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聯席會議講話
時間:2022-11-04 10:42:00
導語:金融聯席會議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認真總結,充分肯定近年來全市金融工作
本屆政府任期以來,從2003年至2006年,是**經濟社會發展最好、進步最快的時期。作為經濟發展血液的金融業,近年來充分發揮了支持經濟發展的核心作用,著力推進區域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深化金融改革,優化金融服務,維護金融穩定,實現了區域經濟與金融的良性互動、共同發展。突出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金融總量規模實現新突破。2006年全市銀行各項存款余額達到717.1億元,貸款余額達到559.06億元,存、貸款余額均比2002年增長一倍,特別是2006年存貸款增速、增量均達到歷史高位。可以說,2004年以來受宏觀調控影響,困擾我市經濟發展的資金瓶頸制約得到了有效緩解。
二是金融服務水平實現新提高。金融主動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通過信用長三角論壇、金融創新產品展示會、經濟金融發展懇談會、銀企洽談會等專題活動的開展,金融機構市場營銷觀念得到更新,營銷機制不斷完善,經營模式有所優化,各家銀行紛紛主動上門,營銷服務產品,推進了銀企協作。金融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一方面通過加大產品創新力度,及時推出小型企業貸款、創業成長貸款、應收賬款打包、國際雙保理等業務新品種,改進信貸服務;另一方面積極推進現代化支付體系建設,深化推廣“一戶通”,加快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推廣使用,德清縣農村信用聯社成功加入杭州票據交換,企業資金使用效率進一步提高。金融社會影響力進一步擴大,通過開展城鄉人民幣反假、金融政策和產品知識宣傳等活動,促進了社會信用建設和城鄉居民投融資風險意識的強化。
三是金融整體競爭實力實現新提升。金融機構機制不斷優化,國有商業銀行積極落實各項改革措施,穩步推進落實股份制改造后各項管理機制調整;城市商業銀行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健全內部管理;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工作以專項央行票據兌付為契機,進一步完善了各項法人治理和內部管理機制。銀行經營狀況不斷改善,在信貸投放快速增長的同時,全市銀行業不良貸款額、不良貸款率“雙降”,扭虧為贏。全市不良貸款余額2006年末比2002年末下降29.25億元,下降到13.87億元;不良貸款率下降13.46個百分點,下降到2.52%;2006年末實現賬面盈利14.21億元,而2002年末則虧損2.02億元。
四是金融機構改革取得新成效。人民銀行與銀監局分設后,對銀行業的監管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各行以加快體制改革和機制轉換為重點,切實轉變經營理念,走特色經營之路,探索扁平化管理、集約化經營的路子。工商銀行持續推進信貸管理流程再造,優化貸后管理;農業銀行引入經濟利潤的管理模式,實施風險資產模擬撥備制度和模擬資本金管理;建設銀行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將工作重點從總量減員向結構性戰略性調整轉移;交行管理體制屬地化以后,實現了快速發展,近三年規模翻了一番;商業銀行、南潯合作銀行等小法人機構積極開展經濟資本試點工作,初步建立了經濟資本預算管理和以經濟資本為核心的資本約束機制和績效評價機制。
五是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取得新進展。全市銀行機構進一步健全信貸支持弱勢群體的長效機制,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助學貸款政策,配合有關部門做好下崗再就業小額擔保貸款。全市保險機構繼續積極發揮保險業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穩定器”作用,2006年各項保費收入達到17.6億元,比2002年增長9.57億元,保險金額超過2500億元;全年共理賠4.01億元,是2002年的15倍。
二、認清形勢,切實增強金融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今年是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之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關鍵之年,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市委五屆十二次會議明確了“好中求快、全面協調、穩中求進、惠民富民”的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全市金融工作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努力全面準確地把握國際國內宏觀經濟走勢和全市經濟金融運行形勢。
