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村集體積累的對策與建議
時間:2022-05-29 10:04:00
導語: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村集體積累的對策與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按照區委的要求,我們張山子調研組一行4人從7月16日至21日對張山子鎮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狀況進行了認真的調研,并側重就新形勢下如何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增加村級集體積累問題與鎮、村干部及部分黨員、群眾進行座談,形成了共識。
一、基本情況
張山子鎮總面積8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9939畝,總人口46000多人,轄65個行政村、89個黨支部、6個黨總支、1624名黨員,其中農村黨員1276名。在所轄的65個行政村中,一類村28個,二類村30個,后進村5個。200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500元。近年來,該鎮黨委在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同時,不斷探索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有效途徑,村級集體經濟出現了穩步發展的趨勢。據統計,全鎮65個行政村,集體資產總值485萬元,現有村級工副業項目19個。其中集體積累20萬元以上的村有2個,占行政村總數的3%;10-20萬元的村7個,占行政村總數的11%;5萬-10萬元的村8個,占行政村總數的12.3%;5萬元以下的村33個,占行政村總數的50%;經濟空殼村、負債村15個,占行政村總數的23%。
二、張山子鎮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方面的主要做法
1、落實責任,嚴格獎懲,增強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自覺性。為提高村干部工作質量,增強村級發展集體經濟的自覺性,該鎮建立了黨支部崗位目標責任制,把黨建和經濟工作任務下到支部,責任落實到支部書記,年終按考核實績進行獎懲。即按照綜合得分高低“發票子”,按照表現“亮牌子”,按照能力“坐位子”。鄉鎮規模調整后對村干部的報酬又作了調整,實行效益工資制,把村干部的報酬與集體經濟的發展、集體積累的增加有機掛鉤,調動了村級班子和村干部的積極性,增強了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今年以來,全鎮新上工副業項目4個,增加集體積累15萬元。
2、突出抓了村級財務的管理,防止集體資產流失。該鎮將村級財務全部收歸鎮經管站,統一管理,實行“雙代管”,村村聘請了人大代表或退休老干部為監督員。對農村招待費、電話費等非生產性開支實行限額控制,并制訂下發了文件,每年可節省開支20多萬元,減少了集體資產浪費,增加了農村積累。同時針對各村債權債務嚴重制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問題,鎮里成立了清欠小組,對帳務逐村進行了清查,使債務問題得到了有效的化解。如西伊家村因87畝土地承包金問題,干群關系一直緊張,干部工作難開展,該村也因此成為張山子鎮的后進村。工作組進入該村后,通過對帳目進行認真地清理、公開,給群眾一個明白,還干部一個清白,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減了負,松了綁。
3、更新村干部思想觀念,解決發展集體經濟信心不足的問題。為增強村干部發展集體經濟、帶領群眾致富的信心和決心,該鎮組織村干部對市場經濟知識進行了系統的學習,使大家解放了思想,增強了競爭意識、超前意識和開放意識。通過走出去參觀學習,請進來傳經送寶,分期分批組織黨員干部到區黨校參加培訓,到級索、壽光等地學習,進一步開闊了村干部視野。官牧村支部書記許太平通過到外地學習后,結合本村實際,在鼓勵農戶上煤窯加工和運輸項目的同時,主動和外地聯系,村集體辦汽車修理廠一處、大酒店一處,年集體收入20多萬元。今年村里準備投資7萬元為群眾修路、安裝自來水,受到群眾的擁護。這充分反映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密切黨群關系,增強黨組織凝聚力的物質載體。
4、對后進班子教法扶志,理清發展路子。一些調整后的班子,雖然有干好工作的良好愿望,但由于家底子薄,對發展集體經濟往往缺乏信心,對這樣的支部,鎮黨委每村指定一名黨委、政府班子成員,幫扶村里的工作,對他們多指導,多關心。針對后進村班子調整后致富無門路,發展無思路的實際情況,鎮里幫助他們重新制定發展目標,結合各村實際,按照“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農則農”的原則,因地制宜,各打各的優勢仗,各唱各的拿手戲,尋求自己適宜發展集體經濟的路子。張西村地處鎮駐地,有著發展商業得天獨厚的優勢,鎮黨委、政府因勢利導,幫助該村制定優惠政策,積極鼓勵群眾大力發展個體工商業,全村共238戶,其中80%的戶都是個體工商戶,群眾增加了收入,村集體通過管理、服務、房屋出租等也得到了相應的經濟收入。
5、突出重點,狠抓村班子整頓,解決致富無人問題。后進村之所以后進,主要是班子不強,支部書記不行。為此,該鎮把轉化后進班子,配強配好支部書記作為整頓班子、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重點,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措施,收到較好效果。該鎮楊東村原來是一個比較后進的村,該村支部書記抱著“不騎馬,不騎牛,騎著毛驢占中游”的工作態度,應付各項工作。鎮通過組織觀看《孔繁森》、《王廷江》先進典型電教和開展“在職干什么?離職留什么?”的大討論,使其認識到,無功就是過,要干就應撲下身子干好,要給群眾留點想頭,不能給自己落個罵名。他和黨支部一班人認真研究,投資20萬元建成了一個小型紙箱廠,年純收入達3萬元,使村集體經濟得到了發展,村集體資產得到了積累。今年村投入2萬元硬化了村內道路,開挖了大口井,受到了群眾的歡迎。
三、當前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存在的問題
