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創先爭優座談會議紀要

時間:2022-06-15 03:46:00

導語:市創先爭優座談會議紀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創先爭優座談會議紀要

換屆以來,某市委結合形勢和實際,積極穩步地推進了加強思想作風建設、大力選拔培養戰略性后備干部、盤活干部資源、加強基層基礎工作等一系列戰略舉措。根據領導體制的變化,市委組織部建議市委建立了黨務工作例會制度,實行黨委工作部門一季度一碰頭,加強溝通,督導落實,注重研討,給組織工作的推進創造了好的環境。我市組織工作以“創先爭優”活動為載體,以擴大民主、規范程序,盤活資源、激發活力,夯實基礎、鞏固基層,優化職能、改進作風為重點,在以下七個方面扎實工作又有所創新:

一、不斷深化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思想作風建設

去年三級黨委換屆后,市委開展了全市縣處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思想作風建設集中整頓。今年以來,市委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在中紀委七次全會上的講話精神,制訂下發了《關于加強縣處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思想作風建設的意見》。組織部門充分履行職責,抓了四項工作:一是堅持在全市縣處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中持續開展“爭創五好領導班子、爭當四型領導干部”活動,重點抓了落實領導班子重大問題議事規則和學風建設等工作。二是開展思想作風建設“回頭看”。市委將在8月份召開區縣(市)委書記及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對思想作風建設進行“回頭看”,為換屆做好思想準備。三是強化干部監督。建立完善了領導干部談話提醒制度,對信訪較多但未達到明顯違紀程度的干部,組織部履行自己的職責,由部務會成員及時進行談話提醒,已談了10多人次。四是加大對新提拔和后備干部教育培訓。對**年新提拔的縣處級干部全部實行了集中培訓。對縣處級后備干部實行點名調訓。市委黨校主體班培訓全部實行財政撥款。

二、積極推進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民主和規范建設

一是加大了干部選拔任用程序化建設力度。市委組織部起草、市委發文規范了區縣(市)黨政正職、市管縣(處)級干部選拔任用兩個程序,探索了初始提名、民主推薦、干部考察、集體討論四個環節的具體實施辦法。特別是逐步規范初始提名工作,把民主推薦作為初始提名的主要方式。二是對擬提拔重用的干部堅持了實績申報、實績認定、實績公示及民意調查等考察方式,部門綜合考核評價試點中,充分吸取群眾、社會和專業部門評價的意見,使考察更加準確和公正。三是討論決定前充分醞釀。對黨政“一把手”和重要職務、重要崗位領導干部的選任,先后分三次廣泛征求意見,分別確定方向、條件、初步人選和擬任人選。四是實行干部選任有關事項報告制度。要求區縣(市)和市直部門對涉及破格提拔、破身份選調、領導干部子女親屬提拔任用等事項先報告再任用,上半年共受理了12個單位24名干部的任用有關事項報告。特別是出臺了干部破格提拔辦法,對條件、程序進行了具體界定。

三、大力培養選拔戰略后備干部

一是認真做好基礎性工作。制訂了《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工作規劃》及11個附屬方案和辦法,建立了各類年輕干部信息庫。二是選拔優秀應屆大學本科和研究生畢業生來我市工作。面向全國重點高校,選拔了包括2名博士在內的17名優秀應屆大學本科和研究生畢業生來我市工作,作為戰略后備干部進行重點培養。經過集中培訓,已安排到市委、市政府綜合管理的行政部門工作,2名博士安排到市直副局長崗位,一年后將放到基層培養鍛煉,并逐步按程序優先選拔到領導崗位。三是采取掛職、交流等措施,加大干部實踐鍛煉力度。半年來,全市共選派42名干部到上級機關、發達地區和基層掛職和交流任職。

四、盡力盤活干部資源

一是對提拔重用的干部盡可能交流。市委換屆以來,對提拔重用的干部95%以上實行了交流任職。加大地區、部門之間干部交流力度,今年1月、3月兩次干部調整中,交流干部56人,其中交流提拔28人。二是關心基層干部特別是工作艱苦、待遇清貧、老實做人的干部,使用時在同等條件下堅持有所傾斜。如市信訪局、檔案局共提拔重用了5名干部,都安排到重要部門和崗位。三是加大區縣(市)委組織部向上級推介選送干部的責任,將這項工作納入區縣(市)委組織部量化目標考核,到目前為止,有20多名優秀年輕干部從縣里調到市、省直機關部門工作。四是探索解決干部“三項待遇”的辦法。目前已初步拿出正科級干部享受副處級生活待遇、副處級干部享受處級干部生活待遇的辦法,正在廣泛征求意見。

五、全面加強基層基礎工作

一是圍繞新農村建設,加強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在各類農村產業協會中新設立黨支部126個,向市級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和少數后進村選派第一支部書記近700人,全市597個村級活動場所建設項目村已全部完成建設任務。二是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推進農村流動黨員智力回流工程。全市在廣東、上海、昆明等流出黨員較集中的地區建立了35個流動黨組織。從6月份開始部署在全市農村流出黨員中開展“智力回流”工程,引導這部分黨員通過提供信息、傳送技術、幫扶資金、聯系項目、宣傳產品等途徑,主要以智力手段支持和參與家鄉新農村建設。目前,已有近8000名外出務工黨員與流出村黨組織進行了聯系銜接。三是切實加強社區黨建和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全市符合組建條件的299家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全部建立了黨組織,新建小區黨支部252個、樓宇黨小組1230個,市城區69個社區都建成了辦公場所,大多數辦公場所面積在300m2以上。四是創新基層黨員干部遠程教育工作。結合農村實際建立了一套可行的教學組織管理辦法,全國遠程辦、省委遠程辦以文件形式轉發了我市的做法。4月底,光明日報、中央一臺新聞聯播報道了我市的遠教學用工作。五是切實關心基層干部和黨員。今年初,選拔了5名鄉鎮黨委書記到市直重要單位擔任副職。專列指標,從優秀村干部中考錄了8名鄉鎮機關公務員。堅持扶助生活困難黨員制度,市縣兩級建立了扶助困難黨員基金,共募集資金240萬元,扶助生活困難黨員1.2萬多人。六是抓好“黨管人才”工作,進一步理順人才工作機制。設立人才工作創新獎,鼓勵各地各部門加大人才隊伍建設和人才工作的創新力度。

六、加大了組織部門自身建設力度

一是理順職能,規范權力。按照明晰職能、規范程序、有利監督的原則,對部機關科室的職能進行了明確和規范,保證責任到位、權力制衡、運行有序。二是健全決策和工作程序。完善了部務會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制訂了各項工作流程圖,使整個工作運行有了比較規范和嚴格的程序。

七、扎實開展“創先爭優”活動

一是加強領導,形成合力。部務會研究了30項創爭活動要點,安排到各科室進行落實。對落實情況進行一月一碰頭、一季度一小結。7月上旬,召開了區縣(市)委組織部長工作匯報會,對創先爭優工作進行了初步小結和進一步部署。二是強化考核,健全機制。把創爭工作進一步具體化,將全年組織工作分解成四大項27個小項,對區縣(市)委組織部實行量化目標考核。三是注重實效,鼓勵創新。設立了“組織工作創新獎”,鼓勵各地各部門積極創新,對區縣(市)委組織部和市直各單位實行創新工作季度報告制度。四是嚴格要求,勇于爭優。圍繞爭當優秀組工干部,今年著重抓了組工干部業務素質和行為素質的提升。前不久沅、澧兩水同時發生大洪,全市共有195名組工干部投身抗洪一線,并發揮中堅作用,受到了群眾的廣泛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