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制管理與經濟社會發展
時間:2022-11-17 07:17:00
導語:編制管理與經濟社會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幾年,煙臺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主動把機構編制工作納入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中審視定位,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努力促進機構編制管理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
(一)在機構設置上,注重因時因地制宜。牢固樹立與時俱進理念,服從和服務于全市發展大局,根據經濟體制改革進程,適時調整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管理體制,該撤銷的機構堅決撤銷,該設的機構積極主動地設上去。努力做到"兩個適應":一是,機構設置與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加快市場主體的培育和市場秩序的監管,是盡快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兩個重要方面。近幾年,我們按照市場經濟要求,一次性將8個專業經濟管理部門全部撤銷,授權十大企業集團經營國有資產,把政府與企業的行政隸屬關系轉變為資產紐帶關系,提升了市場主體的發展活力和市場競爭力。上輪機構改革,我們審時度勢,創新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將國有資產管理機構從財政部門獨立出來,設成政府工作部門,代表市政府,專司國有資產管理和監督職能。二是,機構設置與煙臺實際相適應。根據省委、省政府東部突破煙臺的要求,適應煙臺擴大對外開放和打造面向日韓制造業基地的需要,在具體機構的設置上,既堅持上下對口,又注意因地制宜。適時設置了招商引資和外商投資服務機構,部分經濟部門內部增設了外經服務機構,為推動招商引資,實現煙臺突破提供了組織保障。信息產業和汽車制造行業是煙臺近幾年異軍突起的新興支柱產業,為促進其旺盛的發展勢頭,我們強化政府信息產業和汽車制造行業的管理職能,適時設置調整和加強了相應行業管理機構,充實了工作力量,加速了這些新興支柱產業的急劇膨脹。為加快城市現代化建設,振興港口經濟,理順了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體制和港口管理體制,消除了影響城市建設和管理的體制性障礙,為建設現代化國際性港口城市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在事權劃分上,注重減少推諉,有利于管理。立足于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從降低行政運行內耗、提高政府效能的目標出發,著重理順好三個方面的關系:一是,理順部門之間的關系。按照相同或相近職能交由一個部門承擔的原則,調整理順了部門職能交叉的問題。先后將城管部門承擔的城市公共客運管理職能劃歸交通部門,實現了"一城一交"的管理體制;將規劃的監督檢查和亂搭濫建查處職能交由城市行政綜合執法部門,實行了審批管理與監察執法相分離;將土地、地質礦產和測繪職能合并,實現了對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的集中統一管理。二是,理順市與縣市區之間的關系。本著市級主要抓宏觀,區級側重抓具體管理和社區服務的原則,結合清理行政審批事項,共向縣級下放權限100多項,真正做到了該由縣一級辦的事項,堅決放到縣級去辦;依法合理劃分市與區的職責權限,先后理順了廣播電視、海洋管理、房產管理等方面關系,城市規劃、國土資源、市區公安等工作,實行了集中統一管理,下放了城市管理執法權,中心下移,較好地調動了市區兩級積極性。三是,理順縣市區與鄉鎮之間的關系。縣(市)直部門派駐鄉鎮直接為農業和農村工作服務的機構,盡可能地下放鄉鎮管理,健全了基層政權功能,促進了城鄉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協調發展。
(三)在事業單位管理上,注重資源優化整合。適應不同類型事業單位特點,按照提高公共服務效能的要求,以資源整合和改企改制為重點,確定事業單位調整方案,該弱化的堅決弱化,該退出的堅決退出,該強化的堅決強化,以弱化和退出的資源支持重點發展的領域。先后將5所中專學校合并成立了煙臺職業學院,將2所職業技術教育學校合并到煙臺技術學院,將600多所中小學合并重組,整合了教育資源。將分散的部門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建立了政府信息平臺,降低了行政成本,促進了信息資源的高效利用。全市先后撤銷了100多個重復設置、職能消亡和長期不能正常運轉的事業單位,凍結了70多個職能萎縮、任務不足、經濟和社會效益較差事業單位的人員編制,充實完善了醫療衛生、教育文化、公用事業、安全監察、社會治安等公共服務領域,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最大限度地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求。在整合完善的同時,較早地探索將生產經營性事業單位改為企業,將規劃建筑設計、地質勘探、審計會計中介機構等轉為股份制單位。截止目前,全市轉企改制的事業單位達330多家。
- 上一篇:國家機構編制MIS思考
- 下一篇:鄉鎮政權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