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工作座談會講話
時間:2022-11-04 11:13:00
導語:社會保障工作座談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回顧改革歷程,充分肯定成績,增強勞動保障工作信心
(一)就業再就業工作全面推進(略)
(二)社會保險征繳辦法得到創新發展(略)
(三)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在全省率先起步(略)
(四)城鎮居民合作醫療制度開始試行(略)
二、分析當前形勢,牢牢把握大局,理清勞動保障工作思路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勞動保障工作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進一步完善大社保體系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是維護和發展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客觀需要。當前擴大就業所面臨的壓力日益加大,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任務十分艱巨。新形勢下的勞動保障工作,領導更加重視、百姓更加關注,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
一是從上級政府的工作要求來看:隨著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理念的提出和不斷發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視社會保障工作,對我們勞動保障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下達的任務越來越重。中央和省都通過了勞動保障“十一五”規劃綱要,加強了對今后五年勞動保障事業發展的規劃和指導。省政府最近召開的全省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更是對抓好今后的社保工作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并連續下發了六個關于勞動保障工作的重要文件。
二是從人民群眾的保障需求來看: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社會保障意識日益增強,對社會保障權益越來越重視。與此同時,廣大群眾對維護自己合法勞動權益的意識越來越強烈,維權行動明顯增加。據市勞動保障局統計,立案的勞動保障舉報投訴案件從2002年的533件上升到了2005年的2227件,立案的勞動爭議仲裁案件從762件上升到了1360件,勞動合同簽訂率也從75%上升到了87.5%。
三是從社會保障的自身發展來看:我市社會保障體系從無到有,經過長期的創新發展,不斷健全和完善。社會保險體系的險種由養老、醫療逐步發展到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五大保險,保障對象從單一的就業人群逐步向全體人民轉變,保障區域也從城市逐步拓展到了農村,大勞動保障的格局已經初步形成。在新時期新形勢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無論是基本原則、體系構建、制度安排,還是運行管理,都面臨著承前啟后、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歷史重任。
總而言之,我國經濟社會處于重要的轉型時期,勞動保障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但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勞動保障形勢也更加嚴峻,困難和問題也更加多。從事勞動保障工作的同志務必保持清醒的頭腦,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勞動保障工作全局,全面理清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思路,當前尤其要把握好以下三點:
一要堅持執政為民,轉變職能,把勞動保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社會保障是社會穩定“安全網”、經濟運行“減震器”和社會公平“調節器”,抓好社會保障工作是政府切實履行職責、體現執政為民的重要內容。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把社會保障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充分發揮其在加強社會管理、提供公共服務中的重要作用。各級政府要積極調整公共財政支出結構,逐步形成勞動保障財政投入的良性增長機制,為勞動保障事業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二要堅持城鄉統籌,探索機制,為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破好題。從事勞動保障的同志要對農村社會保障工作有一個客觀的認識,既要看到我市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已經初步形成,又要看到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還處在低水平階段。各級各部門要深刻把握“兩個趨勢”的重要論斷,以當前我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實驗示范區建設為契機,順勢而為,加快推進新農村社會保障工作。堅持“多條腿走路”,在政府和全社會給予必要支持的同時,要看到“農民生活資料與生產資料緊密聯系、土地是其最基本的社會保障”的特點,統籌兼顧好推進城市化與保護農民土地權益的關系,研究與農村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切入點和運行機制,推動城鄉社會保障工作協調發展。
