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反腐倡廉建設的思考
時間:2022-10-06 11:00:00
導語:國有企業反腐倡廉建設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前,國有企業中的一些消極腐敗現象還沒有得到根本遏制,如果再不花大力氣加以遏制,必將動搖國有經濟基礎,國有企業改革也將功虧一簣。所以,需要我們正確認識國有企業反腐倡廉的重要意義,一是要認識到國有企業反腐倡廉關系國有經濟的鞏固與發展;二是要認識到國有企業反腐倡廉關系民心向背和企業穩定;三是要認識到國有企業反腐倡廉關系國有企業改革的成功與失敗。本文列舉了一些常見的國有企業腐敗行為,比如有以權謀私的,有貪污受賄的,有奢侈浪費的,也有腐化墮落的等等。文中還強調了國有企業反腐倡廉要實現五個轉變:一是在指導思想上,由以反腐為主向反腐敗、提倡廉政并舉、標本兼治轉變;二是在工作方法上,由一般抓向辦好試點、以點帶面轉變;三是在加大工作力度上,由反腐倡廉專項治理向專項治理與查處典型案件相結合轉變;四是在組織領導上,由反腐倡廉辦公室牽頭抓為主向“誰主管,誰負責”轉變;五是在工作落實上,由抓單項工作向實現“四個結合”、整體推進轉變。本文還針對反腐倡廉工作中存在問題,提出了加強國有企業反腐倡廉工作的對策措施:一是要加強教育,提高認識,增加拒腐防變能力;二是要抓好黨風廉政責任制落實,建立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三是要切實抓好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工作,加強制度建設;四是要完善監督制約機制,加大治本力度;五是要加大力度,堅決查辦違法違紀案件。
同志在中央紀委第三次全會報告中指出,“反腐倡廉工作一定要緊緊抓住教育、制度和監督三個關鍵環節,做到標本兼治。”目前,國有企業中的一些消極腐敗現象還沒有得到根本遏制,有的還在發展蔓延。前幾年下力氣糾正的一些突出問題有的又故態復萌,頂風違紀問題嚴重,某些國有企業的腐敗問題已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因此,國有企業反腐倡廉工作仍然是一項長期的任務。
一、要正確認識國有企業反腐倡廉的重要意義
1、國有企業反腐倡廉關系國有經濟的鞏固與發展。國有企業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當前,國有企業中存在的腐敗行為,不僅使國有企業資產被不法侵吞,造成國有資產大量流失,動搖國有經濟的物質基礎,而且擾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則和秩序,阻礙了國有經濟的健康發展。事實表明,腐敗行為對國有經濟的鞏固與發展起著直接的和嚴重的破壞作用。國有企業只有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嚴懲腐敗,打擊各種經濟犯罪,才能減少腐敗行為對國有經濟造成的損失,從而鞏固國有經濟并促進國有經濟的健康發展。
2、國有企業反腐倡廉關系民心向背和企業穩定。對國有企業中存在的種種腐敗現象,職工群眾深惡痛絕。尤其是在當前部分國有企業處于困境的情況下,一方面是許多職工下崗,生活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卻是一些企業領導干部腐敗行為仍在不斷產生并滋長蔓延,“窮廟富方丈”現象嚴重挫傷了職工群眾的積極性,引起黨群、干群關系緊張、對立,并影響企業的穩定。只有順應民心,抓好國有企業反腐倡廉,并取得明顯成效,才能取信于民,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從而確保企業穩定,促進企業發展。
3、國有企業反腐倡廉關系國有企業改革的成功與失敗。國有企業改革要取得成功,必須得到廣大職工的支持和參與。但是企業腐敗行為的滋生蔓延,嚴重干擾了企業各項改革目標的實現,使一些改革措施變形走樣,偏離了軌道。如在目前深化企業改革重要內容的股份制改造過程中,一些企業領導人巧取豪奪,損公肥私,利用各種手段隱瞞、轉移、侵吞國家資產,把大量原屬于國家的企業財產變成他們的個人財產。諸如此類的腐敗行為嚴重影響了改革的聲譽,動搖了職工群眾對改革的信心,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必然葬送企業的改革。因此,國有企業反腐倡廉直接關系企業改革的成敗。
二、國有企業腐敗行為分析
1、以權謀私。一些企業領導人把手中的權力作為恣意滿足個人私欲的手段,經濟上巧取豪奪,工作上假公濟私,生活上變公為私,在“孩子”、“票子”、“房子”、“車子”、“位子”等方面謀取私利,損害企業和職工的利益。
2、貪污受賄。一些企業黨員干部經不住金錢的誘惑,利用工作便利,或循私舞弊,非法占有企業錢財,或權錢交易,索要收受他人財物。貪污受賄在企業違紀黨員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
3、奢侈浪費。一些企業領導干部慷國家之慨,揮霍公款公物,追求排場闊氣和舒適安逸。如有的整天公款大吃大喝;有的利用各種機會公款游山玩水,甚至公款出國旅游;有的在企業生產不景氣時還購買豪華小轎車、裝修辦公樓等等。
4、腐化墮落。一些企業領導人追求西方資產階級生活方式,住高級賓館,出入歌廳舞廳酒吧間,洗桑拿浴,搞三陪,甚至生活糜爛,吸毒、。
目前,國有企業反腐倡廉面臨的形勢仍十分嚴峻,消極腐敗現象仍在滋長蔓延,頂風違紀猖獗。如果再不花大力氣加以遏制,必將動搖國有經濟基礎,國有企業改革也將功虧一簣。
三、加強國有企業反腐倡廉要實現五個轉變
1、在指導思想上,由以反腐為主向反腐敗、提倡廉政并舉、標本兼治轉變。要注重從體制、機制、管理、制度創新上來鞏固反腐倡廉工作的成果,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要從源頭上治理腐敗,以及加強“企務公開”工作,讓職工參與監督,有效地解決一些“熱點”問題,以此來遏制不正之風。
