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強縣戰略實施交流

時間:2022-11-26 10:03:00

導語:人才強縣戰略實施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才強縣戰略實施交流

新世紀新階段,黨中央作出了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科學判斷,提出了人才強國戰略和黨管人才原則,制定并實施了加強和改進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方針。總書記在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上指出:“人才問題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的關鍵問題,人才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們務必從戰略高度深刻理解和認真落實總書記的講話精神,提高認識、正視差距、轉變觀念,切實增強做好人才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一)做好人才工作,是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把握經濟競爭主動權的必然要求。當今世界,人才資源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人才競爭已成為最核心的競爭。誰搶占了人才的制高點,誰就掌握了競爭的主動權。美國之所以能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關鍵在于擁有一支龐大的人才隊伍。據統計,全世界科技移民的40%被吸引到了美國。從1949年到現在,美國至少引進了200多萬國外人才,其中高級專門人才超過50萬。日本、韓國二戰后經濟迅速騰飛,其關鍵也在于重視科教事業和人才開發。日本只用20多年時間就跨入了世界發達工業國家的行列,其中人才的收益達52%,而技術和資本的收益分別是43%、5%。以色列是個國土面積僅2.8萬平方公里、人口不過560萬、自然條件極其惡劣的小國,但他們憑借強大的人才和科技優勢,躍入了世界經濟發達國家行列。這個國家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位居世界之首,每1000個勞動力中就有77個大學生,每1萬人中就有140名科學家。現在,人才的流動已經成為一種最大的資本流動。世界各國為了謀求發展,都制定了新的人才戰略,在人才的培養、吸引和使用上各顯神通。國內人才競爭也烽煙四起:“孔雀東南飛”,使深圳聚集了一支50萬人的科技大軍;上海構筑“人才資源高地”,近4年來吸引了13萬名高校畢業生;廣東正抓緊實施“院士工程”;山東正奮力推進“222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江蘇正在開展“六大人才高峰行動”;西部、東北地區都在利用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有利契機,形成較大的政策優勢,人才資源開發、引進的勢頭十分迅猛。本世紀頭20年,是我們必須緊緊抓住并且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誰抓住了人才,誰就真正抓住了戰略機遇期;誰用好了人才,誰就真正用好了戰略機遇期。我們一定要順應時代潮流,認清發展大勢,把握人才競爭主動權,開創加快石門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

(二)做好人才工作,是建設工業石門、實現全面小康的根本保證。人才是先進生產力的重要開拓者,是先進文化的重要創造者,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者。建設工業石門、實現全面小康,需要一支門類齊全、梯次合理、素質優良、新老銜接、能夠充分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宏大人才隊伍。然而,我縣人才工作卻面臨著許多突出問題,人才隊伍建設還存在著許多薄弱環節,人才總量不大、質量不高、結構不優等矛盾十分突出:現在,全縣每萬人口擁有專業技術人員僅137.5人,比全市少42.5人,比全省少64.5人,比全國少120.5人,且分布很不合理,80%以上的人才集中在第三產業,85%的人才擠在黨政事業單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高新技術人才十分匱乏。出現這些問題,既有自然條件的限制,又有經濟基礎的制約,也有人才工作上的差距。我們的人才意識不濃、用人機制不活、管理體制不順,我們吸引人才的條件不夠好、培養人才的力度不夠大、使用人才的載體不夠優,使一些優秀人才引不進、留不住、用不好。這些問題不解決好,我縣人才隊伍的現狀就很難得到根本改變,建設工業石門、實現全面小康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因此,我們一定要把人才強縣作為加快發展步伐、打造競爭優勢的長遠大計抓緊抓好。

(三)做好人才工作,是增強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現實選擇。國以才興,政以才治。重視人才,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人才強黨,是黨建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1931年8月27日,《中央關于干部問題的決議》指出:“在偉大轉變過程中,因干部需要的增加與干部缺乏形成的干部恐慌現象,成為黨在執行政治上組織上的緊急任務中一個嚴重的困難問題。”黨的七大召開前夕,同志在談到未來的中央委員會組成時說,不要求每個委員通曉各方面的知識,但必須要求每個委員都通曉某一方面的知識,由此組成的中央委員會就能通曉名方面的知識。正是因為看到了干部人才對黨的建設的極端重要性,黨中央才采取有力措施,克服了我黨歷史上的“干部恐慌”。在新的歷史時期,增強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最根本的是要培養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質的善于治黨治國的領導人才和各方面人才。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根據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從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高度,提出要把更多的優秀人才集聚到黨的組織中來,使我們黨成為優秀人才高度密集的執政黨。這是一種大氣魄,更是一種大智慧。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改革開放取得了豐碩成果,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去年,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4萬億美元,人均超過1000美元,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變化。進入新世紀之后,我縣改革開放邁出了實質性步伐,經濟增長保持良好勢頭,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生活得到較大改善。去年全縣完成國內生產總值38億元,同比增長11.8%。這為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良好的發展條件。現在,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也提出實施人才強省、強市戰略,我們要進一步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時代緊迫感,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及全國、全省、全市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人都可以成才和以人為本的新觀念,全方位開發人才資源,努力建設適應我縣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隊伍,為推進我縣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提供堅實的人才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