三要堅持實事求是,穩步推進,走勞動保障事業可持續發展之路。社會保障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復雜的工程,勞動保障工作也有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勞動保障工作不能吃光祖宗飯,也不能斷絕子孫糧,要為政策制度的后續發展留下空間和余地。出臺政策的基本點是,制度從體系上要不斷健全,水平起步時可低一點,以后可逐步提高,一下子很高,要調整下來很困難。要深入調查研究,把握好節奏,有條不紊、循序漸進推進勞動保障工作。
“十一五”時期我市勞動保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從維護勞動者切身利益入手,逐步形成擴大就業和穩定勞動關系、完善社會保險體系相互促進的勞動保障工作新機制,建立健全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比較完善的勞動保障運行機制,逐步實現城鄉就業比較充分、社會保障比較健全、勞動關系比較和諧、分配格局比較合理、管理服務規范高效的目標,為我市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實現全面小康社會作出新的貢獻。
三、貫徹省府要求,突出工作重點,開創勞動保障工作新局面
結合省政府文件精神,再強調一下當前幾個重點問題:
(一)關于推進工傷保險擴面工作。今后三年,省里要組織實施推進工傷保險參保率的農民工“平安計劃”,我市到2008年底的參保任務是50萬人,而目前參保人數僅為20萬,差距很大。工傷保險擴面工作成為當前我市社會保險工作的頭等大事。現在職工的主體是農民工,農民工進城打工,是想賺點錢改善一下生活,但同時面臨的風險也很大,如果沒有參加工傷保險,一旦出現工傷,不僅錢賺不到,日后的生活也會沒有著落。設身處地為農民工想一想,五大保險中,工傷保險是第一需要,是當務之急。去年年底我們研究決定,工傷保險也實行申報參保,讓未參加養老保險的農民工先行參加工傷保險。工傷保險是社會保險工作的牛鼻子,牽住了,就能拉動其他社會保險工作的進展。參加工傷保險,職工個人不繳費,用人單位繳很少的費,職工和用人單位的積極性都很高,工傷擴面難度不大。工傷保險參保率上去了,勞動合同簽訂率就上去了,其他社會保險也能逐步跟上去。因此,工傷保險擴面,不僅是上級的要求,而且是廣大職工的呼聲,是我們加強社會保險工作的需要,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快推進。
(二)關于做實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做實養老保險個人帳戶是為老齡化高峰的到來提前做好準備。做實養老保險個人帳戶,要求各級政府切實加大對養老保險的財政資金支持力度。省政府對做實個人帳戶的目標已經有明確的規定,勞動保障和財政地稅部門要按照省政府的要求,認真調研分析,把帳算好,根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結余能力和財力狀況,研究確定起步比例,逐步做實養老保險個人帳戶。
(三)關于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工作。建立市區城鎮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是今年市政府的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領導重視、群眾關注,必須確保明年1月1日前實施。近段時間,市勞動保障局、吳興區、南潯區工作抓得很緊,推得很快。盡管區里的實施主體是衛生部門,但是區人力資源部門要關注進展,大力配合,在機構設置、人員編制上給予必要的支持。
(四)關于完善“五費合征”工作。我市“五費合征”工作在全省先行一步,積累了不少經驗。目前,我市的“五費合征”工作僅是初步的,參加各大社會保險的人員是不一致的。省里提出了“五統一”規范要求,即參保登記統一、征收機構統一、繳費基數統一、征繳流程統一、數據信息統一。下一步要加快各大社會保險的擴面工作和費源的監管工作,同時要研究醫療保險和其他保險的基數統一問題。
(五)關于維護職工的合法勞動權益。各級黨委、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維護廣大職工特別是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國務院、省政府先后發文要求切實解決農民工問題,國務院是40條,省政府是31條,各級各部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實解決農民工問題。10月8日中央將召開十六屆六中全會,主要是研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問題。勞動關系是人最基本的社會關系之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勞動關系不和諧,和諧社會建設將無從談起。要看到部分企業違反勞動法的現象還比較突出,維護勞動者權益的工作任務很重。非法使用童工是一條高壓線,要重點地區重點查,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必打、必嚴懲,這是一條底線。對于其他問題,勞動保障部門要做到“民求必助、民告必查、違法必究、執法必嚴”,對嚴重違法的要嚴厲打擊。
(六)關于勞動保障平臺建設。平臺建設內容比較多,比如去年我們實施了“金保工程”一期工程,提高了信息化管理水平,陳加元副省長和市里一些領導去看了,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現在還有鄉鎮勞動保障平臺、各縣區工傷與仲裁機構的建設問題,等等。目前,勞動保障平臺的“六到位”考核已經納入到新農村建設考核體系,各縣區要高度重視這個問題。明年市里將加大對勞動保障平臺建設的考核力度,縣區綜合考核勞動保障部分要拿點分數出來加強考核。同時,市、區兩級政府都出點錢,安排一個計劃,把鄉鎮(街道)的勞動保障平臺場所落實好。
(七)關于基本醫保門診問題。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辦法,群眾呼聲很高,外地部分城市也正在逐步推開,我市也要認真研究推進這項工作。
(八)關于就業再就業工作。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目前,中央、省、市新一輪就業政策都已經出臺,新一輪政策措施尚未出臺的縣要抓緊出臺,已經出臺的,要抓好政策措施的細化和落實。
- 上一篇:全市名牌培育質量會講話
- 下一篇:全市節能降耗工作會議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