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宣傳交流
時間:2022-11-28 05:29:00
導語:法制教育宣傳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傳播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保障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必然要求。當前,應積極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法律需求的新變化,進一步推進憲法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重點抓好對領導干部、公務員、青少年、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農民的法制宣傳教育,創新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理念和形式,增強法制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法制宣傳教育是提高公民法律素質、推進依法治國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傳播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保障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保障和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重要性,全面落實“五五”普法規劃,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努力推進依法治國進程,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傳播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
傳播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是普法工作的重要任務。新世紀新階段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批轉的“五五”普法規劃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決議,圍繞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推進依法治國,切實抓好憲法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不斷深化法制宣傳教育。
進一步推進憲法的學習宣傳。著眼于維護憲法權威,大力宣傳憲法中有關國家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公民基本權利義務和國家生活基本原則等內容,教育和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牢固樹立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觀念,樹立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觀念,樹立公民權利與義務相一致的觀念,推動全社會形成崇尚憲法、貫徹執行憲法的氛圍。
進一步推進有關規范經濟社會發展的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著眼于推動科學發展,圍繞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促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等,積極宣傳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法律法規,深入宣傳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的法律法規,積極開展知識產權以及與奧運有關的法律法規的宣傳。
進一步推進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著眼于促進解決民生問題,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實加強教育、醫療、食品安全、生產安全、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等方面的法制宣傳。針對勞動爭議、房屋拆遷、土地征用以及國企改制過程中的實際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進一步推進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著眼于健全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針對群眾普遍關心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繼續深入開展以打擊各種假冒偽劣產品,打擊偷稅騙稅,整頓規范建筑、文化出版、網絡市場為重點的法制宣傳教育。積極宣傳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和國際經濟貿易法律知識,不斷提高企業和有關部門解決貿易摩擦、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
進一步推進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著眼于維護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大力宣傳基層民主自治、依法維權、依法信訪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引導公民依法行使權利、依法表達利益訴求、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推動執法和司法部門嚴格公正文明執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進一步推進物權法的學習宣傳。認真貫徹總書記關于學習宣傳物權法的要求,把物權法納入“五五”普法規劃,精心組織好學習宣傳。在全社會深入宣傳物權法的立法宗旨和基本內容,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充分認識依據憲法和法律對國家、集體和私人的物權給予平等保護的重大意義,牢固樹立依法平等保護和正確行使財產權利的物權觀念,為實施物權法營造廣泛的社會基礎。
進一步培育和弘揚法治精神。新時期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必須把弘揚法治精神作為重要目標和價值追求,在全社會和全體公民中大力培育崇尚法治、維護法治權威的精神。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教育引導全體公民特別是公務員和領導干部牢固樹立并自覺踐行以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為基本內涵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大力推進法治文化建設,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為基礎,繼承我國傳統法律文化的優秀成果,借鑒國外現代法治文化建設的有益做法,努力創造符合我國國情、體現時代特色的法治文化,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營造良好環境。
抓好重點對象促進全民普法
在開展全民普法的過程中,要重點抓好領導干部、公務員、青少年、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農民的法制宣傳教育。通過加強對重點對象的法制宣傳教育,推動全民普法不斷深入。
推進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各級領導干部帶頭學法、依法辦事,是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內在要求。加強領導干部法制宣傳教育,重在使各級領導干部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模范遵守憲法和法律,自覺地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依法行使權力、履行職責,促進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不斷提高依法執政水平。
推進公務員法制宣傳教育。公務員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經濟和文化事業以及社會事務,其法律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施。加強公務員法制宣傳教育,重在增強廣大公務員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堅持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執法為民,促進行為規范、公正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潔的政府建設。
推進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法律素質是青少年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質,對于提高全民族法律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加強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重在培養他們的愛國意識、法治意識、權利義務意識,養成自覺守法、依法辦事的習慣,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依法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推進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法制宣傳教育。提高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法律素質,是適應經濟全球化、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必然要求。加強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法制宣傳教育,重在提高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誠信守法、依法經營、依法管理的意識和能力,促進企業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現代經營管理制度,建立和諧勞動關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企業法治化管理水平,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推進農民法制宣傳教育。加強農民法制宣傳教育,是培養新型農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客觀需要。加強農民法制宣傳教育,重在提高農民法律意識和農村法治化管理水平,引導農民和農村基層干部依法參與和處理農村經濟社會事務,依法參與村民自治活動和其他社會管理;引導廣大農民自覺用法律規范自己的行為,依法表達利益訴求,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
創新普法工作提高實際效果
堅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是新形勢下法制宣傳教育增強適應性、提高實效性的客觀需要。要積極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法律需求的新變化,積極創新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不斷增強法制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創新工作理念。進一步強化以人為本的理念,把促進解決民生問題作為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尊重人民群眾在法制宣傳教育中的主體地位,注重調動人民群眾學法用法守法的自覺性,依靠人民群眾做好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進一步強化服務的理念,把為群眾服務貫穿于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全過程,堅持從群眾需要出發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把事關群眾生產生活的法律法規作為普法的重中之重,著力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在服務群眾中教育群眾。進一步強化培育法治精神的理念,把弘揚法治精神作為法制宣傳教育的重要價值追求,在重視法律知識傳授的同時,更加重視法律意識、法治精神的培育和法治文化的建設。
創新工作制度。認真總結法制宣傳教育的成功經驗,把經過實踐檢驗的成功做法上升為法規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推動普法工作。及時修訂和出臺重點普法對象學法用法的規范性文件,逐步建立和完善法制宣傳教育的考核評估制度、檢查督促制度、工作激勵制度和經費保障制度等。研究制定開展法治城市、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指導意見及實施辦法。積極推動地方法制宣傳教育條例的制定和完善,促進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
創新工作方式。在認真總結經驗、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積極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新要求,探索新途徑,豐富新載體,不斷提高法制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把法制宣傳教育貫穿于國家法治建設的各個環節,讓人民群眾了解立法、司法、執法程序,使法治建設的過程成為向人民群眾普及法律知識的過程。善于運用正反兩方面的典型進行教育,選擇一些重大典型案例,以案說法,闡釋法律知識,警示違法后果,提高群眾學法用法守法的自覺性。善于發揮大眾傳媒的作用,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各類媒體開展法制宣傳教育,不斷提高法制宣傳教育的覆蓋面和滲透力。發揮文藝作品的教化功能,創作出更多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法制文藝作品,使人民群眾在欣賞文藝作品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法制教育。堅持“三貼近”原則,緊密圍繞現代化建設實踐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實際,采取人民群眾易于接受的宣傳手段,增強法制宣傳教育的親和力,提高法制宣傳教育的實效性。
創新工作載體。法制宣傳教育主題活動是深化普法工作的重要載體。廣泛開展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活動,促進普法工作向基層延伸。深入開展“學法律、講權利、講義務、講責任”活動,引導公民依法參與社會事務,依法表達利益訴求,依法履行社會責任和義務。繼續組織好“12.4制宣傳日活動。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各種形式的主題教育活動,應注重實際效果,切實加強指導、檢查和督促,防止形式主義,不做表面文章。積極動員全社會的力量關心、支持和參與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推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深入開展。
- 上一篇:財稅體制改革交流
- 下一篇:社會主義文化發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