從調查情況看,我區村級集體經濟呈現繼續發展壯大的趨勢,村級集體經濟的產業結構出現了多樣化,經營管理形式也多種多樣,集體資金積累逐步增加,但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一是集體積累來源渠道單一,相當一部分村集體積累底子薄,集體幾乎全部收入來源于5%機動地。就張山子鎮此類村占70%;二是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思路狹窄,有的村干部一提及發展,往往過分強調缺乏資金、人才、技術等客觀條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資源等優勢求發展。三是鼓勵支持村級發展集體經濟的優惠政策少。四是資源沒能得到充分開發利用,閑置、浪費現象嚴重。僅張山子鎮“四荒”閑置面積就達6000多畝。五是部分村干部亂支濫用、吃喝浪費,有的甚至貪污挪用,導致集體積累大量流失。六是個別村領導班子素質不高,年齡結構、文化結構不合理,有的長期處于軟弱癱散狀態,不能很好的帶領群眾發展集體經濟,此類村占6%。
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對策
(一)要提高對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性的認識。就張山子鎮而言,全鎮65個行政村,集體年收入2萬元以下的村尚有28個,占到43%,還有相當數量的集體經濟“空殼村”和負債村,村集體經濟無實力,發展生產無財力,提供服務無能力,干部說話無威力,農村社會化服務功能大大削弱。相當一部分村凡事向農民要錢,導致干群關系緊張,較大程度上影響了村級組織的向心力、凝聚力和號召力。因此,如何不斷增強集體經濟實力,增加集體積累,實現村集體“有錢辦事”,促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不斷上新臺階,是當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需要認真研究和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應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發展模式。由于各村地理位置、外部環境、資源狀況、干部思想解放程度等情況不同,發展集體經濟的模式也應該從實際出發,采取多種形式,不搞“一刀切”,不搞一個模式。要立足優勢,選準路子,堅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引導各村立足資源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可以集體開發林場、果園、養殖場、個人承包增加集體收入;可以依靠村級成立服務組織,開展有償服務,增加集體收入;可以集體興辦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或收購公司,使農副產品在加工、儲藏、運銷等環節中實現多次增值,使集體收入與農民收入同步增長;可以依托地理優勢,開發飲食服務、商業流通、礦山資源開發、水陸運輸等產業,增加集體收入
(三)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應加強村級班子建設,選好帶頭人。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必須首先著眼于農村黨支部班子的加強和干部隊伍素質的提高。一是要認真選優配強黨支部一班人,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在選配上一定要堅持標準,把那些事業心強、懂經營、會管理、具有發展集體經濟的強烈意識、開拓精神和無私奉獻、不怕吃苦、秉公辦事、廉潔自律的人選進班子。同時要制定一些激勵政策,從區、鎮機關中選拔一批年輕人到村擔任實職,并作為區、鎮后備干部進行培養。要注意從能人、大戶、科技致富帶頭人中選配村干部,提高村級班子發展集體經濟的能力。二要堅持不懈地抓好農村干部的培養教育。通過市場經濟知識和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使他們轉變思想觀念,增強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和經營管理的水平,用好的典型、經驗激發他們解放思想、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增強他們發展集體經濟的恒心和本領。要讓他們意識到,作為一名農村干部,不抓集體經濟發展是失職,抓不好集體經濟發展就是不稱職,切實把解決“有錢辦事”的問題落到實處。
(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應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的管理。一是制定集體資產保值增值辦法,盤活現有資產,防止集體資產流失。對集體原有的廠房、設備等資產及農村“四荒”資源,要通過采取承包、租賃、拍賣、股份制等形式交付農民開發利用,以此盤活集體資產,壯大集體經濟實力。二是加強村級債權債務清理。村級債權債務是當前制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對各村債權債務進行一次徹底的清理整頓,應回收的各種欠款一定要收回;三是要進一步完善村級集體資金管理制度,由鎮經管站對村里財務進行“雙代管”,要做到既代管帳,又代管錢,防止出現只管帳、不管錢的現象。嚴格規定村集體資金的使用方向和原則,切實履行“兩公開一監督”制度,搞好民主理財,嚴格控制各種非生產性開支,管好用好集體資金。
(五)加大激勵扶持,優化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環境。一是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列入農村經濟工作的總體規劃中,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制定好本地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規劃,合理確定指標,組織職能部門抓好實施,并從信息、人才、技術、立項等方面給予幫助。二是各級財政應從支農資金中拿出一部分作為發展集體經濟的周轉金,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門應安排一定的貸款扶持發展集體經濟,在稅收、工商管理上,對村級興辦的集體企業和各種經營項目適當給予減免。三是對集體經濟發展好的村干部制定獎勵政策,使村干部的報酬增長與集體經濟的發展,集體積累的增加有機掛鉤,形成內在的激勵機制。四是要借助外力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通過招商引資、聯合開發等形式,大搞資源開發與利用,增加集體經濟收入。五是加強對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典型和事跡的宣傳,形成發展集體經濟的良好社會氛圍。
精品范文
8發展歷程