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監察工作做法經驗交流

時間:2022-05-25 10:40:00

導語:執法監察工作做法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執法監察工作做法經驗交流

2010年以來,市執法監察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工作部署,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創新舉措、強化監督,執法監察服務、保障、促進能力明顯提升,呈現出領域拓展、手段創新、制度健全、機制完善、亮點增多、影響力擴大等明顯特點,為確保政令暢通、保障科學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紀律保證。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一、突出重點,嚴明紀律保障科學發展

堅持圍繞推動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整合監督力量,創新監督手段,健全監督制度,狠抓監督檢查,打好執法監察“四大戰役”,確保中央、自治區和我市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到位。

一是打好經濟發展攻堅戰。以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為總抓手,以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拉動經濟發展為重點,著力打好工業經濟振興、五象新區開發、產業園區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完善、打造“中國水城”五場監管攻堅戰,確保重大項目高效、安全、廉潔運行。2010年對十項重點工程實行公開掛牌監察,2011年督促開展重大項目聯合審批,2012年全面實施特派監察員制度和巡查制度,2010年和2011年運行重大項目督查管理系統加強對項目建設全過程監控。五年來,共組織開展檢查活動3200多次,督促整改問題700多個,發出《督辦通知書》298份。與2010年相比,2011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加1443億元,翻了兩番,年均增長40%以上。

二是打好土地資源保衛戰。會同國土部門認真落實“兩個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切實加強保護耕地和節約集約用地工作,扎實開展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嚴格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深入實施“保紅線、保發展”工程,堅決查處違規違法行為,著力打好土地資源保衛戰,確保國家土地政策法規嚴格貫徹執行。五年來,共現場監督149宗土地招拍掛活動,共出讓土地面積24369.3669畝,成交額3704336.477萬元;認真開展2012年、2010年衛片執法檢查;嚴肅查處土地違法案件,五年來共給予47人黨政紀處分,其中,處級干部5人,科級干部及其它人員42人。5年來全市嚴格守住了耕地面積不少于618884.61公頃、基本農田面積為530861.62公頃的土地紅線。

三是打好生態文明守護戰。圍繞打造自然環境優美、空氣水質干凈、社會和諧健康生態的目標,會同環保等部門深入開展環保專項行動,嚴格落實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責任制,堅決督促關停高污染高耗能企業,全力推進污染減排,重拳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掛牌督辦整改突出問題,確保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政策措施落實到位。五年來,共出動執法人員34980人次,檢查工業企業13281家,查處違法行為330件,掛牌督辦93件。經過五年努力,我市的空氣質量優良率在全國躍升至第三,水環境質量、節能減排等工作在全區排名第一。

四是打好安全生產防御戰。會同安監部門督促落實安全生產監管責任,深入排查建筑施工、礦山、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等重點領域隱患,嚴厲打擊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嚴肅查處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確保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得到有效執行。五年來,共開展檢查187次,督促整改隱患點22萬多個,開展事故調查218起,給予92人黨政紀處分。與2010年相比,2011年全市各類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三項重要安全生產統計指標同比分別下降30.55%、14.78%、54.19%。市連續8年獲得自治區授予安全生產工作優秀單位殊榮。

二、突破難點,標本兼治推進工程治理

緊緊圍繞摸底排查一批項目、督辦整改一批問題、嚴肅查處一批案件、建立健全一批制度這個工作思路,標本兼治、懲防并舉,扎實推進工程治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排查整改一批問題。創新排查整改思路,延伸排查范圍,豐富排查內容,嚴格排查要求,實行整改“銷號”制度,并把問題排查、原因剖析、整改措施和完善制度有機結合起來,增強針對性、系統性、實效性,既整改個別問題,又分析研究研究普遍性問題,實現既治標又治本的綜合效果。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排查項目1673個,共排查出問題564個,完成整改507個,正在整改57個,整改完成率達到90%。

二是嚴肅查處一批案件。堅持把案件查處工作貫穿專項治理全過程,積極拓寬案源渠道,深挖細查案件線索,完善案件協查機制,建立重點案件掛牌督辦制度,增強查辦案件合力,集中力量嚴肅查辦違紀違法案件,推動專項治理工作深入開展。2012年9月以來,全市共受理舉報336件,立案95件,結案78件,給予黨政紀處分55人,其中縣處級3人,移送司法機關32人。

