型案件為突破口,采取有效措施,斬斷利益鏈、撕破關系網、打掉保護傘,在破除干部身陷非法利益格局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并取得了明顯成效。
1、統一思想,深化認識。市委先后4次召開書記辦公會、常委會和民主生活會,深刻領會省委張學忠書記關于“關鍵是干部,要害是利益”的深刻論述,把領導干部身陷非法利益格局等方面暴露出來的問題放到端正執政理念、提高執政能力和鞏固執政基礎的高度進行總結反思,形成“破除領導干部身陷非法利益格局是建設清明政治的根本,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保證”的共識。市委常委一班人在先進性教育活動分析評議階段,深入查找黨風廉政建設上的突出問題,敢于解剖自己,把“是否介入非法利益格局”作為黨性分析材料的必寫內容,作出專項說明,并對反映內容的真實性進行承諾,帶頭斬斷非法利益鏈,撕破謀私關系網。在全市11個縣(市、區)召開干部大會對干部和家屬子女違規經商辦企業清理、礦業秩序整治進行動員。通過報紙、電視、廣播宣傳信息和舉報電話1000多條(次),發放宣傳資料和書寫標語3萬多次(份),大力宣傳有關政策法規、破除干部身陷非法利益格局的重要意義和黨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努力營造破除非法利益格局的濃郁氛圍。
2、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市上成立了以市長掛帥任組長的整治和規范礦業秩序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各縣(市、區)也成立了相應的機構。全市共抽調200多名業務骨干到市、縣領導小組辦公室集中辦公,落實專項經費100多萬元,做到機構、人員、經費、責任四落實。針對破除領導干部身陷非法利益格局工作面廣、矛盾復雜、任務艱巨的特點,對紀檢監察、財政、國土資源、經委、工商、稅務、環保、安監、交通、水利、林業、公安、檢察、法院等相關部門的職責進行了明確分工,做到權責清晰、各負其責、協調配合,形成整體合力。同時,每個市委常委對口聯系一個縣(市、區),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督促檢查、具體指導、包干負責。
3、突出重點,認真整治。我市在去年多次進行專項清理的基礎上,又結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組織全市副科級以上黨員干部對領導干部及其配偶子女違規經商辦企業進行了自查清理,共清理出6名科級以上干部(其中縣級干部2人)以親屬名義經商辦企業或與他人合股經商辦企業。9456名領導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登記了從業情況,未發現有違規經商辦企業的問題。同時,狠抓礦業秩序整治,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省紀委文件精神,制發了《關于公務人員限期退出礦業利益格局的通知》(樂紀發[2005]12號),明確了專項整治的政策和紀律。全市近2萬名公務人員主動向組織申報承諾,清理出公務人員本人及配偶子女親屬涉足礦業利益經營共70人,其中副縣級以上干部4人;公務人員本人涉足礦業經營14人;配偶及親屬涉足礦業經營52人。在此基礎上,將礦業秩序整治工作與經濟發展、深化改革、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環保安全生產和反腐倡廉相結合,堅持礦業秩序整治、市場化配置礦權、以事實為依據法律為準繩和干部退出利益格局四不動搖,依法清算非法開采礦石量、環境生態破壞、偷漏稅、民爆物品和非法私了礦工死傷、違法審批情況五筆帳,打掉“保護傘”,撕破關系網,斬斷利益鏈,徹底查處各類違規違法行為。1-9月,全市取締非法開采點230多處,炸封死灰復燃的小煤窯和磷礦井洞73個;依法注銷礦山企業63家,依法追繳拖欠稅費和罰款2737多萬元,其中,追繳欠費1292萬元。
4、深化改革,創新機制。今年以來,我們對照國務院、省政府公布的8批取消和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對市級行政許可和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進行了再次全面清理,共清理出行政審批項目404項,取消行政審批項目164個。組織開展了“萬人評風、千家問計、百姓聽音”活動,采取集體座談、個別訪談、問卷調查、開通舉報電話、設置意見箱等形式面向社會各界廣泛查找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充分發揮社會的監督作用,有效制約干部權力運行。利用市級班子換屆,加大干部調整和交流力度,對17名縣(市、區)黨政“一把手”進行了調整,以正確的用人導向撕破謀取非法利益的關系網。加強招投標管理,成立了樂山市招標投標監督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嚴肅招標投標工作紀律,加強了對職能部門履行職責情況和招投標工作的監督檢查,糾正處理違規問題23個。大力推進資源的市場化配置進程。對經整治依法收回的礦權,可以繼續勘探、開發的,一律實行公開拍賣出讓。對新設置礦權,除國家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一律實行招標拍賣掛牌出讓,以拍賣為主。
