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生活管理經驗交流
時間:2022-05-18 03:40:00
導語:職工生活管理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設活力和諧企業,必須實現企業內部各種關系融洽相處,特別是企業主與職工、職工與職工之間應當團結互助、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瑞立集團從作坊式小企業,發展成為擁有職工2100多名的企業,職工來自全國各地,因職工地域來源、文化背景、生活習俗、學歷層次和年齡結構等方面的差異,職工內部利益關系相對復雜,容易形成不同的利益群體,這些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導致各類矛盾糾紛。針對這一情況,在建設活力和諧企業中,集團黨委探索成立了職工生活管理委員會,專門負責協調解決企業與職工、職工與職工之間的矛盾糾紛,較好地實現了黨組織柔性管理和企業剛性管理的有效銜接,創造了企業內部更具和諧的人際環境,推進了活力和諧企業建設。
一、職工生活管理委員會的組織設置
職工生活管理委員會是在公司黨委領導下的一個“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職工群眾性組織,其宗旨是“維護員職工合法權益、倡導健康文體生活、促進企業和諧發展”,主要職責是協調解決企業與職工、職工與職工之間的矛盾。成員由不同地域來源的職工代表42人組成,均由職工民主推薦產生,具有廣泛地域代表性。設正副主任9人,主要由企業黨政工團組織中的黨員中層干部組成。委員會每三年換屆選舉一次。
二、職工生活管理委員會的基本職能
委員會的基本職能是:教育、參與、溝通、協調、督促。一是教育,積極教育引導企業職工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公司規定的各項規章制度,組織職工開展貼近企業發展實際的形勢教育活動,引導樹立企榮我榮、企損我損的發展緊迫感和生產責任感。二是參與,積極參與企業有關職工利益的制度或政策的制訂,為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提合理化建議,共謀企業發展良策。三是溝通,在企業內部不同地域來源職工之間、集團總部與一線公司職工之間、管理層與職工之間,暢通交流渠道,架設對話橋梁,努力消除不和諧因素。四是協調,集中反映各區域職工的意見和呼聲,及時協調、解決企業與職工、職工與職工之間的矛盾,特別是化解勞資糾紛方面,積極維護企業各方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內部各方的和諧相處。五是督促,委員會對企業內部管理制度落實情況定期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改正,保持企業內部良好的管理秩序。
三、職工生活管理委員會的運行機制
為確保委員會在整合資源、形成合力方面發揮應有作用,在公司黨委的引導下建立健全了三項工作制度。一是協調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由委員會班子成員、公司黨委、工會、婦聯、共青團及企業有關負責人共同參加的聯席工作會議,及時通報情況、研究分析、協調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矛盾糾紛和職工普遍反映的問題。二是溝通聯系制度。通過采取召開民主懇談會、個別訪談、下車間與員工“零距離”對話、設立意見信箱等形式,深入了解掌握員工思想動態,幫助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糾紛。同時以黨員結對、責任聯系的形式,組織廣大黨員密切聯系職工群眾,開展思想解惑、工作解難、生活解憂,充分發揮黨員在聯系職工中的橋梁紐帶作用。三是關愛幫困制度。注重從細微處關心職工,引導企業經營者改善生產環境和生活條件,解決員工食宿、交通及子女就學等困難,通過建立“愛心基金會”、“職工醫療補貼”等形式的幫困扶助制度,真心關愛職工,凝聚了人心。
由于委員會有著很好的群眾基礎,憑借自身的工作優勢,能夠及時掌握基層職工的思想動態,在了解到職工之間存在矛盾時,能夠主動提前介入,有效進行協調矛盾。去年來,通過委員會調解糾紛共24件,調解成功率為100%,化解糾紛于萌芽狀態,很好維護了企業的正常的生產管理秩序。與此同時,委員會協助公司積極開展寓教于樂、健康有益的文娛活動,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陶冶員工情操,牢固樹立“團結、奮進、求實、創新”的瑞立精神。圍繞企業職工所需、所盼、所急,想方設法為職工排憂解難,引導企業為職工辦理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切實解決好職工實際困難。積極參與制訂公司一些關愛職工的制度,如建立“職工大病統籌基金會”、職工生日祝賀、生病工傷慰問、女性職工健康知識定期講座等制度,通過幫助企業實施“聚人心、筑和諧”工程,不僅使職工感受到活力和諧企業的溫暖,也使企業經營者真正認識到職工是企業和社會財富的直接創造者,關愛職工就是關愛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