三是建立健全一批制度。把深化改革、強化監管、促進規范作為推進專項治理的治本之策來抓,切實加強規章制度建設,全力從源頭上治理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制定、修訂、完善制度59項,逐步形成工程治理長效監管機制。比如出臺《市委、市政府關于堅決制止和查處違法用地違法建設的決定》從源頭上遏制違法用地建設高發態勢,出臺《市國有投資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預選承包商管理辦法》和《市國有投資工程合理定價評審隨機抽取定標法》,改革招投標辦法,提高招投標效率,遏制圍標串標現象發生。同時,結合工程專項治理,深入開展治理違規變更規劃調整容積率專項治理工作和國土資源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共查找出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期間涉及房地產領域容積率調整項目70項,均無違規變更規劃調整容積率行為;共查找出國土資源領域可能導致腐敗的風險點1349個,對應制訂了842條防控措施。

三、突顯亮點,改革創新提升執法水平

緊緊圍繞構建具有特色執法監察新機制、新手段這個工作目標,開拓思路選準主攻方向,集中力量狠抓工作亮點,探索運用“制度加科技”,建立長效監管機制,提升執法監察水平。

一是打造招投標統一監管平臺。整合工程建設、政府采購、土地交易、產權交易四個交易市場交易軟件,建設統一虛擬交易平臺、統一運行程序、統一交易規則、統一信息、統一專家管理的公共資源標準化管理系統。同時,依托電子招投標系統、公共資源標準化管理系統建設公共資源交易廉情預警電子監察系統,打造特色的“1+1+1”公共資源交易統一監管平臺,加強對招標書審核、招標書公告、變更招投標方式、中標價格異常、刻意回避招投標以及對投標者特點、連續中標、投訴舉報分布趨勢等風險監控點同步實時監控,自動對異常現象進行預警,保障招投標依法依規運行。

二是打造“雙信息”平臺。依托政府電子政務網率先試點建設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開平臺,集中公開項目審批、建設管理、項目從業單位、從業人員、土地使用權、礦業權審批和出讓以及從業單位、從業人員信用等信息,提高項目公開透明度,強化項目監管。目前,共通過平臺集中信息2000多條。同時,建立健全失信懲戒和守信激勵制度,嚴格落實市場準入和清出制度,加大對失信行為處罰力度,共對22個200萬元以上項目,474家投標單位進行了“不良記錄”一票否決審核,其中有30家投標單位因存在工程款糾紛、勞務合同糾紛、工程施工合同糾紛被否決。

三是打造重大項目督查平臺。建立重點項目督查管理系統,把270多個自治區統籌推進重大項目、市本級重點項目納入系統管理,加強對項目建設從立項審批、招標投標、征地拆遷、工程進展、完成投資額、形象進展、項目問題的在線全程監督,及時發現和督辦未按規定節點完成任務的項目,有效解決當前重大項目點多、線長、面廣等新特點帶來的監督難題。2010年以來,通過“網上監察、網下督辦”的方式,督促整改問題60多個,全市重大項目如期開工率、竣工率和投產率都達到90%以上。

四、兼顧各點,統籌協調全面整體推進

按照常規工作不漏項、履職到位不缺位這個基本要求,積極履行工作職責,統籌協調搞好各項工作,全面整體推進執法監察工作。

一是參與專項檢查。五年來,先后配合開展有形建筑市場和施工現場“兩場聯動”、拖欠農民工工資、服務“兩會一節”、計生執法檢查、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情況、扶貧資金管理使用、征地拆遷和大石山區大會戰等專項檢查530多次,督促加強規范監管,及時糾正違規行為,確保各項任務按規定保質保量圓滿完成。

二是總結推廣經驗。五年來,先后對馬山縣采用“三同步、三超常規”推進中央投資項目的做法、高新區實施“不良記錄”一票否決制度、夢之島水晶城安全生產應急處置做法等進行了認真提煉,并加大總結推廣力度,充分發揮典型做法示范作用。

三是做好宣傳報道。五年來,注重總結歸納有效做法、工作經驗和工作體會,加大信息宣傳報送力度,全面宣傳推介我市執法監察工作,提高我市執法監察工作知名度。全市執法監察信息報道工作呈現“三高”特點——投稿數量高、采用率高、刊發規格高。2010年以來,共向中央、自治區和市級媒體投稿110多篇,獲采用100多篇,其中省級以上媒體4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