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工業項目推進會講話

時間:2022-11-04 11:33:00

導語:全市工業項目推進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市工業項目推進會講話

一、認清形勢,高度重視工業項目推進工作

開展項目推進年活動,是省委、省政府的決定,也是市委、市政府的決定,今年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和機關作風建設動員大會對項目推進年活動作了總體部署和要求。

市委五屆九次全會明確提出了“增強三力,率先崛起”的奮斗目標和戰略決策,市五屆人大四次會議剛剛通過的《**市“十一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對“加快工業化進程,提升工業化水平”提出了明確要求。奮力實現率先崛起,最根本的是要做大總量、增強實力,關鍵在于做大做強工業經濟。市委、市政府把堅持“工業強市”作為率先崛起的第一方略,全力做大工業經濟總量,努力在量的擴張中實現質的提升,不斷增強經濟綜合競爭力。而工業項目投入和建設,正是基礎之基礎、關鍵之關鍵。加快發展、統籌發展、協調發展,都必須依托于具體的項目;實施發展規劃、開展招商引資、多渠道籌集資金,也需要具體項目的支撐。

“十五”期間,全市工業經濟保持了快速健康發展,去年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沖上一千億元臺階,關鍵是持續加大工業性投入,去年完成工業性投入超過200億元,建成了一大批投資規模大、技術水平高、帶動作用強的大好高工業項目。應該說,縱向比,成績很大;但橫向比,差距也大。紹興、嘉興在兩年前就提出了“一天投資1個億”;臺州今年也提出了“一天1個億”;江蘇宜興今年計劃工業投資170億元;舟山今年已開工的投資20億元以上超大項目有3項,5億元以上項目有9項;衢州有衢化、麗水有納愛斯。周邊城市的快速發展和強勁增勢,咄咄逼人。**惟有實實在在抓項目、抓投入,一以貫之、一抓到底,才能不落人后,才能爭先趕超,才能率先崛起。

加大工業投資,推進項目建設,事關**經濟發展大局。但當前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宏觀環境趨緊。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化執行宏觀調控政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從高消耗、高排放、高投入、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排放、低投入、高效益轉變。從經濟運行來看,也從高速擴張期向平穩增長期轉變。工業投資的高速增長期已經過去,但當前乃至“十一五”時期,投資仍是全市經濟增長的第一推動力。要確保項目投資,就必須千方百計破解規劃滯后、政策不配套、管理權限上收、征地拆遷難度加大、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因素對項目建設的制約影響。

二是項目儲備不足,進度不快,質量不高。全市建材、紡織、機電等主要行業經過前幾年的大規模投資,當前面臨著如何消化和發揮前期投資所形成的產能問題,難以在短期內形成新的投資高潮。許多企業由于技術來源、融資、土地等原因,規劃投資建設新項目的積極性不高,企業項目儲備普遍不足。從立項情況看,去年1-2月市級新批準工業項目27項,總投資9.57億元,而今年同期只有18項(扣除調整項目),總投資5.69億元,項目數和投資分別減少9項和3.88億元。縣區和省批項目情況也大致相同。明星企業規劃建設項目情況也不樂觀,目前已初步落實近三年建設項目24項,總投資29.6億元,平均每個企業投資僅7000萬元。從實施情況看,雖然縣區已將投資計劃分解下達至各鄉鎮,但鄉鎮相應的項目準備情況不理想,許多鄉鎮投資計劃落實率僅50%以下。從項目質量看,規模大、技術水平高、產業帶動力強的好項目不多,對產業結構調整具有重要作用的大項目更少。

三是土地緊張與土地閑置現象同時存在。“十五”期間全市工業供地5007.18公頃,完成投資662億元,單位面積投資僅每畝88.2萬元,遠低于省投資強度控制指標。許多已供地項目進展不快,有些項目目前已處于停滯半停滯狀態,如數康生物、求是電腦、亞星汽摩、展望藥業、永義紡織、湖房門窗生產線等項目。但同時也有許多項目由于落實不了土地,不能盡快開工建設,如富鋼不銹鋼帶鋼項目、綠島木業出口地板生產基地項目等。

四是縣區發展不平衡。“九五”期末,市本級工業企業銷售收入、利潤、投資分別占全市的58.77%、56.67%和51.33%。但“十五”期末,三項指標僅為50.94%、49.62%和45.57%,分別降低7.83、7.05和5.76個百分點。市本級發展速度明顯低于三縣。

前有標兵、后有追兵,發展的要求提高、難度加大。各級各有關部門特別是工業戰線的同志們,務必要進一步認清形勢,統一思想,牢固樹立抓經濟工作必須抓工業、抓工業首先要抓好項目建設的理念,上下一心,加大力度,創新舉措,攻堅克難,奮力推進全市工業項目建設,力爭全市工業投資再上新臺階。

二、明確目標,全面完成工業項目建設任務

認真開展項目推進年活動,全力推進工業項目,突出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實施企業技術改造、技術創新、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國內招商引資等重點工業項目。總的目標是:確保全年完成工業性投入235億元,引進內資確保65億元、力爭70億元。