(一)國際國內經濟形勢。
當前,國際國內環境總體上有利于我國經濟繼續平穩較快發展。從國際上看,美國經濟增速雖有所放緩,但仍能保持一定增長;日本企業投資的拉動作用增強,經濟進入增長軌道;歐元區消費和投資趨于回升;亞洲和拉美地區經濟增長勢頭良好。但是,國際能源資源價格高位波動、全球經濟失衡矛盾突出、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地緣政治和安全局勢錯綜復雜,形勢發展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潛藏著一定風險。從國內看,我國經濟正處于較快發展階段,國內生產總值保持兩位數增長,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工業化、城鎮化步伐加快,市場體系和市場機制日益健全,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增強。但是,制約經濟健康發展的深層次、體制性、長期性問題仍然存在,金融調控、改革和發展面臨諸多矛盾和挑戰。
(二)全市經濟運行形勢。
經過前幾年的較快發展和結構調整,各經濟主體適應宏觀調控的能力不斷增強,全市經濟增長的基礎更加牢固,主要表現在:農業和農村經濟隨著新農村建設的各項政策和措施的落實到位,有望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工業經濟發展勢頭良好,支持經濟增長的供給能力有所改善;工業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快,“十一五”規劃項目相繼啟動,民間投資積極跟進,將為投資增長提供一定動力;居民收入將保持穩定增長,社會消費穩步回升,價格漲勢保持平穩;前幾年利用外資項目將形成新的出口增量,從而實現外貿出口較快增長。但與此同時,經濟發展仍面臨較大的內外環境壓力:一是投資受政策約束等因素影響,增長速度不會太快;二是國家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新的電價調價方案已經出臺,水、氣等產品價格也將調整,再加上社會保險的全覆蓋,倡導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企業的經營效益將產生影響;三是新的貿易壁壘不斷出現,人民幣繼續升值的壓力仍然存在,外貿出口面臨較多的不確定因素。
(三)全市金融運行形勢。
近年來全市金融業實現了快速健康發展,規模總量四年翻了一番,金融實力有了較大增強;隨著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深化和農村金融改革的推進,金融機構的市場主體地位得到強化;全市經濟發展態勢良好,為金融運行提供了較好的基礎和條件;經過幾年的宏觀調控,我市金融機構在信貸投放節奏的把握和適應宏觀調控的能力上都有所增強,這些都將有利于全市金融繼續保持平穩運行。同時也要看到,全市金融業面臨著保障要素供給和防范金融風險的雙重壓力,面臨著提升金融產業與支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雙重任務,金融運行仍面臨不小的挑戰:一是金融業全面開放帶來的挑戰,我市金融業發展整體水平不高,盈利模式單一,經營機制不夠靈活,還缺乏足夠的應對能力;二是信貸增長面臨有效需求回落的制約,中長期貸款需求不足問題將依然存在;三是連續的收縮流動性貨幣政策特別是四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對我市金融運行的影響將可能進一步顯現;四是在經濟減速增長背景下,房地產等一些潛在的金融風險有可能暴露,風險反彈壓力依然存在。
總的來說,我市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全市增長方式轉變、社會轉軌、結構轉型的任務越來越迫切。全市金融系統要進一步切實增強又好又快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搶抓新機遇,迎接新挑戰,堅持在發展中解決問題,在發展中增強實力,確保全市金融運行穩定與安全,為全市做大經濟總量、提升發展質量,增強綜合實力,提供有力的核心支持。
三、真抓實干,大力推進金融工作實現新跨越
今年是全市金融深入貫徹“十一五”規劃,推動金融工作實現新跨越的關鍵之年。今年全市金融工作的總要求是:著力推進經營模式和增長方式轉變,加快現代金融企業建設步伐,切實改善提高金融服務,做強做大金融產業,為實現新一屆經濟與金融的良性互動、共同發展開好頭、起好步。全市金融系統要銳意進取、真抓實干,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大力支持、協調配合,確保把今年金融工作的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具體強調四個方面的工作要求:
