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思考一
時間:2022-10-27 08:21:00
導語:新農村建設思考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鋪鎮黨委在建設新農村過程中,采取領導包村、部門包組、干部包片的“三包”措施,努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全鎮11名黨政領導,22個站所、部門,125名機關干部職工分別與各村委會、村民小組和片區聯合結對,多管齊下共同抓好全鎮新農村建設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強隊伍,建保障。針對村“兩委”換屆后新任的部分村組干部不知道如何開展工作,綜合素質急需提高的實際,掛鉤領導、站所以及機關干部職工按照承包區域,采取集中培訓、個別指導等方式,對新當選的村組干部進行加強村級組織規范化管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主題的培訓,切實增強了村組干部的大局意識、發展意識和紀律意識,提高他們想事、干事、管事的能力,更好地擔負起優化一方環境、發展一方經濟、維護一方穩定的重任。
抓投入,解急難。各鎮領導、各站所、部門和全鎮干部職工,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的目標和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加大對包干村、組和片區的資金幫扶力度,按照上級爭取一點、鎮財政撥一點、站所籌一點、干部職工捐一點的辦法,為所聯系村、組和片區提供資金支持,今年以來,鎮干部職工累計為各村組籌措資金6.8萬元,有效解決了部分群眾吃水難、行路難、發展難的問題。
找路子,促增收。各掛點領導和站所、干部職工按照包干范圍,定期到包干區域進行調查研究,加強了同各村、組和干部群眾的聯系交流,了解他們的生產狀況,協助他們理清發展思路和生產發展目標。一是引導群眾按照揚長避短、發揮比較優勢的原則,幫助所幫扶的村確定和規劃好主導產業,通過結構調整調出優勢,調出特色,調出競爭力。二是大力發展優質梨產業和燈盞花產業,加快開發綠色和特色產業,全面優化農產品品質,提高農產品的經濟效益。三是積極組織和擴大勞務輸出,拓寬農民的就業渠道和增收空間。
創十星,建文明。各掛點領導和站所、干部職工按照包干范圍,圍繞十星級文明戶的創建和評選與各村、組和片區層層簽定目標責任書,要求各村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村規民約,健全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群眾自治組織,倡導和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深入開展普法教育活動,增強法紀觀念,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創平安村莊;合理規劃布局,大力整治臟、亂、差現象,清除柴草堆、糞堆、垃圾堆“三堆”,綠化主要村間道路,構建優美和諧的文明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