2、在工作方法上,由一般抓向辦好試點、以點帶面轉變。反腐倡廉工作面臨著人少、事多;雷聲大、雨點小的局面。怎么打主動戰?一要發揮職能部門主抓的作用;二要搞好指導協調;三要通過自己辦點,解剖麻雀,取得經驗,以指導面上的工作,取得反腐倡廉工作的主動權。
3、在加大工作力度上,由反腐倡廉專項治理向專項治理與查處典型案件相結合轉變。要通過執法監察、巡視、糾風、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發現案件線索。過去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往往注重一般的整改,沒有注重查處典型案件,特別是將頂風違紀的典型案件曝光。要通過新聞媒體曝光,增強反腐倡廉工作的威力和透明度,提高職工對反腐倡廉工作的信心,同時對搞不正之風的人起到警示作用。
4、在組織領導上,由反腐倡廉辦公室牽頭抓為主向“誰主管,誰負責”轉變。要逐步建立和完善黨政統一領導、各級政府主抓、條塊緊密結合、部門各負其責、反腐倡廉辦公室積極參與組織和協調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要根據反腐倡廉專項治理任務的具體情況,確定牽頭的主管部門和配合單位,反腐倡廉辦公室搞好指導協調,使工作順利開展。
5、在工作落實上,由抓單項工作向實現“四個結合”、整體推進轉變。糾風工作是反腐敗三項工作格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光就“糾風”抓反腐倡廉力度是不夠的,要注意做到“四個結合”:一是要與加強部門行業管理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行業主管部門的作用,結合加強行業管理抓腐敗,通過糾風促進行業管理。二是要與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結合起來,促進依法行政,保證政令暢通,做到令行禁止。三是要與行風評議、行風建設、創建文明示范窗口結合起來,形成“反與倡”相互促進的有效機制。四是要與倡廉各項工作結合起來,積極在源頭治理上取得實際成效。
四、加強國有企業反腐倡廉工作的對策措施
1、加強教育,提高認識,增加拒腐防變能力。國有企業腐敗現象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說到底,是在改革開放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一些國有企業的黨員干部放松了世界觀改造,理想信念發生了動搖,黨的宗旨丟到了腦后,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膨脹起來,在不良社會風氣和腐朽思想的影響下,不講政治,只講金錢;不講奉獻、只講索取,以致斗富、顯闊、縱欲,精神空虛,道德淪喪。“在狂歌勁舞中尋找刺激,在燈紅酒綠中領略瀟灑,在封建迷信中獲取寄托,在違法亂紀中求得平衡”。因此,要使國有企業黨員干部經受住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考驗,就必須重視教育,從根本上解決黨員干部世界觀這一首要問題。當前,國有企業黨員干部要認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穿于黨風廉政建設與反腐敗斗爭的全過程。要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中有關反腐敗,加強黨風廉政教育的論述。要開展多種形式的黨性教育、理想宗旨教育、艱苦奮斗教育、遵紀守法教育。通過教育,一方面不斷提高企業黨員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對企業反腐倡廉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克服“無關論”、“對立論”等模糊認識,從而在實際工作中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另一方面,使企業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在思想上構起一道廉潔防貪、拒腐防變的防線,自覺地抵制社會上各種不良風氣和腐朽思想的侵蝕。
2、抓好黨風廉政責任制落實,建立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當前,企業黨組織要把落實責任制作為堅持黨風廉政建設領導體制、工作機制的具體體現,要加大責任制的宣傳教育力度,增強領導干部的黨風廉政責任意識,使企業每個領導干部對自己的責任范圍負什么責都要明確。真正做到“兩手抓”、“四同時”,變少數人抓為全黨抓。要建立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重點追究以下幾個方面的責任:(1)本企業、本部門出現重大經濟損失的;(2)本企業、本部門發生重大事故和惡性事件的;(3)本企業不正之風嚴重群眾反映強烈,長期得不到解決和治理的;(4)企業領導人員子女、配偶利用其職權和職務上的影響,獲取非法利益,造成惡劣影響的。對查實確屬企業領導人責任的,依據有關規定嚴肅處理,從而把責任制真正落到實處。