一要主動適應宏觀調控,加快科學發展。金融作為經濟的核心,必須始終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發展思路,創新發展模式,創新發展舉措,努力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今年,要素制約特別是土地制約將越來越剛性,資金供應也將趨緊。為此,全市金融機構必須抓牢宏觀調控形成的“倒逼”機遇,加大調整力度、加快轉型速度,以自身改革為契機,努力做好適應性調整和戰略性調整兩篇文章,化被動為主動,進一步做大總量、提升質量。農業銀行要抓住股份制改造的機遇,進一步轉換機制,創新管理,特別是要用足用好核銷、剝離等政策,化解歷史包袱。工、中、建、交等已完成股改的銀行,要盡早適應新體制、新機制,盡早使改革形成的機制優勢轉化為發展活力。城市商業銀行要進一步明確發展定位,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積極探索資本金補充渠道和方式,增強發展后勁。農村信用社要繼續以央行專項票據兌付為契機,調整和優化組織體系,建立健全市場化的激勵約束機制。2007年,全市金融機構力爭新增存款110億元,新增本地貸款90億元,新增異地融資50億元,不良貸款比例下降到2.5%以下,金融業經營效益再上新臺階。各保險公司要認真貫徹全市保險工作會議精神,積極開拓新領域新產品,規范經營,良性競爭,健康發展,全市保費收入達到19億元。
二要著力加大信貸有效投入,優化信貸投向。各金融機構要切實加強對宏觀調控政策的理解和把握,結合地方實際,認真做好行業市場分析,在保持信貸增量增長的同時,優化信貸投向。牢牢堅持“工業立市、工業強市”的方針,緊緊圍繞先進制造業基地和先進制造中心建設,大力配合“二三三”產業結構調整,確保全年信貸增量的40%以上、絕對額不低于40億元用于工業企業。圍繞“1381行動計劃”,進一步完善金融支農政策,切實加大現代農業投入,大力支持農產品基地建設、“強龍興農”工程和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發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積極穩步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和農村政策性住房保險工作,加強承保理賠服務,有效發揮保險的經濟補償功能,使農戶真正得到保障。加大金融創新力度,將中小企業貸款拓展作為優化信貸結構的重點,在營銷中主動接軌、在服務上主動貼近、在產品上主動適應,同時充分發揮擔保公司的作用,努力滿足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繼續支持基礎設施“六大百億”重點工程建設和服務業“八大行業”發展,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助學貸款和下崗再就業小額擔保貸款等的相關措施,促進社會經濟協調發展。
三要切實增強服務理念,改進金融服務。近年來,全市金融系統在業務發展的同時,狠抓營銷體系完善和文明服務工作,金融文明服務、先進性銀行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但是按照構建和諧金融、建設創新型行業的要求,在很多方面仍需進一步加強。全市各金融機構要著眼長遠,把服務建設作為一項長期工作,切實增強“以客戶為中心”的現代金融服務理念,彰顯金融行業服務魅力。要以細分目標市場和客戶為抓手,采取差異化營銷策略,滿足不同層次客戶的服務需求,提高服務效率。要想客戶所想,大力拓展創新創優業務,進一步延伸金融服務領域,幫助中小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完善財務核算機制,改進結算方式,增強資金運用能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滿足客戶多元化金融服務的需求。要以客戶滿意為基礎,強化員工技能培訓,加強營業網點管理,提升窗口服務質量,爭創一流服務水平,并保持暢通的客戶溝通渠道,自覺接受客戶監督。
四要深化強化風險管理,維護區域金融穩定。各金融機構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確保維護區域金融穩定。要進一步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培育內部控制文化,落實授權制度,加強責任約束,強化重要崗位人員和重要業務的管理,嚴防道德風險和操作風險,努力做到能夠發現、解決問題和風險,而不是掩飾問題、遮蓋風險。要抓住當前市場化改革的有利條件,進一步強化風險防范機制建設,加強信貸管理,嚴格把握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產業發展政策取向,防止信貸資金進入違規的項目和企業中去,確保金融整體運行質量。人民銀行和銀監分局要進一步強化“大金融”理念,完善日常監測評估工作,積極拓展金融穩定工作內涵,研究小法人金融機構、民間借貸、社會非法金融活動、房市、股市等風險苗頭和對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影響,探索建立金融穩定工作交流協調機制和風險防范、突發事件處置機制,嚴格標準,強化監管,督促金融機構積極防范和堅決打擊各類金融犯罪活動,改善金融生態環境,維護良好的金融市場秩序。同時,年關將近,各單位主要負責人要強化教育,落實責任,嚴格督查,認真落實好各項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
- 上一篇:政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講話
- 下一篇:全市工業經濟會議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