5、依法查處,堅決打擊。從查處典型案件入手,堅決破除領導干部身陷非法利益格局。對以親屬名義經商辦企業或與他人合股經商辦企業的2名縣級干部進行了免職處理。對6名涉嫌身陷礦業非法利益格局的縣級干部進行了責令辭職和免職交流的組織處理。針對青衣江水質污染事件暴露出的相關職能部門和黨員干部執政理念不端正、執行力不強的問題,市委在省委提出處理12人的基礎上深挖細查,又處理了4人,其中縣級領導干部5人。對身陷非法利益格局涉嫌違法犯罪的原市中區水利局局長曹XX等5人移送司法機關追究法律責任。抓住井研縣三江鎮飲水污染事件,處理了包括一名副縣長在內的11名干部,其中免職2人。
通過破除領導干部身陷非法利益格局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深化了“三個轉變”。1-9月,全市共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523宗,面積118.52公傾,土地收益2.865億元。通過市產權交易中心轉讓國有資產15單,成交2077萬元;民營資產1單,成交1080萬元。二是促進了社會公平。取消行政審批項目,減少了權力尋租的空間;大力推進資源的市場化配置,減少了“暗箱操作”的機會;加強招投標監督,促進了資源市場化配置的公平與公正。三是純潔了干部隊伍。通過案件查處,清除了少數腐敗分子,挽救了一批干部。四是密切了干群關系。通過著力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深入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有效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了干群關系。
三、深層次破除領導干部身陷非法利益格局的思考
破除領導干部身陷非法利益格局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以學習貫徹《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為重點,以教育為基礎,制度為保障、監督為關鍵、改革為根本、落實為歸宿,長抓不懈。
1、加大教育和預防力度,增強領導干部的“免疫力”。“物必自腐而后蟲生”。領導干部身陷非法利益格局等腐敗行為與精神墮落、倫理道德滑波是互為因果、惡性循環的辯證關系。為此,要以構建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長效機制為契機,以領導干部為重點,將反腐倡廉理論作為各級黨委中心組學習的重要內容,納入黨校、行政學院和其他干部培訓機構的教學計劃,把反腐倡廉教育貫穿于領導干部的培養、選拔、管理和使用等各個環節,督促各級領導干部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已之心,自覺抵御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要堅持不懈地加強黨的宗旨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擺正位置,永遠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擺在第一位,把權力用在維護群眾利益上,落實在為群眾排憂解難的實際行動中,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要大力推進廉政文化建設,把反腐倡廉教育與思想道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社會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積極推動廉政文化進機關、進社區、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拓寬反腐倡廉教育的社會覆蓋面,在全社會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風尚。
2、建立健全規章制度,規范領導干部從政行為。制度是保障。防止公權私化,不僅要讓干部“不愿為”、“不敢為”,更重要的是讓其“不能為”。要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的要求,把制度建設貫穿于懲治和預防腐敗的全過程,做到用制度規范從政行為、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要建立健全領導干部廉潔從政準則,對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在行政決策、行政許可、行政征收、行政檢查、行政處罰、行政復議和遵守社會公德等方面的行為作出具體的禁止性規范。要建立領導干部配偶子女經商辦企業申報制度,對不同系統的領導干部配偶子女經商辦企業制定具體規定。要完善公示制度,將領導干部配偶子女的從業情況,在所在單位干部職工中公示,接受群眾監督。要建立公開承諾制度,把是否身陷非法利益格局作為民主生活會的內容,由領導干部進行公開承諾。要健全領導干部回避制度,對配偶子女經商辦企業的縣級以下公務人員實行職務管轄回避,縣級以上領導干部實行地域任職回避。要完善責任追究制度,將領導干部所屬下級身陷非法利益格局查處不力的行為,納入責任追究的范疇。