(一)主要任務

一是著力落實一大批重點工業項目。全年開工建設項目力爭達到2000項以上,其中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的投資占比提高到75%以上。

二是著力加強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產品的技術改造,突破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的合力攻關及產業化。全年力爭完成省市重點技術改造項目100項以上,技術攻關項目50項以上,產業化項目50項以上,新產品產值率提高2個百分點。

三是著力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從抓工業項目入手,培育一批大企業大集團,扶持一批成長型中小企業,提升一批區域塊狀經濟。

(二)主要舉措

一是調整產業結構。根據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和“二三三”產業結構調整方向,制定《**市限制和淘汰制造業生產能力目錄》,嚴把行業準入關。積極發揮政策的導向作用,大力發展高新技術和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在做大總量的同時著力提升投資質量。要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重視招商引資,更要招商選資,嚴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低水平重復建設的工業項目上馬。

二是落實要素支撐。在市發改委、經委、國土資源局等部門的積極努力下,今年全市已初步爭取省帶帽工業項目用地指標2300多畝。省切塊給我市的年度用地指標,要保證60%以上用于工業。市縣區在農用地轉用計劃指標安排上,要優先支持重點工業投資項目建設。要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用地投資強度和建筑容積率“雙控”標準,對已供地超過兩年未建或達不到規定要求的項目進行一次全面清理,盤活閑置土地。要加強工業投資與信貸政策的銜接,確保全年新增貸款額的40%以上投向工業。

三是提高投資效益。強化工業性投入與產出的考核,切實提高工業投入產出的比例。據統計資料分析,全市工業投入產出比還很低,去年規模以上工業投入產出比也只有1.37左右。今年市政府決定把投入產出比列入年終縣區考核,考核平均指標是1.5。各縣區要對在建在談的項目認真梳理,從產業政策、技術含量、裝備水平等方面,與業主共同探討,努力提高投資效益。

四是完善項目機制。緊緊圍繞項目前期準備、建設中協調、建成后服務三個環節,促進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建立健全工業項目推進6+X項目協調機制、重大項目綠色通道、市領導聯系項目制度,進一步營造吸引投資、引導投資、促進投資、加快投資的良好發展環境。要充分發揮工業項目前期辦、引資辦、金融辦的作用,做深做細做實項目前期工作。

三、確保重點,有序推進工業項目順利實施

實施項目推進年活動,重點確保一批投資規模大、技術水平高、帶動作用強的大好高工業項目。市里主要關注三千萬以上工業大項目,由市經委牽頭、縣區配合,對在建的三千萬以上項目建立進度臺帳、五千萬以上項目進行實地勘查、一億元以上項目落實專人跟蹤服務,掌握和分析梳理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落實相應的對策措施。為積極穩妥有序地推進工業項目的順利建設,各級各有關部門在實際工作中要把握好以下三個問題。

一是依法行政與實際操作問題。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在認真理解法律法規精神的前期下,全力支持項目建設。依法行政不等于照搬規定條文,不要創新變通。推進項目建設也不是亂推進,不要規矩。市委孫書記在全市機關作風建設大會上查找機關存在問題時指出了五個“突出問題”(即:因循守舊,思想不夠解放的問題比較突出;部門利益至上,大局觀念不強的問題比較突出;節奏不快,效率不高的問題比較突出;作風飄浮,工作不實的問題比較突出;作風不正,違法違紀的問題比較突出),批評了一些保險型、長官型和忽悠型干部。今天在座的都是和項目建設有密切關系的部門,縣區和鄉鎮更是直接關系到項目能否順利落地建設,因此必須正確處理好依法行政與實際操作的關系,創新破難,開拓進取,真正把智力、精力和能力集中到項目推進上來。

二是進度質量與安全穩定問題。加快推進工業項目建設,既要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更要保證項目建設質量,還要確保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要加強項目建設的監督、管理和服務,圍繞進度、質量和安全、穩定等工作,將監管寓于服務之中。對已開工的項目,要在確保施工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精心組織,周密安排,主動協助項目業主解決項目實施中碰到的具體問題,加快項目的建設進度。對還未開工的項目,要深入調研,梳理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落實措施,積極協調,幫助企業盡快完成項目的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力爭盡早動工。對竣工投產的項目,要繼續做好服務工作,協調解決項目運行中的具體問題,促進其盡早發揮產能和效益。

三是規劃修編和工業布局問題。從這兩年項目推進的實際情況看,規劃問題是影響工業項目建設的主要問題之一,各縣區特別是鄉鎮政府要高度重視,認真研究。目前,城鎮建設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修編工作已經展開。各級各有關部門以及開發區、工業園區、工業功能區要抓住兩個規劃修編的有利時機,科學超前地規劃區域工業布局。各縣區和鄉鎮要落實專門人員,對轄區內的重點骨干企業的經營發展情況作一次深入的調查研究,排出企業近期的建設項目,掌握企業的發展趨勢和方向,結合新農村建設,深入細致地研究城鎮發展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從源頭上為工業項目建設留足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