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黨員教育活動經驗交流

時間:2022-06-05 03:13:00

導語:農村黨員教育活動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黨員教育活動經驗交流

為推動農村黨員“塑型”教育活動扎實開展,充分發揮“雙育”模式對提高農村黨員隊伍綜合素質的作用,今年以來,遵化市通過拓展培訓范圍、完善管理措施、健全保障機制,將農村黨員塑型教育活動引向深入。

一、拓展培訓范圍,增強塑型教育活動的廣泛性。一是將塑型教育活動橫向延伸到黨員后備隊伍。該市將入黨積極分子和新吸納的黨員計劃發展對象納入了培訓范圍,采取“創業技能培訓+黨的基本知識教育”的模式進行培訓,每年舉辦4期培訓班。每期培訓結束后,都要進行結業考試,考試成績合格者頒發《黨的基本知識教育結業證書》,作為吸收其入黨的一項重要條件,確保新發展黨員質量。二是將塑型教育活動縱向延伸到鄉鎮。各鄉鎮黨委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的黨員塑型教育領導小組,設立專門的辦公室,具體負責按照所轄村黨員的需求,結合本地實際,每年至少舉辦6期黨員“塑型”教育培訓班。目前,該市已有9個鄉鎮組織開展了此項工作,共舉辦養豬技能培訓班1期,養牛技能培訓班3期、食用菌培植培訓班2期、果樹栽培管理技術培訓班2期,核桃栽培培訓班2期,培訓農村黨員550多人,進一步了擴大黨員“塑型”教育活動影響力。

二、健全保障機制,保證塑型教育活動的持續性。一是資源整合機制。進一步健全了以市鄉黨校、就業服務局技能培訓學校、龍頭企業和產業結構調整示范園區等為主體的黨員“塑型”教育培訓基地,根據各類基地的職能以及所承擔的任務,進行統一規劃,建立起布局合理、分工明確、優勢互補的黨員教育培訓體系;健全黨員“塑型”教育教師隊伍人才庫,從市委黨校、就業服務局下屬培訓中心、涉農部門的技術骨干,龍頭企業技術人員中選拔了20名優秀人才作為專(兼)職教師。同時吸收了35名率先致富的專業大戶、農業協會骨干會員等鄉土科技人才,充實師資隊伍。二是經費保障機制。市級開展黨員“塑型”教育所需經費,主要以國家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補助為主,市財政和市管黨費給予適當支持的方式予以落實;各鄉鎮采取以國家對農業發展項目、龍頭企業的相關補助和鄉鎮財政投入為主,社會募捐一部分的方式籌建黨員“塑型”教育專項基金,從今年開始每年度不少于10萬元,專款專用,確保經費投入到位。三是督導檢查機制。組織部不定期采取聽取匯報、查閱資料、入戶走訪、民意測評等方式對各鄉鎮黨委組織開展黨員“塑型”教育情況進行督導檢查。重點檢查鄉鎮黨委的重視程度、經費投入情況、培訓任務落實情況以及教育培訓的成效如何。

三、實行跟蹤管理,提高塑型教育活動的實效性。一是逐人建檔,使之得到長期有效管理。建立了市、鄉、村三級備案制度,將受訓黨員的基本信息全部錄入微機,實現一級一檔,一人一檔。并實行動態管理,每季度進行一次回訪,及時了解掌握黨員培訓后創業、就業情況,家庭收入情況,完成黨組織交辦任務情況以及新的技能需求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培訓,切實將他們納入了黨組織的管理之中。二是搭建平臺,使之成為黨內活躍分子。充分利用“一掛雙定黨員責任區”活動這個載體,根據每名受訓黨員的技能特長,為他們明確了領辦致富項目和幫帶貧困黨員創業的職責任務,讓他們學有所用,率先致富,并積極踴躍地聯系服務群眾。同時,通過網絡設立“黨員創業論壇”,定期組織技能比武、先進典型報告會、觀摩會等活動,促使他們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三是定向培養,使之成為農村干部的后備力量。把在培訓中發現的黨員優秀分子作為后備干部人選進行重點培養,由鄉鎮黨委把他們安排在村主任助理的崗位上進行掛職鍛煉,村黨組織交辦社會工作任務進行實踐考驗,村“兩委”干部與他們結成對子進行一幫一培養。目前,已將236名具備村干部潛質的黨員納入后備干部管理序列,其中138名農村黨員后備干部在此次兩委換屆時當選為新一屆農村兩委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