3、切實抓好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工作。國有企業領導干部是否廉潔,不僅影響個人的威信,而且還直接影響企業內部的凝聚力和對外經營的信譽。因此,抓企業領導干部廉潔自律,不僅是企業反腐倡廉,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需要,還是愛護干部、搞好企業的需要。當前,要抓好企業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必須結合企業實際,嚴格落實《廉政準則》和中央紀委關于國有企業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尤其要將重點放在如何落實中央紀委四次全會提出的要求國有企業領導“五個必須做到”上。具體措施是:一是開好專題民主生活會。企業領導干部要認真進行自我剖析,注重提高專題民主生活會的質量,堅決糾正“講小不講大,講虛不講實,講明不講暗,講共性不計個性,講遠不講近”的“五講五不講”現象。二是抓好整改和查處。對查擺出來的問題,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認真徹底地加以整改;對于自查自糾不徹底的,要采取組織督促的辦法,幫助其糾正存在問題;對于那些明知故犯,邊反邊犯問題嚴重的要嚴肅查處。三是加強對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日常監督和考核。抓好企務公開工作,抓好基層評議領導機關,群眾評議領導干部的工作,進一步建立健全領導干部的廉政檔案,強化對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狀況的監督考評,要把職工代表對企業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狀況的民主評議結果作為評價、獎懲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對企業領導干部不廉不潔的,不僅不能重用,而且該處分的必須處分,該調離領導崗位的堅決調離,從而促進領導干部的廉潔自律。公務員之家
4、加強制度建設。完善監督制約機制,加大治本力度。遏制企業腐敗現象要靠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治標是從腐敗現象入手進行治理,治本是從腐敗現象產生的原因入手進行治理,治標能夠為治本創造有利的條件,治本能夠為治標奠定堅實的內在基礎,兩者是辯證的統一體。治標要從嚴,治本要加大力度,重在抓制度建設。鄧小平同志說:“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企業反腐倡廉無論是事前防范,事中的管理與監督,還是事后的懲處,都必須用法規、制度來規范和保證。在制定法規制度中,要注意法規制度的針對性、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中紀委五次全會以來,從行為規范、懲戒規范、監督保障規范到干部工作、機關工作等各方面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規和制度。如《廉政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制度,以其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已成為治病救人、懲惡揚善、反腐倡廉的有力武器。企業內部近幾年來也都制訂了一系列針對性強的反腐倡廉制度規定,為遏制腐敗行為發揮了一定的作用。當前,還要根據十五大報告的要求和實際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抓緊制定一批新法規制度。尤其要下大力氣改變制度訂歸訂、做歸做,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加強對法規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對那些不自覺、故意違反制度規定的,要嚴格執法執紀,嚴肅查處,堅決予以打擊,以維護制度法規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在抓制度建設的同時,還要進一步健全完善企業監督約束機制,特別是要針對企業領導干部和管錢管物等重點部門建立有效防范的約束機制,建立完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監督制度,發揮黨內監督、行政監督、群眾監督的作用,同時要加強政策研究,通過分析具體案例總結經驗教訓,追根堵源,逐步建立起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遏制腐敗的有效機制,努力造就一種黨員干部因紀律嚴明不敢腐敗,規章健全不能腐敗,監督有力不易腐敗的黨風廉政建設新局面。
5、加大力度,堅決查辦違法違紀案件。查處違法違紀案件始終是企業反腐倡廉的一項中心工作。因此,必須進一步加大力度,當前,一是要進一步完善企業反腐敗的領導機制。企業各級黨委、行政領導要把查案工作作為貫徹兩手抓、兩手硬的實際步驟,擺上議事日程,認真研究,具體部署,及時指導。對大案要案,黨政領導要親自出馬,實行包案責任制,幫助排除各種干擾和阻力,保證辦案工作順利進行。二是要突出重點,要以企業領導干部和企業管錢管物人員為重點,集中力量查辦大案要案,做到發現一起,嚴肅查處一起,堅決把頂風違紀的勢頭遏制住。三是要主動出擊,擴大案源。現在約%的案件線索來自群眾舉報。要從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和重大事故、嚴重違反政策、非正常經營虧損等問題入手,多渠道地收集和發現案件線索。四是企業紀檢監察部門要加強與檢察審計等執法執紀部門的協調配合,形成突破大案的整體合力。五是保證辦案質量。要嚴格依法辦案,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處理恰當、手續完備,使查處的每一件案件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 上一篇:供電企業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思考
- 下一篇:檢察官踐行廉政準則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