3、加強權力運行監督,確保權力正確行使。“權力傾向于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要切實加強黨內監督,支持和保障人大監督、政府專門機關監督、司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充分發揮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的作用,不斷拓寬監督渠道,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的立體監督網絡。要逐步轉變監督方式,從單一型監督向復合型監督轉變,從單純的事后監督為主向事前、事中監督為主轉變,從注重對人的監督向注重以關系全局的重大決策、重大行為等權力監督轉變,從領導主導型向制度主導型轉變,真正做到領導干部的權力運行到哪里,監督就延伸到那里,始終把權力運行置于有效監督之下。當前應抓好以下工作:一要推進政務公開。把人民群眾普遍關心、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作為政務公開的重點內容,科學編制政務公開內容的詳細目錄,廣泛、及時、準確、規范地向社會公開。二要加強對招投標的監督。轉換角色,只當裁判員,不當運動員,從第三方的角度客觀公正地進行監督。督促和協調各行政主管部門完善程序,堵塞漏洞,依法對招投標工作進行監督和檢查。三要加強信訪舉報工作。進一步拓寬、暢通信訪舉報渠道,整合信訪資源,提倡和鼓勵實名舉報,積極推行信訪辦理公示制,嚴肅查處對信訪人進行打擊報復的行為。四要強化黨內監督。堅持和完善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定期談話、請假考勤、誡勉談話和領導成員日常工作安排情況通報制度,加強對班子成員的監管約束,防止領導干部游離于組織管理之外。特別是要加強對“一把手”的監督,健全黨內民主,提高民主生活會質量,認真開展批語和自我批評。五要加強審計監督。建立健全任中審計與離任審計相結合的定期經濟責任審計制度,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關鍵部門和重要崗位領導干部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六要進一步加強巡視工作。改革和完善巡視制度,把巡視工作延伸到縣(市、區)一級,切實加強對領導干部特別是黨政主要負責人的監督。
4、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和條件。改革是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預防腐敗的重要途徑。改革不僅會加快發展,帶來經濟的繁榮、人民的幸福,而且能在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中形成強大的制約力量,形成平等、公平、廉潔的社會風氣,有效地遏制腐敗現象的產生。為此,要加大改革的力度,最大限度地鏟除孳生腐敗的土壤和條件,有效防止黨員領導干部陷入非法利益格局。要改革和完善決策機制,對重大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度資金使用進行集體決策。要改革權力運行機制。合理分解權力,建立起比較科學、合理、可行而且具有較強剛性的工作程序,形成以權力對抗權力、人人有權監督但又必須無條件接受監督、相互制衡的監督機制。要加大要素市場的改革力度。積極探索自然資源、企業國有產權、國有特許經營權、行政事業性資產等國有有形和無形資產的市場化配置,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深入推進“三個轉變”。
5、進一步強化執行力,堅決破除非法利益格局。執行是工作的生命線,是事業成敗的關鍵。要把強化執行力作為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以執行力的提高來增強破除領導干部身陷非法利益格局的成效。要站在端正執政理念、提高執政能力和鞏固執政基礎的高度,嚴格執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依法堅決破除領導干部身陷非法利益格局。要以查處典型案件為突破口,嚴肅查處濫用權力謀取非法利益的嚴重違紀違法案件、領導干部頂風違紀隱形經商或家屬子女違規經商行為、不按規定進行資源市場化配置的行為、在招標拍賣過程中搞暗箱操作的行為,堅決打擊礦業整治中以權謀私、官商勾結、化公為私的腐敗行為,堅決打擊非法采礦的“保護傘”,斬斷非法利益鏈。同時,加大對違紀違法分子的經濟處罰和贓款贓物的追繳力度,降低領導干部身陷非法利益格局的“黑數率”。要強化責任追究。對在破除非法利益格局中調查取證和處理工作不負責任、失職瀆職的,嚴肅追究責任。進一步完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辦法,加強督促檢查,對不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要充分運用組織處理和紀律處分的手段,嚴格實行責任追究。
精品范文
10領導任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