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普法教育經驗交流

時間:2022-07-04 04:33:10

導語:教育局普法教育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局普法教育經驗交流

加強普法教育,增強法律意識,提升公民素質一直是我局常抓不懈的一項重點工作。通過進一步完善機制、創新形式、豐富載體、拓展途徑等有效舉措,有力推動了區域青少年普法工作的蓬勃開展,為深化素質教育、優化教育環境、培養合格公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加強機制建設,推進普法教育向縱深發展

1、建立組織機制。區教育局建立了普法教育組織體系,不斷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成立了市南區教育系統普法教育活動領導小組,成員包括督導室、團委、教育科、安全科、體衛藝等部門和科室,制訂了領導小組的工作職責加強聯合指導監督,做好協調組織工作。各學校也成立了由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領導小組,統籌領導、協調和督查普法活動的安排部署和落實工作,做到有計劃、有部署、有制度、有考核,使各項計劃、要求和任務落實到位。

2、健全運行機制。區教育局和各學校都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和普法教育制度,做到“五有”,即有規章制度,有工作計劃,有輔導教師,有活動場地,有檢查評比,對青少年學生的法制觀念教育和預防犯罪教育常抓不懈。各學校還進一步建立健全了符合法律原則與規定的內部管理制度,形成具有法治理念的校園秩序和文化氛圍,使學校成為青少年學生參與法治實踐、培養法制觀念、提高法律素質的重要場所。

3、重視隊伍建設。各學校安排綜合素質高、教育能力強、法律知識實的教師擔任法制輔導教師,并有組織地對其進行相關培訓,提高了他們的自身素質。區教育局還高度重視整合利用社會和各部門的資源,為校園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提供人員支持。區教育局聯合區綜治辦開展了“校園綜治工作站”工作,整合了全區11個部門的資源,為每一所中小學都配備了“綜治服務聯絡員”,并把開展普法宣傳教育作為他們開展工作的重要內容。到目前為止,我區各中小學共聘任了法制副校長、校衛警官、交警輔導員、消防官兵等近200名“綜治服務聯絡員”,為廣泛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活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資源。

二、加強主渠道滲透,拓寬普法教育實施途徑

1、建立普法教育課程體系。各學校堅持把法制教育列為學校的必修課,認真抓好法制教育的計劃、課時、教材、師資“四落實”工作,逐步建立了較完備的學校法制教育課程體系。各學校還根據不同年級段的學生特點,采取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注重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法律知識,擴展學生的法制視野,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讓學生養成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行為習慣。

2、多學科滲透法制教育。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主渠道,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還要緊密結合其他學科的課堂教學。為此,各校尤其注重學科教學的滲透功能,要求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做到:找準一個“點”,即在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的結合點;設計一個“法”,即在學科教學中精心設計滲透的方法,既要不違背學科教學的基本規律與要求,又要有機滲透法制教育,做到含而不露,潤物無聲。

3、重視環境氛圍營造。各學校充分利用專刊、櫥窗及班級黑板報等宣傳陣地,張貼法制宣傳畫、法制剪報;利用學校電視臺和廣播,宣傳與學生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典型案例。通過營造濃厚的法制宣傳氛圍,讓師生了解學法、守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號召全體師生統一思想,切實推進依法行政、依法辦學、依法治教及爭做守法公民的進程。

三、加強載體建設,搭建普法教育一體化平臺

1、加強校內載體建設。區教體局充分利用學校教育主陣地,根據中小學生的特點,分層次、有針對性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法制教育活動,讓法制教育真正入腦、入心、入行動,取得良好的實效。一是體現常規性。區教育局在3月份和9月份設立了“法制教育周”,積極開展六個一活動:即觀看一部安全、法制教育專題片;開辟一期安全、法制或預防主題手抄報;開展一次安全、法制教育主題班會;舉辦一次法制教育主題征文;舉辦一場安全、法制專題知識講座;征集一條法制宣傳標語等。每個法制宣傳周主題不同重點不同,全方位、多角度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活動,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二是體現創新性。區教育局積極探索適合學校實際、學生特點的法制教育新途徑,聯合區綜治辦、市南區法院在中小學嘗試開設“少年模擬法庭”,讓師生了解和認識了法庭審判案件的一般程序,提高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而且為學生學習法律知識,親身實踐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將對預防青少年犯罪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區教育局在大學路小學組織了一次“少年模擬法庭”現場會,全區中小學師生代表200余人進行了現場觀摩,取得了“少年模擬法庭、教育兒童少年”的良好效果。三是體現針對性。區教育局針對不同年齡學生開展了不同的教育活動,比如在低年級學生中開展的“法制童謠”進課間活動,讓低年級學生通過編寫童謠、背誦童謠、傳唱童謠等方式,潤物細無聲地接受到普法教育;在中年級開展“我與法制”小故事評選活動,將學生對《交通法》《消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理解通過故事的形式表達出來;在高年級和初中開展“安全法制情景劇”劇本征集活動,讓學生通過創作、表演、觀看小話劇的形式,宣傳各種法律法規知識,不斷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

2、優化校外教育環境。以家庭、社區為依托,做好普法教育的普及與推廣。一是著力抓好家庭教育。通過開展“家長學校”各項活動,引導家長主動加強對法律常識和教育知識等方面的學習,讓家長用律已正已的思想和行動影響孩子,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同時,通過家長會、建立聯系卡、定期家訪等方式,多渠道、多方面掌握青少年的心理動態,從而使孩子一旦出現心理問題即能得到及時的發現與矯治。積極開展“大手拉小手”、“帶法回家”和“我與父母同學法”等普法實踐活動,使學生和家長共同學法,相得益彰。二是廣泛開展社區普法宣傳。充分發揮社區在青少年兒童工作中的時間和空間優勢,利用節假日廣泛開展社區普法主題活動,利用社區資源廣泛設立法制宣教基地。目前,我區已在海軍博物館、山炮臺、德式監獄舊址博物館、團島污水處理廠等地建立了社區普法教育基地。三是凈化青少年成長環境。區教育局充分發揮“校園綜治工作站”作用,各相關部門根據工作職責,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對校園周邊環境進行了集中整治。教育局還與相關部門協調抓好網吧專項治理、互聯網有效監管等工作,同時積極推廣一批內容健康的網站,凈化青少年網上空間,為青少年營造一個和諧、安全、健康的學習和生活空間。

普法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上述工作也僅僅是我局在新時期形勢下開展普法宣傳教育工作中的一些探索,還有許多工作仍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區教育局將不斷深化此項工作,通過各種渠道、各種形式、各種方法積極推動普法教育在校園中蓬勃開展,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